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歐洲銀行的搜尋結果,共82筆
受益於銀行股和國防股的強勁上漲,歐洲股市周一早盤上漲近1%:此外,投資人也消化了一些公司財報,並評估了特定產業的動能和總體訊號。
在聯準會啟動降息循環、美國金融監管鬆綁之際,富達國際表示,金融業正走出金融海嘯後的長期壓抑,進入全新增長階段,四大利多推升美歐日銀行投資契機。
美國就業數據低於預期,市場對於美聯準會9月降息預期升高。景順投信環球高評級企業債券基金經理人文家輝(Lyndon Man)11日來台時指出,景順預估9月就會啟動這波降息循環,若9月沒降,10月、12月就會各降一碼,以支持美國經濟,現階段市場過於樂觀,但經濟軟著陸機率有8成,並存在3F風險,宜採防禦策略,避開景氣循環產業,並採槓鈴策略。
隨著全球投資環境不確定性升溫,具備收益潛力與市場韌性的歐洲擔保債權,特別是銀行聯貸與平行貸款,正逐漸成為投資組合中的熱門選擇。專注於私募信貸領域的資產管理公司穆奇(Muzinich Co.)經理人Stuart Fuller指出,近年歐洲貨幣與財政政策轉向,加上經濟、政治與監管環境相對穩定,進一步強化了歐洲債權市場的吸引力,使其成為全球資產核心配置的重要標的。無論是銀行聯貸或平行貸款,皆以提供風險調整後報酬與下檔保護為目標,對於重視穩定收益與資產安全的投資人而言,都是值得關注的方向。
核三重啟公投將在8月23日登場,公投說明會第三場中,反方代表、台灣綠黨共同召集人甘崇緯表示,核三目前的條件都不符合歐盟認定的綠電標準。核能流言終結者創辦人黃士修表示,反核最重大的戰略失誤:承認歐盟認定核能是綠能。你不覺得奇怪嗎?核能在歐盟是綠能,到台灣卻不是綠電?問題就出在核廢處理。
美國總統川普與俄羅斯總統普丁,在阿拉斯加州當地時間15日早上11點半(台北時間16日凌晨3點半)於安克拉治的美軍基地,舉行面對面會談。知情人士透露,普丁將以經濟合作為誘因,提出一系列金援與投資方案,拉攏重商主義的川普轉向挺俄立場。
債市近期出現資金回流,如群益優選非投等債(00953B)今年來受益人數大增2.68萬人,規模更增逾193億元;惟今年來受制於美國通膨仍高、聯準會(Fed)9月降息預期遞延、川普關稅變數衝擊市場信心,導致債券吸引力急遽下降。今年截至24日止,整體債券ETF資金淨流出逾3,200億元,總規模下滑至2.69兆元,股價仍陷重挫泥淖、近190萬名債蛙深陷套牢苦海。
上半年台灣ETF市場呈現顯著股強債弱走勢,在AI與半導體題材推升下,台股及部分海外股票型ETF表現亮眼;相對之下,債券ETF因美國長天期公債殖利率高檔震盪影響,即使6月略有反彈,但整體債券ETF上半年仍未翻正,均處於跌勢。
中國通縮陰霾久久不散,傳出中國人民銀行在中國面臨陷入長期低通膨的風險下,已向歐洲金融機構徵求應對低利率影響的建議。此舉也表明人行擔心未來多年的通縮環境,將威脅到銀行利潤和金融穩定。
中國正面臨長期低通膨的風險,英國金融時報引述消息人士報導,中國人民銀行已向歐洲金融機構尋求應對低利率影響的建議。
美國參議院通過穩定幣法案,為穩定幣監管鋪平道路,可望刺激更多企業和銀行加入發行穩定幣的行列。據悉包括零售巨擘沃爾瑪和亞馬遜,以及摩根大通在內的美國大型銀行,皆有意發行穩定幣。
歐盟執委會和歐洲央行(ECB)4日批准已是歐盟一分子的保加利亞加入歐元區,自2026年初起採用歐元貨幣,成為歐元區第21個成員國。
今年以來資金不再獨寵美國,轉向歐洲與新興市場等地區,歐股漲勢相對凌厲。法人表示,在美國貿易戰趨緩的背景下,有利於股市上漲,但歐美之間的談判可能較為艱難,甚至存在升級的風險,預期股市短期將進入整理階段,但中長期仍具成長潛力,且市場上調高歐股本益比預期,可逢低布局歐洲股市。
(22:05更新--蘋果續跌)美國總統川普美東時間周五(23日)一早就在社群平台連發兩枚關稅炸彈,先是威脅蘋果公司「非美國製」iPhone將面臨25%關稅,接著怒批華府與歐盟貿易談判毫無進展、「建議」6月1日起對歐盟貨物徵50%關稅。美國股市周五開盤大跌,道瓊工業指數開盤重挫超過400點,標普、那斯達克也走跌。歐股也一片慘澹。
歐洲股市周三收在幾乎沒有變化,股市廣泛的上漲,抵銷了奢侈品公司和零售股的下跌;同時之間,投資人關注美國減稅法案的進展。
在黯淡企業財報帶來壓力之下,歐洲股市周三收在下跌;此前由於美英和美中貿易協定的簽署,該指數連續上漲了四個交易日。
亞幣近期轉強,台幣兌美元匯率截至5日止不到一周瘋狂升值1成已引起市場重視。華爾街日報就台幣瘋漲發出警訊,這預示川普關稅戰將令美元長期走弱,金融市場結構正出現巨變,觸動資金撤離美國。
亞幣近期轉強,台幣兌美元匯率截至5日止不到一周瘋狂升值1成已引起市場重視。華爾街日報就台幣瘋漲發出警訊,這預示川普關稅戰將令美元長期走弱,金融市場結構正出現巨變,觸動資金撤離美國。
新台幣在5月2日單日大漲3%,創近40年最大漲幅,使得台幣難得成為全球股市的焦點。《華爾街日報》一篇專欄文章提醒,美國投資人應注意新台幣未來動向,並解釋其中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