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汽車技術的搜尋結果,共123筆
近年大陸透過實施稀土管制與禁止出口對抗美國貿易與科技戰,外媒報導指出,實際上大陸所能實施手段更不止關鍵礦產,點名包含在鋰離子電池、成熟制程晶片和醫藥原料藥等3大領域也同樣佔據的絕對掌控地位,足以對美國「卡脖子」(chokehold)。
大陸央視30日報導,工業和信息化部日前表示,中國大陸汽車產業標準化將持續深入推進並提升開放水準。2025年以來,大陸加快推進汽車產業重點領域標準制度修訂:包括自動駕駛系統、組合駕駛輔助等智慧網聯汽車強制性國家標準研製,發布全球首個新能源汽車電耗限值強制性國家標準,推進隱藏式門把手安全要求等專項標準研製。
比利時微電子研究中心(imec)宣布,晶圓代工廠格羅方德(GlobalFoundries)已加入車用小晶片計畫(ACP),英飛凌、Silicon Box、星科金朋及日本自駕技術開發商TIER IV也承諾加入,以擴展imec的組織網絡,加速開發採用為汽車產業量身打造的頂尖小晶片架構。
據《界面新聞》報導,廠房內機械臂有序舞動,工人們忙碌地裝配著零部件,一輛輛蔚來主力車型漸次下線。工廠的生產線正全力運轉,準備迎接第四季的交付高峰。這是《界面新聞》9月23日探訪蔚來先進製造合肥一工廠(F1工廠)時看到的一幕。
隱藏式車門把手雖設計炫酷,但暗藏操作不便、事故救援困難等風險。大陸工信部於24日發布《汽車車門把手安全技術要求》徵求意見稿,明確規定車門外把手必須保留足夠手部操作空間。這也意味著,特斯拉等多款電動車的電動隱藏式門把手,未來可能在大陸市場被禁用。
大陸人形機械人技術逐步走向成熟,小鵬汽車董事長兼執行長何小鵬向陸媒表示,爭取小鵬明年成為中國第一批實現人形機械人量產的公司。
全球車用處理與網路領域廠商恩智浦半導體(NXP Semiconductors N.V.; NASDAQ: NXPI)宣布,根據先前公佈的協議,將於2025年1月生效,正式完成對TTTech Auto的收購。TTTech Auto是一家專注於為軟體定義汽車(Software-Defined Vehicle;SDV)開發獨特的安全關鍵系統與中介軟體創新的領導公司。此次收購將進一步強化恩智浦在車用領域的技術優勢,推動自駕與智能汽車的發展。
儘管輝達(NVIDIA)28日又公布了亮眼的財報,營收增長達69%,然而這家人工智慧(AI)晶片巨擘也提出警告,認為美國與中國的科技衝突可能對該公司帶來更多風險。
據觀察者網報導,近年來,中國車企迅速佈局全球電動汽車領域,撼動汽車行業格局。英國《金融時報》5月23日刊文表示,如今,全球車企的戰場正轉向自動駕駛,許多專家認為,中國將再次占據先機。
澎湃新聞9日報導,今年3月一輛小米SU7電動汽車高速碰撞起火,有稱「車門鎖死無法打開」;2024年4月山西運城問界M7車型追尾後起火電路中斷,車門把手電動控制系統未能正常使用導致傷亡;更早2022年廣西貴港雷克薩斯LM車型碰撞車門鎖止,救援破窗。車門把手安全引發重視,中國大陸工信部官網8日發布消息,公開徵集對《汽車車門把手安全技術要求》強制性國家標準制修訂計畫專案的意見,要求車門系統保證在斷電、碰撞等事故中能夠開啟,以便於救援及逃生。
港交所文件顯示,4月28日,賽力斯向港交所遞交主機板上市申請,擬赴港IPO。招股書顯示,賽力斯是以新能源汽車為核心業務的技術科技型企業,主要業務涉及新能源汽車及核心三電等產品的研發、製造、銷售及服務。
上海車展近日正在上海國家會展中心舉行,吸引全球目光。法國廣播電台引述德國《世界報》評論,擔心中國的技術進步會把歐洲甩在後頭。該報指出,未來的汽車會說話、自動駕駛,還能飛。此類車輛目前已在中國道路上行駛。這不僅僅是在本周於上海舉行的全球最大的汽車展上是如此。街上也是如此。市中心的自動駕駛汽車正在成為常態。由人工智慧DeepSeek回答的語音命令早已成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下一步將是使電池的充電速度與以前加滿一箱油的速度一樣快,即大約五分鐘。
中歐針對中國電動車關稅的最低價格承諾替代方案尚未拍板,中國造車新勢力之一的小米汽車證實,將在歐洲汽車製造大國德國慕尼黑設立研發中心,專注於研發電動汽車技術。小米此舉顯示,在美國對等關稅威脅下,歐洲是其在電動車領域的戰略布局,預計2027年起將電動車銷售至中國以外市場。
全球創投市場今年來活力飽滿,第一季全球創投投資規模達1,209億美元,創下2022年第二季以來的新高,其中逾半數資金流向AI領域,市場上每五件創投交易案就有一件是AI相關新創,排擠了綠能、金融科技、健康醫療的資金取得。
沙烏地阿拉伯石油巨頭阿美石油公司(Aramco)21日宣布,旗下沙烏地阿美科技公司(SATC)與中國電動汽車製造龍頭比亞迪(BYD),簽署一項聯合開發協議,旨在探索在新能源汽車技術開發的合作,以提升車輛效率和環保性能。此舉正值沙烏地阿拉伯加速向清潔運輸轉型的關鍵時期。
114學年度四技二專「技優保送」榜單出爐,新北技職學校有28人錄取國立科技大學,其中新北高工12位、三重商工錄取5位、樟樹國際實中錄取3位,將進入台灣科技大學、台北科技大學、高雄科技大學及雲林科技大學等就讀。
114學年度四技二專「技優保送」榜單出爐,新北市技職學校共28人錄取國立科技大學,其中新北高工12位、三重商工錄取5位、樟樹國際實中錄取3位,將進入臺灣科技大學、臺北科技大學、高雄科技大學及雲林科技大學等頂尖學府就讀。
英國首家電動跑車製造商Longbow正式推出世界上第一款羽量級電動車(FEV,Featherweight Electric Vehicle),此新創的新類別為全球電動車注入新活力。透過其前兩款車型Speedster和Roadster,Longbow對英國羽量級跑車的豐富傳統進行了獨特詮釋,專注於真實道路性能和無與倫比的駕駛體驗。
日本兩大車商本田與日產13日正式終止合併計畫,距離雙方宣布共創全球第三大車廠的消息還不到兩個月。這使得陷入營運困境的日產面臨更大壓力,必須另覓合作夥伴。日產社長內田誠13日表示,他們對於有助於提升公司價值與成長的新合作夥伴抱持開放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