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段木香菇的搜尋結果,共37筆
新竹縣尖石鄉是北部地區重要山地鄉之一,亦為全縣面積最大的行政區,海拔約200至2,000公尺,有數座海拔1,500至3,000公尺的高山聳立。過去以司馬庫斯部落、鎮西堡部落、北得拉曼等三大巨木群,以及秀巒楓樹林、錦屏溫泉、鴛鴦谷瀑布、霞喀羅古道等觀光景點聞名,並以水蜜桃、甜柿、段木香菇、高冷蔬菜、有機蔬菜等農產品為居民重要生計來源。
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嘉義分署與微風超市合作,11日起連續19天,在微風廣場微風超市舉辦「林下良品 饗宴微風」展售活動,而嘉義分署全新推出的「諸羅山茶啤酒」也首度曝光,以嘉義縣中埔鄉石壁頭森林生長的諸羅山茶,與蔡氏啤酒廠合作精釀出的全新啤酒,成林下經濟代表產品之一。
苗栗南庒的多功能空間「巴卡山的家」正式開放。林業及自然保育署長林華慶、賽夏族長老根誌優、在地鄉親,以及來自美國、菲律賓的國際學者專家共同出席。此空間命名「巴卡山」(Pakasan),象徵「爸爸、媽媽、孩子一家人」,由林業署與賽夏族部落共同管理,展示永續林業與部落合作成果。
苗栗原鄉部落產業規模小、經濟有限,為振興部落並吸引青年返鄉,苗栗縣政府啟動3年林下經濟計畫,首波聚焦段木香菇,於南庄八卦力、泰安榮安及大安3處部落設示範點,透過培訓、品牌與合作社模式提升產業競爭力,同時兼顧生態保育與文化保存,打造具在地識別性的「苗栗品牌」。
面對非法盜伐對森林資源造成的破壞,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翻轉山林治理思維,以「防」「治」兼顧的核心理念,從傳統查緝追訴,轉向強化事前預防與全民參與,林保署指出,國有林地盜伐案件從2013年的290件,已下降至2024年的58件,展現「防」「治」兼顧的整體策略優異成效。
為強化原鄉部落經濟自主及文化永續,苗栗縣政府以段木香菇為核心,推動林下經濟產業,選定南庄及泰安三處部落設立示範基地。計畫結合在地生產、文化體驗及品牌行銷,期望引導族人從山林走向市場,打造共榮共生的原鄉產業典範。
嘉義縣阿里山地區竹子大規模泛黃枯死,不但林相改變,轎篙筍又是阿里山特產,對山區經濟衝擊相當大,近年農政單位努力找出原因,最後發現轎篙竹枯死病株雖有簇葉病、稻熱病等多重病害,最主要原因仍是氣候變遷及竹林老化所致,包括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嘉義分署、林業試驗所等單位將透過伐除病株、育健康竹苗等方式,多管齊下找解方,至於農業部也規畫造林獎勵從20年縮短到6年,對農民轉作或林相改變都有幫助。
2025年第六屆《遠見》USR大學社會責任獎,於4月8日舉辦頒獎典禮,屏東科技大學創下歷年最佳成績,囊括首獎、楷模獎及績優獎三項大獎,位居獲獎第三名,為全國技職院校中獲獎最多的學校,由張金龍校長出席代表受獎。
屏東縣牡丹鄉公所推動以林下經濟為主題的地方創生發展,在屏東科技大學輔導下,16日成立牡丹鄉原住民農林業生產合作社。合作社理事主席李德福表示,牡丹鄉林下經濟多為小農,過去都是單打獨鬥,合作社成立之後可協助小農整合行銷。
屏東縣牡丹鄉公所推動以林下經濟為主題的地方創生發展,部落山林養雞、林下段木香菇栽培、林下養蜂獲得鄉民熱烈迴響,今(16)日由屏東科技大學組織農友並輔導成立牡丹鄉原住民農林業生產合作社。合作社發起人李德福表示,牡丹鄉林下經濟多為小農,都是單打獨鬥,合作社成立之後,可以協助小農整合行銷。
推動森林永續消費概念,林業保育署台東分署與關山鎮農會合作,9日在關山米國學校設立「山林製造」加盟店,讓遊客不必到市區就可購買來自台東山林的友善環境商品,該店獨家販售林保署與樸草園合作研發的「紅石林道系列精油」,此外,消費還可獲得限量知本國家森林遊樂區門票優惠券。
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屏東分署、屏東縣政府與行政院南部聯合服務中心,今(8)日在牡丹鄉高士神社周邊舉辦「織一片生態綠網、植出屏東美好」植樹活動,吸引近200名民眾參與,大家共同種下楓香、杜英、樟樹等733株原生樹木,響應植樹月推動生態保育。
為行銷宜蘭南澳鄉段木香菇,鄉公所14日於縣府大廳舉辦「So發So菇 」行銷記者會,代理縣長林茂盛和貴賓們把手中一朵朵香菇種下,共同見證段木香菇巴萊,也期盼南澳香菇產業能永續發展,提升原鄉在地產業及能見度。林茂盛還與鄉長李勝雄化身為黑白大廚烹飪段木香菇巧達濃湯,現場香氣四溢,讓人垂涎三尺。
為行銷宜蘭南澳鄉段木香菇,鄉公所14日於縣府大廳舉辦「So發So菇 」行銷記者會,代理縣長林茂盛和貴賓們把手中一朵朵香菇種下,共同見證段木香菇巴萊,也期盼南澳香菇產業能永續發展,提升原鄉在地產業及能見度;林茂盛還與鄉長李勝雄化身為黑白大廚烹飪段木香菇巧達濃湯,現場香氣四溢,讓人垂涎三尺。
【旅遊經 洪書瑱報導】
宜蘭縣南澳鄉段木香菇巴萊評鑑競賽結果出爐,由菇農蔡淑真奪下冠軍,鄉長李勝雄指出,前幾年成立段木香菇產銷班,透過比賽把段木香菇特色發揮到極致,也希望相關單位集思廣益,突破木頭與菌種問題,讓產量能持續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