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淨零學院的搜尋結果,共100筆
2025年科技盛會「面海松」13日上午於高雄淨零學院登場,近百名公民科技參與者在現場,探討數位政策中面臨到的問題與改良方案;高雄市副市長李懷仁說,今年高雄很榮幸成為開會場地,高市府正在強化資訊AI工作圈,很多方面需透過社群幫忙;數發部政務次長侯宜秀說,不同國家政策面臨困境也不同,盼透過公民科技一起尋求解方。
勞動部長洪申翰去年7月擔任立委期間,爆料前民眾黨主席柯文哲氣候顧問呂學海開設的「台灣碳淨零學院」講師、逢甲大學主任林英杰宣稱是唯一受邀參加2023年聯合國變遷大會的官方代表是假的,批評林是「騙子」,林提告洪誹謗罪,台北地檢署調查後認為洪罪嫌不足,4日不起訴洪。
高雄國際鋼鐵經營協會22日舉行第34周年慶暨第25屆第2次會員大會,高雄市長陳其邁出席祝賀時表示,目前鋼鐵業遇到關稅、碳關稅、減碳等挑戰,他鼓勵業者充實減碳專業來突破困境。中鋼董事長黃建智致詞時則表示中鋼將會與業者一起打拼,並致力於「質的提升」。
碳費制度正式上路,高雄市政府環保局長張瑞琿19日在「第3屆大南方高峰論壇」專題演講時指出,高雄身為全國最大工業城市,面臨龐大轉型壓力,目前已率全國地方政府之先通過「城市碳預算」,並以產業合作、能源轉型及碳盤查輔導,協助企業降低碳費負擔,邁向2050淨零。
「第3屆大南方高峰論壇」19日在高雄舉行,最終壓軸場的座談會由《中國時報》副社長王儒哲主持,邀請高雄市政府環保局長張瑞琿、中鋼公司總經理陳守道,以及金兆鎔科技副董事長兼永續長詹中原教授對談,3位與談人分別從政策、產業與科技角度,提出永續轉型的挑戰與解方。
「2025淨零轉型技術交流會」17日在淨零學院熱鬧登場,活動以「減碳三步驟×活動限定服務×1對1諮詢交流」為主軸,深入帶領在地企業認識減碳趨勢與作業實務,也邀集眾多知名淨零技術廠商分享碳盤查、碳減量、碳中和等技術亮點與應用實例,吸引超過30家企業參與交流合作。
因應氣候變遷與全球淨零排放趨勢,高市府16日宣布成立全國首個由地方主導的「醫療淨零小聯盟」,結合清華大學專業團隊,率先推動9家市立醫院實施碳盤查、設備汰換與碳權申請,建立制度化減碳模式,帶動醫療體系綠色轉型,邁向2050淨零目標。議員期許未來聯盟擴大至私立醫療機構,發揮更大影響力。
因應氣候變遷與全球淨零排放趨勢,高雄市政府今(16)日正式宣布成立全國首個由地方政府主導的「醫療淨零小聯盟」,結合衛生局、環保局與國立清華大學專業團隊,優先推動9家市立醫院展開碳盤查、設備汰換與自願減量抵換計畫,協助醫療體系綠色轉型,落實2050淨零排放目標。
高雄市長陳其邁15日出席工商時報《壯大資產管理,迎向黃金年代》論壇致詞時表示,行政院及金管會,以高速的行政效率,推動亞洲資產管理中心高雄專區的成立,讓高雄從重工業轉型高科技產業,再跨足到金融服務業,擴大資本市場,讓產業獲得充足的資金支持,打通高雄經濟發展的任督二脈,是高雄產業轉型進步的重要里程碑。
高雄市是全台碳排大戶,面對氣候變遷壓力,高雄銀行今(2)日攜手歐萊德公司,在高市圖舉辦《解凍格陵蘭》贈書活動,希望透過書中文字與真實影像,讓讀者親身感受極地暖化帶來的衝擊。
日前國內媒體雜誌公布「2025縣市長施政滿意度調查」,我們取得「教育、環保、道路交通、經濟就業、醫療衛生、觀光休閒、警政治安、消防公安」八大面向平均滿意度六都第一、六都唯一五星級縣市長的佳績,創下9年來新高。在另一滿意度調查中,我們也以高滿意度蟬聯六都金獎,非常感謝市民朋友的支持以及市府團隊同仁的努力。
高雄近年相當重視淨零轉型等環保議題,高市淨零學院11日推出「淨零解決方案徵件活動」,將與高市16所大專院校及清大、成大在校生,透過徵件蒐集國內外文獻或個人淨零研究,替高雄尋找可行的減碳方案。
2025《遠見》縣市長施政滿意度調查,高雄市長陳其邁再度榮獲五星市長肯定,施政滿意度及八大面向平均滿意度雙雙高居六都第一,創下9年來新高。陳其邁今(5)日率市府團隊北上出席贈獎典禮,他感謝高雄市民與議會支持、市府同仁努力及《遠見雜誌》肯定,也有感而發表示獲獎縣市長都花很多時間、想盡方法解決問題,把城市的刻板標籤撕掉,自信勇敢地前進。
高雄市的碳預算獲市議會通過,創地方政府先例。高雄設定2025到2026年的碳排為5,093萬噸,以此作為第一期碳預算年度,盤點未來可能的環評增量,如橋科、楠梓產業園區等20案,以及人口增減,推估未來二年全市溫室氣體排放將上升242萬噸。
高市府3日與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簽署《公部門永續發展倡議書》,將成立永續專責單位、深化公私合作及推動減排。市長陳其邁指出,市府依據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成為六都唯一每年提交自願檢視報告的城市,大力推動淨零轉型。
高市府推動「大青年計畫」,以年輕世代語彙推廣政策,透過線上抽籤、樺達奶茶聯名及限定紀念品等創意活動,觸及人次突破百萬。其中,調查數據顯示,南漂青年最關注住房與薪資問題。青年局長林楷軒表示,日後擬定青年政策的重要依據,提出更貼近需求的友善政策。
高雄市政府今(3)日與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簽署《公部門永續發展倡議書》,市長陳其邁與基金會董事長簡又新共同承諾成立永續專責單位、發布自願檢視報告、深化公私合作及推動減排,展現高雄因應氣候變遷的決心。而昨日市議會三讀通過全國首創「高雄市碳預算(2025-2026年)」,為城市設下溫室氣體排放上限,加速高雄淨零轉型。
高市府29日舉辦「2025台灣氣候行動博覽會TAIWAN COP5啟動儀式暨韌性城市工作坊」,以高溫調適與水資源管理為主題,公私協力探討具體因應解方,並由市府與國際氣候發展智庫(ICDI)宣示發起《台灣氣候行動夥伴倡議》以5大行動,實踐國家NDC3.0減碳新目標。
高市府將於10月主辦「第5屆台灣氣候行動博覽會(TAIWAN COP5)」,環保局29日於淨零學院舉辦TAIWAN COP5啟動儀式暨韌性城市工作坊,活動聚焦高溫調適與水資源管理,並由市府與國際氣候發展智庫(ICDI)發起《台灣氣候行動夥伴倡議》,高雄市長陳其邁也特地到場共襄盛舉。
高雄市長陳其邁在《遠見》雜誌今(27)日公布的「2025縣市長施政滿意度調查」中,再度蟬聯5星市長,為6都唯一5星市長,奪下6都施政滿意度與8大面向平均滿意度雙料冠軍,創下9年來新高。陳其邁感謝市民支持,強調將持續推動產業轉型,打造高雄成為科技與宜居兼備的全球樞紐之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