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核價的搜尋結果,共75筆
日前網上有人披露台灣拜耳公司將停止從外國進口阿斯匹靈腸溶膜衣錠100毫克、醣祿錠50毫克、醣祿錠100毫克等藥物,並進行供貨數量控管,引發關注。對此,衛福部健保署給出回應,有給付同成分學名藥,未來也會全力穩固藥品供應鏈,穩定臨床所需,確保民眾用藥權益。
生達(1720)受去年基期偏高影響,前三季營收52.37億元,僅微幅年增2.35%,但受惠四個自研的三高品項有望如期上市,隨著第四季傳統旺季來臨,法人預期下半年營運會優於上半年。隨新品明年銷量放大,法人看好生達2026年營收、獲利將同步成長。
今年至9月底,多達47項藥品退出台灣市場。衛福部長石崇良13日強調「退出不等於缺藥」,46項都有替代用藥,另有1項已徵得專案進口廠商。不過醫藥界紛紛呼籲衛福部推動「差額負擔」,增加原廠藥留在市場上的機會,石崇良認為,需要更仔細的討論。
多款原廠藥陸續退出台灣,醫師和藥師紛紛建議,衛福部應推動「差額負擔」(自付差額),增加原廠藥留在市場上的機會。衛福部長石崇良表示,這有很多思考空間,需考量學名藥廠的態度,避免反而打壓本土藥廠,以及民眾觀感是否不佳,需要更仔細的討論。
今年至少已有7種原廠藥宣布將退出台灣市場,且集中於三高用藥。藥師指出,包括高血脂用藥美百樂(Mevalotin)、高血壓用藥安普諾維(Aprovel)、氣舒痰液、百憂解錠等都在退場之列,其中幾款需求量大,恐造成慢性病人被迫換藥,甚至面臨缺藥,呼籲衛福部建立預警與應變機制。食藥署指出,退出藥物都有可替代藥品,目前也送出《藥事法》修正案,未來所有藥品退場,都必須提前半年通報,以利主管機關因應。
總統府今(4)日召開「健康台灣推動委員會第5次委員會議」,由衛福部長石崇良報告上次會議列管事項辦理情形。針對「持續推動自行車道的布建計畫」,石崇良表示,該計畫主要由交通部主辦,預計每年持續增加55公里自行車騎乘空間供國人使用,以環島或多元路線作為主幹,分年建置串聯台灣的自行車網絡。
美國總統川普預告對藥品課徵高額關稅,立委憂心國內藥品價格受影響,衝擊民眾用藥權益。立委林月琴認為,衛福部應額外爭取50到100億元成立藥品韌性基金,並鼓勵公立醫院優先採購國產學名藥。衛福部長邱泰源表示認同,「我想這是應該努力的方向。」
美國總統川普預告,將對藥品課徵高額關稅,最高可能達250%,立委劉建國憂心,藥品價格恐受到波動,尤其癌症、罕病、重症患者可能加重負擔,衛福部應主動監控相關自費藥品的價格波動,緊密追蹤國內藥品價格是否受國際因素提高,避免造成恐慌加價。
2025年上半年台股呈現急速漲跌的大區間走勢,第一季高檔震盪,一度挑戰24,000,總體經濟及企業獲利反應優於預期。惟因整體評價偏高,漲勢後繼乏力。又因川普祭出對等關稅衝擊全球市場,使台股重挫下探17,300點。然隨關稅政策趨緩,美、中談判獲得共識,激勵台股大幅反彈,重新站回22,000點,對等關稅前的指數區間下緣,再度回到原點。
台康生技(6589)19日表示,授權夥伴Sandoz已向美國FDA遞交生物相似藥EG12014(Trastuzumab Biosimilar)150毫克凍晶注射劑藥證申覆審查。
質子治療被喻為打擊癌症的「深水炸彈」,對小兒病患來說,傳統治療可能傷及骨骼、神經系統,質子治療則是他們的利器。放射腫瘤學會15日至衛福部爭取將質子治療納入健保,造福小兒癌友。健保署長石崇良說,將請醫學會提案,最快9月送入共擬會議討論。
用於A型急性主動脈剝離術、主動脈根部手術等急性心血管手術的止血凝膠,今(15)於共擬會議取得核價共識。健保署公布,除5月1日已收載的4mL凝膠外,其餘2mL、5mL將分別給付1.8萬、3.2萬點,比前次所定的核價高,6月1日上路,預計一年增加3080萬點健保支出,造福1400名重症患者。
美國總統川普12日簽署行政命令,將美國處方藥價格下調59%,引進「最惠國」定價模式,降低處方藥成本。藥界擔心,廠商在藥價協商過程中,可能因擔心獲利下降而減產、停產,健保核價低的台灣恐受影響。台灣醫務管理學會理事長洪子仁分析,台灣恐面臨三重風險,健保制度須強化緩衝能力。
美國總統川普12日簽署行政命令,將美國處方藥價格下調59%,引進「最惠國」定價模式,降低處方藥成本。藥界擔心,廠商在藥價協商過程中,可能因擔心獲利下降而減產、停產,健保核價低的台灣恐受影響。衛福部長邱泰源今日回應,台灣藥品、醫材有良好機制和韌性,足夠因應國際變化,「請國人放心」。
美國總統川普12日簽署行政命令,引進「最惠國」定價模式,降低美國處方藥成本,藥品價格將立即下降30%至80%。藥師團體擔心,廠商在藥價協商過程中,因擔心獲利下降而減產甚至停產,第一個倒楣的就是「健保核價低」的台灣。醫師蘇一峰就感嘆,美國藥廠過去賣給台灣是美國3成的「特低價」,未來美國藥廠恐撤出台灣。
用於主動脈剝離、主動脈瘤外科手術的自費特材泰爾茂AQUABRID外科封合凝膠,近期遭醫師爆料因健保核價太低,將退出台灣市場,遭健保署澄清。健保擬以1萬1831點給付2mL規格的產品,但廠商要求拉高至趨近於4mL規格的2萬3662點。據了解,該爆料醫師任職的慈濟醫院,除泰爾茂外,還使用百特、埃默高的凝膠,唯獨對泰爾茂抱不平,啟人疑竇。健保署長石崇良今強調,要為大家的權益把關,兼顧民眾的權益、合理的利潤、財務的永續。
台北慈濟醫院心臟血管外科主任諶大中昨(29日)發文透露,用於主動脈剝離、主動脈瘤外科手術的泰爾茂AQUABRID外科封合凝膠,2022年才上市,5月就將停止供應,原因是健保價格太低,「被健保賜死」 。健保署澄清,這項醫材原為自費,今年編列預算希望納入健保,其中4C.C.的核價沒問題,但廠商對2C.C.規格的產品價格有意見。針對2C.C.規格的產品,健保支付點數為1萬1831元,優於日本5586元、韓國1504元、澳洲6741元。
健保藥價改革討論多時,各界疾呼強化國內藥品供應鏈。衛福部去年預告修正相關法案,終於在今年4月26日公告,預計明年上路,重點包括鼓勵在台製造學名藥等。對此藥界表示肯定,認為這是以行動加強國內藥品供應韌性。
健保藥價改革討論多時,台灣藥品高度依賴進口,為避免國際局勢動盪而缺藥,各界疾呼強化國內藥品供應鏈。衛福部4月26日公告,修法將於明年1月1日上路,重點包括鼓勵在台製造學名藥、提高新藥可近性。對此藥界給予肯定,是以行動加強國內藥品韌性,確保合理藥價。
美國總統川普對等關稅政策,雖然暫緩90天,但仍不可輕忽,尤其藥品及晶片將是下一波對象。目前美國原料藥大多來自印度及中國,一旦實施對等關稅,美國生產藥品價格勢必調漲,這也影響到美國藥品進到台灣的價格。衛福部應及早有所準備因應,不能只依賴健保調高藥品支付,應在政院880億協助方案中,也將藥品產業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