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歲婦女的搜尋結果,共100筆
台大中文系教授蔡璧名昨(23日)傳出離世,享壽60歲,蔡璧名在42歲時,確診罹患第3期子宮頸癌,但後來抗癌成功,重回台大任教。婦產科醫師鄭丞傑表示,早期的子宮頸癌可能沒有症狀,或是以異常的陰道出血為表現,少數患者甚至因陰道分泌物變多、有異味,被誤以為是泌尿道感染。
1名59歲婦女在陪伴家人到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附設醫院就診時,順便接受醫院子宮頸抹片篩檢服務,婦產科醫師鍾凱丞發現,婦人子宮頸有明顯出血情形,婦人透露出線斷斷續續的停經後出血長達1年,經院方安排子宮內膜切片及核磁共振檢查,確診為子宮內膜癌第1期。
每年10月是「國際乳癌防治月」,象徵女性自我關懷與健康意識的覺醒。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呼籲女性朋友主動關心乳房健康,重視乳癌風險,及早篩檢、主動防治。乳房外科主任徐軒毅指出,近年乳房外科門診就診人數持續增加,更令人憂心的是,罹患乳癌的年齡層有逐漸年輕化的趨勢。根據國民健康署統計,乳癌已連續多年居女性癌症發生率首位,死亡率亦高居女性癌症死因前列,顯示乳癌防治的重要性不容忽視。
嘉義縣大林鎮水源路今(20日)晚間發生兩輛對向機車碰撞車禍,共乘一輛機車的8旬老夫妻當時要左轉被撞飛、倒地不起,老婦創傷嚴重,當場失去呼吸心跳,老翁腿部骨折恐截肢,另一名18歲女騎士肢體多處擦挫傷、撕裂傷,目前3人都在醫院救治中,車禍原因由警方調查釐清中。
乳癌是台灣女性發生率最高的癌症,台東天主教聖母醫院2013年獲美商公司捐贈磁振造影(Breast MRI)行動乳房攝影篩檢車,12年來累計服務逾萬人次,造福無數台東婦女,不過,由於設備老舊與維護成本過高,院方近日宣布篩檢車將於今年底結束服務。對此,台東縣衛生局強調,縣內另有1輛攝影巡迴車,篩檢資源不會中斷。
世界衛生組織 (WHO) 訂定每年10月為「國際乳癌防治月」,旨在提升大眾對乳癌的認知、強調預防與早期篩檢的重要性,並鼓勵女性參與乳癌篩檢。國民健康署自114年起,亦將乳癌篩檢年齡擴大到40至74歲婦女,呼籲符合條件的女性民眾定期篩檢,守護自己的健康。
乳癌高居我國女性癌症發生率之冠、死亡率第2名,衛福部國健署今年起擴大乳房X光攝影檢查補助,篩檢對象從原本45歲至未滿70歲、40至44歲具家族史婦女,擴大至40~74歲婦女,每2年可接受1次免費乳癌篩檢。截至今年9月中旬,我國乳癌篩檢人數首度突破100萬人,較去年同期增加33.57%。
日本茨城縣近日發生一起駭人聽聞的悲劇建,一位75歲老婦人在家人陪同之下,於本月23日主動前往警局自首。她向警方坦承,在自家住宅內的冷凍設備中,藏匿了她的長女的遺體,時間長達二十年之久。茨城縣牛久警署在25日,以涉嫌遺棄屍體之罪名,正式逮捕了這位沒有工作的婦人。婦人向警方表示,遺體大約是在二十年前被放置進冷凍庫裡的。
北部吳姓女子神情恍惚、一言不發獨坐海邊,引起大武警分局金崙派出所員警關注,經警方開導並通知親友陪伴,成功勸阻該女輕生念頭。9月10日是世界自殺防治日,台東縣衛生局以「陪伴生命、注入希望」為主題在台東美術館舉辦記者會,號召社會大眾共同關注心理健康與自殺防治議題。
「追夢永遠不嫌晚!」設籍新竹縣的67歲婦女唐芝英,今年7月底在新竹市地政事務所受訓期滿,成為竹市公職史上最高齡的公職人員,但《公務人員任用法》規定,年滿65歲者應予命令退休不得進用,唐芝英的到職日即是離職日,不過,她仍開心表示,能夠一圓公職夢已足夠。
現代家庭中,有很大一筆費用是花在孩子的學費上,有時候連父母都吃不消,要向長輩求援。近日日本網站《THE GOLD ONLINE》報導,一名70歲的女性表示,她女兒前兩個小孩讀私立大學,自己已經資助數百萬日圓,沒想到現在第三個小孩上大學,也來跟她要錢。她無奈嘆到,自己每月退休金僅12萬日圓(約新台幣2.4萬元),現在經濟狀況也面臨到困難。
一名54歲婦女因月經量明顯增加、經期不規律,且伴隨腹痛,檢查診斷為子宮內膜癌。醫師指出,類似情況在中高齡女性並不少見,若出現異常出血或不適,應盡早就醫並接受篩檢。
雲林縣3日持續降雨,斗南鎮市區建國路3段周邊嚴重積水,全鎮約300餘戶淹水,還有61歲婦人被倒塌的竹管厝壓傷,縣長張麗善、立委張嘉郡等勘災後研判,可能是大湖口溪溢堤導致水無法宣洩排出;此外,口湖鄉長李龍飛昨表示,不少大排因堤岸年久失修,導致排水從堤岸牆壁滲出,鄉內部分低窪處至今積水未退。
人氣網紅「兔兔」近日在社群平台Threads上發文,引爆全網關注,曬出一張自己的乳房X光片,雖然是醫療檢查影像,卻因畫面太過「真實」,不少網友大呼「這才是真正的露骨照!」,短時間就吸引超過126萬人按讚、近3000次轉發,留言區討論炸鍋。
日本近期氣溫持續上升,30日甚至在兵庫縣丹波市測量到41.2度高溫,打破了日本歷史最高氣溫紀錄,而且其他地區也出現了40度以上的高溫,預計31日仍將持續高溫。
婦科手術新突破!台灣每年約超過2萬名婦女,因子宮息肉、子宮肌瘤、子宮內膜異常等,須進行子宮鏡手術。全球首創「赫拉刀」今日問世,結合高畫質內視鏡、冷刀精準切除,搭配雷射技術,大幅降低沾黏及感染風險,且手術耗時短、恢復快,特別適合有生育計畫婦女。
美國密西根州一名114歲婦女吉布森(Bonita Gibson)近日公開她的長壽祕訣,她的家人透露吃馬鈴薯是活得長壽的主要原因之一。
泰國一名45歲婦女日前誤吞魚刺,本以為只是小問題,沒想到這根魚刺竟一路卡在喉嚨深處長達兩周,最後竟刺穿喉嚨黏膜與頸部皮膚,從她的脖子外側冒出,讓醫師看了都倒抽一口氣,緊急安排手術取出。
根據泰國《Workpoint News》報導,泰國一名45歲婦女誤吞魚刺後,未即時排出異物,導致魚刺卡在喉嚨深處長達兩週,最後竟刺穿喉嚨黏膜、穿透頸部皮膚,從脖子外側冒出,畫面驚人。她在接受手術取出近2公分長魚刺後,才結束這場痛苦歷程。
撇除制度、環境、教育和時代等因素,生育子女直接仰賴的是一群15~49歲的「育齡婦女」。隨少子化、人口老化趨勢加劇,國發會推估台灣將在2028年時,15~49歲的育齡婦女會低於500萬人、占女性42%;若未來15年內的出生率沒有顯著的改善,依人口推估,台灣到了2050年時,育齡婦女人數將不到300萬人、僅占女性29%,生育率勢必持續下降且難以挽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