以下是含有林莉茹的搜尋結果,共31筆
食藥署前副署長林金富9月中調職後,負責食品業務的副署長從缺已久,期間接連爆發黑心豬腸、非洲豬瘟危機,如今終於有了接班人選。衛福部長石崇良1日透露,將由現任主任祕書、前食品組組長蔡淑貞接棒;另因應2030年癌症死亡降低3分之1的目標,國健署副署長則由前癌症防治組組長林莉茹接手。
食藥署前副署長林金富9月中調職後,負責食品業務的副署長從缺已久,期間接連爆發黑心豬腸、非洲豬瘟危機,如今終於有了接班人選。衛福部長石崇良今(1日)透露,將由現任主任秘書、前食品組組長蔡淑貞接棒;另因應2030年癌症死亡降低3分之1的目標,國健署副署長則由前癌症防治組組長林莉茹接手。
乳癌高居我國女性癌症發生率之冠、死亡率第2名,衛福部國健署今年起擴大乳房X光攝影檢查補助,篩檢對象從原本45歲至未滿70歲、40至44歲具家族史婦女,擴大至40~74歲婦女,每2年可接受1次免費乳癌篩檢。截至今年9月中旬,我國乳癌篩檢人數首度突破100萬人,較去年同期增加33.57%。
男女都要打!我國2018年起全面提供國中女生公費接種HPV疫苗,國民健康署12日宣布,今年9月起擴大提供國中8年級男生接種,首批共11萬人受惠,台灣也成為東亞第一個提供男生完整接種兩劑HPV疫苗的國家。
台灣國中女生自2018年起全面公費接種HPV疫苗,苦等7年,國中男生終於也受惠!衛福部國民健康署今天宣布,9月起提供國中男生公費接種HPV疫苗,首批共11萬人受惠,有助於預防口咽癌、肛門癌、菜花等,台灣也成為東亞第一個提供男生完整接種兩劑HPV疫苗的國家。
衛福部今年擴大「大腸癌」免費篩檢對象年齡,國健署公布,新制上路半年,受檢人數突破103萬,較去年同期成長26%,其中以女性占6成居多。國健署提醒,定期每2年1次糞便潛血檢查,及早發現及早治療,能降低29%晚期發生率、35%死亡率。
衛福部今年擴大「大腸癌」免費篩檢對象年齡,國健署今日(11)公布,新制上路半年,受檢人數突破103萬,較去年同期成長26%,其中以女性占6成居多。國健署提醒,定期每兩年一次糞便潛血檢查,及早發現及早治療,能降低29%晚期發生率、35%死亡率。
乳癌位居女性癌症發生率首位,衛福部今年1月起擴大免費乳癌篩檢對象,40~74歲婦女每2年可接受1次免費乳篩。新制上路,今年目前乳癌篩檢近66萬人次,整體篩檢量較去年同期增加21萬人次,其中逾15萬人為擴大對象。
乳癌位居女性癌症發生率首位,衛福部今年1月起擴大免費乳癌篩檢對象,40~74歲婦女每2年可接受1次免費乳房篩檢。國健署統計,目前今年乳癌篩檢近66萬人次,其中23.7%、逾15萬人為擴大範圍(40~45歲、70~74歲)對象,整體篩檢量也較去年同期增加21萬人次。
人類乳突病毒(HPV)是一種非常普遍的病毒,與多種癌症及疾病有關,包括子宮頸癌、肛門癌、人類外生殖器癌、口咽癌及菜花。國健署2018年起開放國中女生公費接種疫苗,近2年接種率達9成。至於男生,2024年入學,也就是今年升國二者,9月就能施打,預計受惠人數約11萬人。
人類乳突病毒(HPV)是一種非常普遍的病毒,與多種癌症及疾病有關,包括子宮頸癌、肛門癌、人類外生殖器癌、口咽癌及菜花。國健署2018年起開放國中女生公費接種疫苗,近2年接種率已達9成。今年則會進一步開放男生接種,2024年入學,也就是今年升國二的男生,9月就能施打,預計受惠人數約11萬人,採校園集中接種。
癌症是國人十大死因之首,衛福部2023年6月起針對癌症篩檢陽性個案主動出擊,目標國人癌症陽追率要達到9成。國健署最新統計,去年共有481.9萬人次接受癌症篩檢,整體陽追率85.4%,僅較前一年上升約1%,且細究五大癌別,子宮頸癌、口腔癌陽追率都下降,較前一年驟減4%到8%。
子宮頸癌為女性常見癌症之一,更曾位居台灣女性癌症發生率首位。隨國內持續推廣HPV疫苗,子宮頸癌發生率、死亡率已降低超過70%,世界衛生組織(WHO)提出2030年消除子宮頸癌目標,台灣在HPV疫苗、子宮頸癌治療照護部分已達標,但篩檢面仍須努力。
衛福部國健署今年擴大四癌篩檢對象,其中子宮頸抹片下修5歲,更新增人類乳突病毒(HPV)病毒檢測。但有醫師反映,今年度抹片篩檢單竟新增「採檢人員身分證字號」欄位,恐有侵犯個資的疑慮。國健署2日回應,為避免造成誤會,將回歸原有申報方式。
衛福部國健署今年擴大四癌篩檢對象,其中子宮頸抹片下修5歲,更新增人類乳突病毒(HPV)病毒檢測。但近來有醫師反映,今年度抹片篩檢單竟新增「採檢人員身分證字號」欄位,認為有侵犯個資的疑慮。婦產科醫師出身的衛福部次長林靜儀證實此事,目前國健署正在重新評估調整做法。
2022年國人十大癌症出爐,乳癌穩居第三,更是女性頭號癌症,子宮體癌擠進十大癌症末位,攝護腺癌發生人數較前一年大增,從男性癌症第五位竄升到第三位,不容小覷。國健署分析,三種癌症標準化發生率持續上升,但標準化死亡率持平,提醒民眾盡速就醫,早發現早治療。
衛福部國民健康署19日公布最新癌症登記報告,2022年共有13萬293人新診斷癌症,相當於每4分2秒就有一人罹癌,癌症新發生人數較前一年大增8531人,主要因新冠疫情後篩檢就醫人數回流,導致癌症時鐘2022年加速撥快,比前一年快轉17秒。十大癌症當中,肺癌連兩年登上首位,共1萬7982人新診斷,大腸癌、乳癌則緊追在後。
衛福部國健署今天(19)公布最新癌症登記報告,2022年全癌症發生人數13萬293人,相當於每4分2秒就有一人罹癌。值得注意的是,乳癌、攝護腺癌發生人數都比前一年大幅增加,乳癌2022年發生人數1萬7366人,較前一年多了1918人,穩居女性癌症首位,攝護腺癌發生人數也較前一年增加1581人,2022年新診斷9062人,更竄升至男性癌症第三位。
癌症時鐘再度快轉!衛福部國健署今天公布最新癌症登記報告,2022年全癌症發生人數13萬293人,相當於每4分2秒就有一人罹癌,較前一年大增8531人,癌症時鐘撥快17秒。肺癌連續2年居十大癌症首位,2022年新診斷1萬7982人,比前一年增加1102人。
胃癌、大腸癌可「一次篩檢」!台大醫院發表全球首創胃癌、大腸癌「一舉兩得」整合篩檢新模式,顛覆傳統單一篩檢概念,在傳統的大腸癌糞便潛血的基礎上,額外提供幽門桿菌糞便抗原檢查,發現可降低兩癌發生與死亡率約3成。研發成果已於2024年10月1日刊登於《美國醫學會雜誌》JAMA期刊。國健署今年起也將在9個縣市試辦二合一糞便篩檢,未來將擴大到全國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