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搜尋結果,共73筆
專業藥物傳輸技術開發商瑩碩生技(6677)今(29)日宣布,與韓國前50大藥廠丸仁製藥(WhanIn Pharm. Co., Ltd.,以下簡稱丸仁)簽署一項高門檻口服學名藥MPH的韓國地區專屬授權合約。根據合約,瑩碩將獲簽約金、階段里程碑金,以及產品上市後的供貨收入,今日股價跳空開高,一度衝至27.1元,晨盤漲幅在1成左右。
有些年輕人、運動員,在熬夜讀書前、運動後,會喝能量飲料來提神。不過,一項針對21歲以下年輕人的研究發現,喝能量飲料容易對其身心健康產生多種負面影響,包括憂鬱、恐慌、過敏、睡不好、學業表現差,甚至還會出現胰島素阻抗,恐增加未來罹患糖尿病的風險。
美國總統川普22日多次呼籲孕婦「不要吃」主成分為乙醯胺酚(paracetamol、acetaminophen)止痛劑泰利諾(Tylenol),稱會「大幅提升自閉症風險」,強烈建議孕婦除非必要,否則應限制服用泰利諾。究竟孕婦懷孕期間能不能服用止痛藥?和自閉症的關聯又是什麼?以下整理CNN、路透、美聯、美國保健新聞網站Stat News解析。
一名年約30歲男性職業是警察,平時巡邏老是出包,一下忘記帶鑰匙、一下忘記簽到,被認為工作不專心,其實是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作祟。醫師指出,ADHD常被誤解為「好動」或「不聽話」,其實患者如同腦中有10個大喇叭同時播放不同聲音,導致無法專心吸收外界訊息。然而,僅1%患者真正接受完整治療,更有6成患者的症狀會持續到成人。
澎湃新聞3日報導,一度供應緊張的「聰明藥」,有了中國大陸國產版本。合肥立方製藥股份有限公司(立方製藥)2日舉辦首發儀式,宣布其治療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縮寫為ADHD,俗稱過動症;大陸稱「注意缺陷過動障礙」)的鹽酸呱甲酯緩釋片正式上市銷售。
南韓女團「Lovelyz」出身的藝人美珠(MIJOO),雖然有著一身絕佳舞技,卻也是性格奔放到連公司都只能放棄形象管理的「瘋癲美人」。如今她不僅以絕佳的綜藝感活耀在南韓各大綜藝節目,個人YouTube、tiktok帳號也經營的風生水起。近日,她在個人頻道更新了一支影片「我看起來像有過動症嗎?」的影片,記錄了自己進入前往醫院接受「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檢測的過程。
屏東縣東港鎮某國小四年級生小威(化名)因多次遭同學小華(化名)、小明(化名)拉至廁所摸生殖器,導致身心受創,不僅成績一落千丈,還時常辱罵髒話、出手攻擊家人,家屬不捨小威受欺辱怒告法院向2家人求償,不料對方竟辯稱是惡作劇,案經屏東地院審結後,法官判賠18萬餘元,可上訴。
專注西藥研發、生產及銷售的友霖(4166)今(21)日以承銷價28元正式上櫃,該公司除了既有3項產品已研發完成並陸續上市外,預估2025~2028年將有4個產品上市,並有5個產品研發當中,後市營運動能充沛,今日股價持平開出後,晨盤一度至28.6元,漲幅約2%,蜜月行情冷淡。
不少人有抖腳的習慣。胸腔暨重症醫師黃軒表示,抖腳背後藏著不少身心的小秘密,包括焦慮、壓力時的排氣閥,或是罹患不寧腿症候群、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甚至是家族性原發性顫抖症,提醒如果抖到睡不著、覺得不舒服,甚至影響生活品質,就該去看醫生了。
友華(4120)集團小金雞友霖生技(4166)暫定21日上櫃掛牌,每股承銷價28元。董事長蔡正弘表示,友霖以半固態多層藥物釋放技術(SMRT)、多單元圓粒系統(MUPS)、滲透壓控制釋放技術(OROS)三大核心製劑平台,建立產品差異化與研發優勢,已推進三大具代表性的在研產品。
醫藥股再添新兵,友華(4120)集團小金雞友霖(4166)預計在8月底掛牌上櫃。友霖以三大技術平台創造差異化競爭優勢,投入心血管、中樞神經等核心領域,目前有三個產品上市,2028年前將多增四個新品上市。
醫藥股添生力軍!友華(4120)集團小金雞友霖生技(4166)預計8月底掛牌上櫃。友霖以三大技術平台創造差異化競爭優勢,投入心血管、中樞神經等核心領域,目前已有三個產品上市,2025~2028年前將會多增四個新品上市。
友華(4120)集團子公司友霖(4166)將在8月底掛牌上櫃,明(29)日將舉行業績發表會,預期2025~2028年前將會增加4個新品上市。董事長蔡正弘表示,將持續深化505(b)(2)新藥研發佈局,並加速推進產品在美國與其他已開發市場的藥證申請與商業化合作。將進一步擴大研發團隊與國際行銷網絡,發揮其製造與開發平台優勢,實現自有品牌藥品的全球布局。
桃園市立大崗國中7年級學生陳婕渝自幼確診中度自閉症與注意力不足過動症,6歲時因意外造成全身40%二至三度燒燙傷,歷經無數次手術與長期復健,她將自身經驗化為社會關懷行動,創作生命繪本《渝兒寶貝重生紀錄》,分享自身燒燙傷防治與心理復原的經驗,鼓舞許多家庭與病童。於2025總統教育獎頒獎典禮獲得國中組殊榮,更獲賴清德總統於致詞中特別點名表揚。
未成年子女傷害父母案件逐年攀升!衛福部統計,未成年人傷害直系尊親屬通報案件(APV),2020至2024年從2358件升至4253件,5年成長逾8成。專家指出,未成年加害人有7成合併身心問題,且5成為「母子衝突」,應及早介入、防止暴力越演越烈。
運動後感覺神清氣爽、腦袋特別情楚?這不是錯覺,研究證實運動對大腦真的有幫助。醫師吳易澄指出,最新研究發現,即使是溫和的體感遊戲、瑜伽或太極,也能改善認知能力,且持續12周就有效,不用等上一年。
在教室裡,總有些學生被認為「坐不住」、「太好動」、「老是忘東忘西」,但醫師解釋,很可能罹患了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這常被誤解為神經發展障礙,據統計,台灣ADHD盛行率約為9.02%,但接受診斷、治療的患者僅1.62%,有超過22萬名兒童與青少年,正默默承受學業、人際與自我認同的多重壓力,卻未被及時辨識與協助。
1名女子最近疑惑「時間觀念是不是改不了」?原來是她有個交情超過10年的好友總是「慣性遲到」,即使大家提前提醒、調整相處方式,對方每次聚會仍常遲到20、30分鐘或以上,甚至連好友家人也有類似情況,讓其他人相當無奈。對此,不少網友推測,慣性遲到行為背後可能與性格、疾病有關,還有人強調「真的會替人著想的人才不會遲到」。
華爾街再度掀起「迷因股」狂潮!一家來自香港、專攻草藥療法的中概生技股Regencell Bioscience(美股代碼RGC),儘管目前尚未有任何營業收入,今年股價卻驚人暴漲,高達48630%,其市值瞬間飆升至386億美元,甚至超越AI伺服器大廠美超微(Supermicro)。有分析指出,這波漲勢與美國衛生部長反疫苗立場有關,進而引起市場對「另類療法」的關注。
我國8到15歲兒少每4人當中就有1人面臨精神健康困擾,但獲得醫療與支持服務僅10分之1。國教行動聯盟於今(30)日召開記者會,提出將兒童青少年「精神疾病」正名為「神經多樣性」,減少標籤化,提升兒少心理健康就醫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