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核廢料處理的搜尋結果,共127筆
攸關核廢料處理的核後端營運基金,後年將來到每逢5年的重估期。經濟部評估,因為《高放處置場選址條例》草案即將出爐,如果訂定高額回饋金,加上近年物價、利息調升,基金規模恐擴張到5000多億。但是因為台電到時可採「分年提撥」,對電價影響不會太大。
經濟部長龔明鑫1日上任,就美國對等關稅表示,預期部分產業適用稅率可能會比競爭國高,但非美市場仍有很大的機會,並非台灣的產業已無路可走。不過,龔首日出師不利,幕僚安排與藍委楊瓊瓔等立委會晤,卻以「丟連結」方式要求填寫Google表單,供龔挑出拜會時間惹議,龔為此公開致歉,坦言作法「失禮」。
台中市長盧秀燕表態不參選國民黨主席,立委羅智強、前立委鄭麗文及學者張亞中等人r皆表達參選意願。新北市長侯友宜27日被媒體問及「會支持何人擔任國民黨主席」,侯強調,從頭到尾都沒想到個人,只想到團隊凝聚更多的力量。
「核三廠重啟」公投23日結果出爐,同意票434萬1432張、不同意票151萬1693張,因同意票未達投票權人總數四分之一門檻而未通過。不過,金門縣投下高達94.21%同意率,成為全台焦點。民進黨新北市議員林秉宥25日在臉書提出「三階段兩岸核平電力共享計畫」,主張先將核廢料暫存金門,再由金門出面洽購大陸核電,最終開放台灣民眾自由選購不同能源。他並強調,核能應是技術問題而非政治角力,應回歸市場機制檢驗。
全球氣候變遷,2022年歐盟將核能列入永續性綠色能源,核三廠二號機2025年5月除役,台灣正式進入「非核家園」,由於政府開發新能源成效不彰、頻傳光電弊案素,立法院民眾黨團提重啟核三公投案。823公投結果關乎能源、經濟,甚至還有政治層面,核一、核二及核四廠皆位於新北市內,居民認為妥善處理核廢料是當務之急,對於重啟核三意見不一。
三三會理事長林伯豐20日直言,因應氣候變遷,淨零碳排至關重要,但台灣產業正面臨成本上升與匯率波動的雙重壓力,建議台灣在碳費徵收上,應與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同步,延至2027年。
8月23日將舉行核三延役公投,三三會理事長林伯豐今日表示,將「非核家園」改為「低碳家園」,只有持續發展核電,才能達到「穩定供電、合理電價、淨零碳排」。
重啟核三公投823登場,核廢料存放與安全性成為焦點,韓國早在2009年便將核廢料設置於千年古都慶州市,並由政府主導永續經營。清華大學原子科學院院長葉宗洸近日率團赴當地考察,他認為,不論台灣是否走向非核,都必須面對核廢料處理的現實,政府不能只喊口號而缺乏規畫,否則能源政策將陷入無解困境。據悉,台電9月將前往考察相關作法。
核三重啟公投案將於本(8)月23日投票,中選會13日舉辦第4場發表會時,正方代表、民眾黨主席黃國昌則主張,新的技術「深孔地質處置」(DBD),可以透過鑽井技術往地表下3至5公里,利用天然地質屏障進行長期隔離,可節省空間、減少施工風險等。對此,媒體人徐嶔煌則指,黃國昌說的「新技術」,其實早在1957年就有人提出過,且將近70年時間都有許多國家做過實驗,徐嶔煌也提出三點質疑,表示黃國昌的說法,讓大家都感到不可思議。
大罷免失敗後,青鳥行徑反而更加囂張,不斷造謠傳圖卡,甚至嗆投反對罷免的人都是沒水準的人。如今核三議題,又有青鳥擅自代表台大學生反核,發文一出後,遭到許多台大人吐槽「你憑什麼代表我們」,大嘆青鳥又在搞事。
苗栗縣議會15日召開第20屆第15、16次臨時會,針對屏東核三廠未來是否延役重啟,議員周玉滿強調能源議題專業且攸關國家發展,不宜草率交由公民投票;縣長鍾東錦表態支持延役,並以「電力就是國力」呼籲縣民8月23日公投踴躍表達立場。
重啟核三公投8月23日投票,為衝高核三公投投票率,民眾黨啟動全國車掃,黨主席黃國昌15日親自帶領新北市黨部人員第一站從新北市議會出發。媒體問到「為何2018年與2025年對核電態度不同?」黃國昌說,民進黨過去錯誤的能源政策,讓台灣人民付出慘痛代價,因為在追求的不是任何個人或團體的利益,而是整體的國家利益。
823罷免投票倒數,民眾黨台中市黨部主委、台中市議員陳清龍與台中市義勇消防總隊第一、第二大隊,今天晚間在豐原區福德宮共同辦理「為台灣爭口氣」823核三延役公投說明會,及力挺立法院副院長江啟臣火鳳凰後援會成立大會,呼籲民眾823一定要投下不同意罷免、同意核三延役。
核三廠重啟公投將於本月23日登場,引發社會各界熱烈討論。近日,「滋事型網紅」陳沂在臉書發文表達對核能議題的看法,引起網友關注。她坦言自己過去曾經也反核,但在專業人士耐心解說後,開始改變觀點,認為核能在台灣能源結構中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
針對藍白多名立委近期推動核三廠重啟公投,民進黨宜蘭縣黨部及立委陳俊宇11日表達反對立場,強調必須先完成核能安全審查與核廢料處理等前提,呼籲社會堅守核安底線。
核三重啟公投23日投票,而今(11)日中選會舉辦第3場公投辯論會,正方代表由「核能流言終結者」創辦人黃士修出席,針對外界質疑核廢料處理,黃提到,美國早於2000年表態願幫台灣處理高階核廢料,而此處理技術也存在於日本、歐盟,只有台灣政府不斷利用民眾無知渲染恐懼大撈反核油水,而反核團體也用此名義大收愛心財,呼籲台灣人不要再被騙了。
作為823罷免與公投的前哨戰,重啟核三公投第二場意見發表會9日登場。對於核能停用恐引發健康問題,正方代表立委翁曉玲表示,沒有乾淨的煤、但有乾淨的核能,台電用燃煤補足沒有核電的發電缺口,使近年罹患肺癌的比率持續攀升;為反方發言的行政院能源及減碳辦公室副執行長林子倫則說,核電有成本不確定性風險,國際核電延役常超支、追加預算,恐將核電風險與財政包袱債留子孫。
「重啟核三」公投第二場電視意見發表會9日晚間登場,由國民黨立委翁曉玲擔任正方代表,對上反方代表行政院能源減碳辦公室副執行長林子倫,儘管並無交叉詰問環節,兩人仍針對核安、核廢料等議題隔空交鋒。翁曉玲指全球有111座核子反應爐運轉逾40年,且過往台電也曾針對核廢料提出計畫,因民進黨政府擺爛才做不成;林子倫則提醒重啟核三有安全、成本兩大不確性,更稱「走舊路到不了新地方」。
823核三公投結果尚未可知,但延役卻已見曙光。繼月初核安會預告核電廠再運轉安審程序,台電近日也開始啟動核三重啟「六大安全評估報告」,涵蓋老化分析、安全分析、核廢處理等。最後要重啟,仍得符合政府核安核廢共識三原則,即使一切順利,評估到發電階段最快也得3年。但學者仍堅持,1年即可完成強化延役。
「重啟核三」公投第二場電視說明會今(9)晚登場,由國民黨立委翁曉玲擔任正方代表,對上反方代表行政院能源減碳辦公室副執行長林子倫。翁曉玲說明時直球對決,主動談及外界對於核安與核廢料兩大質疑,指全球約有111座核子反應爐運轉超過40年,且台電2017年曾提出計劃書,規劃50年分五個階段處理低階與高階核廢料,為什麼到現在做不成?就是因民進黨政府擺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