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榮譽講座教授的搜尋結果,共76

  • 龍華科大禮聘 楊光磊任榮譽講座

    龍華科大禮聘 楊光磊任榮譽講座

     為強化半導體實作人才培育,龍華科技大學禮聘前台積電研發長、素有「台積電六騎士之一」美譽的楊光磊為榮譽講座教授,他並以「台積電研發心法與人才觀」為題,在校內發表第一場演講,分享在半導體產業的經驗與洞察。他認為企業選才不應只看學歷,應重視個人特質與持續學習力,同時也勉勵學生勇於發展自我,為未來職涯奠定實力基礎。

  • 台肥人事與政治信任

    台肥人事與政治信任

     民意在民主社會裡不是背景,而是檢驗執政者初心與節奏的試金石。台肥高層異動引發風雨,本質上不是單純的人事任命,也不僅是派系之爭,而是一道攤在陽光下的信任題。政府所說的改革與社會感受到的訊號之間,是否出現縫隙,這才是關鍵。

  • 張瑞雄專欄》台肥風波與政治信任試金石

    張瑞雄專欄》台肥風波與政治信任試金石

    民意在民主社會裡不是背景,而是檢驗執政者初心與節奏的試金石。台肥高層異動引發風雨,本質上不是單純的人事任命,也不僅是派系之爭,而是一道攤在陽光下的信任題。政府所說的改革與社會感受到的訊號之間,是否出現縫隙,這才是關鍵。

  • 白宮舞廳 民主危矣

    白宮舞廳 民主危矣

     你可以想像賴清德總統決定將總統府的南邊打掉,然後改建成一個舞廳嗎?這樣的想像或許荒謬,但在美國,它真實發生了。隨著白宮東廂夷為平地,一座9萬平方英尺、可容納近千人的「總統舞廳」正在興建中,象徵的不只是建築的改變,更是政治文化與國家象徵的被重新定義。這場「拆東廂事件」的意義早已超越了建築美學,而成為一場關於權力、民主與歷史記憶的辯證。

  • 張善政不忍了:台灣與美國關稅談判  是所有國家後段班

    張善政不忍了:台灣與美國關稅談判 是所有國家後段班

    前行政院院長、桃園市長張善政24日指出,台美關稅談判過程,傳出美國進口車、美國農產品進口都會是零關稅,國內相關產業及勞工恐怕都會是祭品。他以桃園地區為例,當地工業區為國產車的重要組裝產線,勞動力涉及數萬個家庭,一旦美國車進口零關稅,直接衝擊國產車及其零組件產業,業者將哀鴻片野,而數萬個家庭也頓失經濟支柱。

  • 時論廣場》白宮舞廳 民主危矣(張瑞雄)

    時論廣場》白宮舞廳 民主危矣(張瑞雄)

    你可以想像賴清德總統決定將總統府的南邊打掉,然後改建成一個舞廳嗎?這樣的想像或許荒謬,但在美國,它真實發生了。隨著白宮東廂(East Wing)的夷為平地,一座9萬平方英尺、可容納近千人的「總統舞廳」正在興建中,象徵的不只是建築的改變,更是政治文化與國家象徵的被重新定義。這場「拆東廂事件」的意義早已超越了建築美學,而成為一場關於權力、民主與歷史記憶的辯證。

  • 台大成立AI與生醫雙頂尖中心 打造國際學研樞紐

    台大成立AI與生醫雙頂尖中心 打造國際學研樞紐

    台灣大學在教育部「國家重點領域頂尖研究中心計畫」的支持下,今年成立人工智慧頂尖研究中心及先進生醫研究中心。台大校長陳文章表示,人工智慧與精準醫學是當今世界最具影響力的兩大關鍵領域,台大未來將透過2大中心平台,打造國際學研樞紐,提升台灣在全球科技與醫療健康發展的地位。

  • 盼新主席重啟藍營新章

    盼新主席重啟藍營新章

     林肯說過:「若給我6小時砍一棵樹,我會把前4個小時拿來磨利斧頭。」這句話告訴我們,再怎麼急著行動,若準備不足,就難有成效。國民黨如今正站在分水嶺上,本周六黨主席選舉,不僅關乎黨內的權力交替,更是決定未來國民黨能否重新站回台灣政治中心的關鍵。新任黨主席一定要從整合黨內、重塑形象、構築選戰能量三方面同步著力,才能扭轉頹勢、重返執政之路。

  • 時論廣場》盼新主席重啟藍營新章(張瑞雄)

    時論廣場》盼新主席重啟藍營新章(張瑞雄)

    林肯說過:「若給我6小時砍一棵樹,我會把前4個小時拿來磨利斧頭。」這句話告訴我們,再怎麼急著行動,若準備不足,就難有成效。國民黨如今正站在分水嶺上,本周六的黨主席選舉,不僅關乎權力交替,更是決定未來國民黨能否重新站回台灣政治中心的關鍵。新任黨主席,一定要從整合黨內、重塑形象、構築選戰能量三方面同步著力,才能扭轉頹勢、重返執政之路。

  • 中山大學量子工作坊開講 探索人境共生新視角

    中山大學量子工作坊開講 探索人境共生新視角

    國立中山大學氣膠科學研究中心舉辦「量子的世界,行星健康與你我的健康」國際工作坊,邀集來自全球26國超過230名學者與實務專家,透過實體與線上形式參與。活動聚焦量子力學如何解釋人類五感與呼吸系統與環境間的互動,從微觀角度重新理解行星健康與人類健康之間的連動關係。

  • 人均GDP超越南韓「台灣人卻無感?」 小笠原欣幸曝真相

    人均GDP超越南韓「台灣人卻無感?」 小笠原欣幸曝真相

    根據南韓政府14日公布的數據,今年南韓人均GDP(國內生產總值)預估為3萬7430美元,低於台灣主計總處預測的3萬8066美元。這意味著台灣時隔22年後,再度在人均GDP上超越南韓。消息一出,引發台灣網路熱議,但不少人直言「沒有感覺」。對此,清大榮譽講座教授、日本學者小笠原欣幸16日表示,是因為台灣GDP的亮眼表現主要由半導體產業拉動,但其他行業並未同等受惠。

  • 新環委是風能理事 遭疑利益衝突

    新環委是風能理事 遭疑利益衝突

     環境部第1屆環委任期在今年8月31日屆滿,環境部昨公布第2屆環委名單,任期2年、至2027年8月底止,其中專家學者代表簡連貴,曾在環保署時期連續擔任2屆環委,任內主持四接審查會議曾發生環委突換會議室、改採視訊方式召開的黑箱爭議,令環團憂心接下來五接環評審查,也將重演同樣問題。

  • 環境部公布第2屆環委名單 專家學者7人續聘

    環境部公布第2屆環委名單 專家學者7人續聘

    負責環評審查的環評委員總共21位,因第1屆環委任期在今年8月31日屆滿,環境部今天公布第2屆環委名單,任期2年、至2027年8月底止,其中14位為專家學者代表,有一半、7位為前一屆續聘。

  • 賴不滿意度衝破6成 小笠原示警:民進黨正陷入非常嚴峻情勢

    賴不滿意度衝破6成 小笠原示警:民進黨正陷入非常嚴峻情勢

    最新民調顯示,總統賴清德的信任度僅剩36%,不信任度高達55.1%;而在施政滿意度部分,僅31%民眾表達滿意,不滿意度則突破6成,來到60.5%。對此,長期觀察台灣政治的清華大學榮譽講座教授、日本學者小笠原欣幸認為,台灣民意對民進黨抱持較為嚴格的看法,民進黨正在陷入非常嚴峻的情勢。

  • 時論廣場》國軍無人機隊 遙遙無期(張延廷)

    時論廣場》國軍無人機隊 遙遙無期(張延廷)

    國防部編列特別預算,計畫於明後兩年度購置將近5萬架無人機,交由陸軍分別擔任偵蒐、攻擊、反裝甲等功能,連海軍也建案籌購1320艘「自殺型無人艇」;至於空軍向美採購的4架MQ-9B無人機如無延誤,屆時也將撥交服役,但如此大張旗鼓的建立「不對稱戰力」,究竟是否真符合新型態的台澎防衛需要?其實,如何搭配其他新購裝備的聯合兵力運用才是國人關心的重點。

  • 大學生程度越來越差?退休校長曝實情:新科技取代太快

    大學生程度越來越差?退休校長曝實情:新科技取代太快

    13日大學分發入學放榜,隨著台灣進入少子化社會,許多人在網路上表示,大學越來越好考,年輕人程度也變差。對此,前靜宜大學校長、清大榮譽講座教授李家同卻有不同看法,直言現在的科技變化非常之快,學生在學校裡學到的技術,畢業後不久就會被新技術所取代。另他也提到,在台灣社會找到好的工作絕非易事。多數年輕人能夠找到工作就偷笑了。

  • 主流日媒爆「信賴危機」 郭正亮揭關鍵起因:非常嚴重

    主流日媒爆「信賴危機」 郭正亮揭關鍵起因:非常嚴重

    在「726大罷免」後,日本媒體對台灣政局的批評聲浪升高,不僅過去對民進黨友好的保守派媒體開砲,自由派報紙也表達不樂見態度。對此,前立委郭正亮認為,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狀況起因,應是「大罷免大失敗」,他並稱,這「非常嚴重」。

  • 小笠原曝主流日媒「信賴危機」  媒體人再翻2事曝警訊

    小笠原曝主流日媒「信賴危機」 媒體人再翻2事曝警訊

    在「726大罷免」後,日本媒體對台灣政局的批評聲浪升高,不僅過去對民進黨友好的保守派媒體開砲,自由派報紙也表達不樂見態度。對此,資深媒體人樊啟明也翻出,日本偶像團體「嵐」成員櫻井翔專訪總統賴清德引發駐台日媒不滿、《產經新聞》隨著台北支局前局長矢板明夫離職調整立場等2事,直言「輿情的改變反應了賴政府對日關係的警訊」。

  • 讀賣、產經、朝日新聞都批大罷免! 小笠原曝主流日媒對賴的信任危機

    讀賣、產經、朝日新聞都批大罷免! 小笠原曝主流日媒對賴的信任危機

    在「726大罷免」後,日本媒體對台灣政局的批評聲浪升高,不僅過去對民進黨友好的保守派媒體開砲,自由派報紙也表達不樂見態度。長期觀察台灣政治的清華大學榮譽講座教授、日本學者小笠原欣幸11日在臉書分享政治學者林泉忠於香港《明報》撰寫的專欄,點出日本輿論對賴清德政府的信任危機,並補充指出,《朝日新聞》同樣對罷免行動持否定立場。

  • 大罷免全敗!小笠原刺破真相:賴清德輸給「民眾最怕的憂慮」

    大罷免全敗!小笠原刺破真相:賴清德輸給「民眾最怕的憂慮」

    台灣24席在野立委罷免案最終全數遭否決,儘管民進黨原本期望藉由罷免重整國會版圖,但結果卻適得其反,不僅未改變國會生態,更重創賴清德政府聲望。長年觀察台灣政治的清大榮譽講座教授、日本學者小笠原欣幸指出,這場「大罷免」之所以全敗,關鍵在於選民對「執政黨若重新過半將變得專斷」的深層憂慮。他直言,民進黨輸的不是選戰,而是輸給了「民眾最害怕的未來想像」。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