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桃園誌的搜尋結果,共13筆
光,留下城市脈動的痕跡。它在午夜的都會中不眠,伴隨萬家燈火閃爍、道路上車流與燈光交織成河。桃園是一座繁華的年輕城市,是樞紐、是通道,承載著川流不息的人群,來往之間顯得既忙碌又匆促。
光影流轉,街景與人們的日常交織出獨有的節奏與畫面,我們熟悉的景色,近年來在社群媒體上吹起一股「台灣感性」的風潮,透過鏡頭捕捉生活中不經修飾的樸實日常與懷舊美學,一如桃園在新興建設推進下,卻也賦予舊城新生命,有時轉個彎便能遇見驚喜!
午後的陽光靜靜灑落在草地上,映照出柔和的光暈。毛孩們追逐飛球,一旁的飼主或蹲下等待、或揮手呼喚,奔跑的身影在綠地上留下快樂的軌跡。
仔細留意城市每一處的聲音,從文學館翻動的紙頁、藝術茶室中交織的對話、咖啡館裡機器的烘焙聲、餐桌間輕鬆的笑語,如同電台正播送一段段的頻率。調頻對準,細細收聽,順著桃園新舊城區串起的聲線漫步,置身其中,感受多元而溫潤的生活日常。
桃市府邀請周杰倫的徒弟派偉俊創作並演唱桃園城市主題曲《After Landing》,上線2個月就突破60萬次,議員都喊讚,但卻感慨授權規範嚴苛,只限官方使用,球隊應援等都被禁止,認為都是城市行銷一環,呼籲放寬。新聞處允諾再跟經紀公司詳談,持續嘗試各種管道行銷桃園。
在日復一日的城市步調裡,走著相同的路、望著熟悉的招牌,生活的色彩似乎逐漸單一,那些默默閃耀在街巷中的風景,正等待著被重新看見。踏上探店之旅,嚐一口眷村傳承的漢餅香,品一抹川湘熱辣的思鄉味,也在質感雜貨店中帶走一片客家風土,在顏料與料理交織的藝術空間享受片刻療癒。循著味蕾與故事的指引,我們走入文化交錯的城市角落,收集那些深藏的溫暖與記憶。
對於不在桃園生活的人們而言,桃園彷彿是一個過渡點--飛機降落之後、在通往各個目的地之前,行李尚未安放,腳步還帶著空氣裡的飛行氣味。桃園的面貌不僅僅於此,跟著創作歌手派偉俊,拎起背包,從機場啟程,他想用自己獨特的方式告訴大家:「剛下飛機別急著離開,先把屬於這座城市的Flow帶著走!」走過桃園的大街小巷,在大溪的紅磚巷口聞一口豆乾香、聆聽著木作敲擊聲、在藻礁日落裡拾起風的音頻,化身旋律記事的旅人。
桃園首條自辦捷運──綠線,於今(2025)年7月起進行高架段列車動態測試,為後續通車揭開序幕。從施工過程中的突破,到即將展開的營運測試,不僅是桃園交通建設的里程碑,也是城市轉型的過程,持續朝向以人為本的公共運輸願景邁進。
科技快速發展的現代,只需要打開手機輕輕一點,便有無數資訊彈出,偶爾在返家途中,社群、廣告的訊息排山倒海襲來,手機頻繁的震動讓人更覺疲憊,在這般高速運轉的日常裡,讓人想開啟「勿擾模式」,隔絕喧囂,離線找回生活節奏。選定一個閒暇之日,尋訪隱藏於桃園蘆竹的「補給點」,來場身心調節的能量補給之旅。
走在營盤溪綠廊,孩子的笑聲穿過風聲與鳥鳴,在城市縫隙中蔓延。在日常裡,城市的變化往往不過於張揚,不是突然拔地而起的地標,而是在一條溪畔重新打開、一塊閒置地被重新賦予角色,抑或街區動線的調整,從微小之處累積改變的能量。
隨著社會與科技的演變,詐騙手法也日新月異,在包裹著糖衣的謊言中,每個人都可能不小心踏入詐騙陷阱。而城市的日常運作中,有一股隱形卻穩健的能量,正默默守護著我們的財產與安全,由桃市府警察局、地政局與各金融機構共同組成的「打詐桃園隊」,彼此跨域協作、積極攔查,以洞察蛛絲馬跡的眼力與果斷的行動力,成為對抗詐騙的堅固防線。
每一個孩子,都應該站在適合自己的跑道上前行,在多方嘗試與摸索中探尋自身的方向,勇敢邁步。自2022年起,桃市府推動「桃園國際城 教育科技遊」營隊計畫,邀集來自桃園的學子,踏入在地大專校院,走進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自然科學博物館、海洋生物博物館等場域,讓AI科技、半導體產業、財經商管、生物科技等專業領域,不再只是教科書上的名詞,讓孩子親身探索、發掘個人興趣與潛力。
快樂是一種流動的能量,藏在桃園城市的各個角落。當我們與環境互動,便能在熟悉的街道中發現驚喜,在愜意的時光裡創造感動。從公園綠地到懷舊冰室、創意聚落再到異國手作料理,每一處座標都是快樂集散地,等待著旅人前來探索,開啟一場美好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