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清盤呈請的搜尋結果,共16筆
據觀察者網報導,中國恆大,繼5月2日公佈香港高等法院對其清盤程序的關鍵裁決後,這家高週轉時代最具代表性房企的不良資產進一步加速處置。6月9日,據京東資產交易平台披露的信息顯示,「恆大系」12家公司不良債權被集中擺上貨架,待價而沽,債權總額約113億元(人民幣,下同)。12筆不良資產的持有人,均為中國長城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分公司。
儘管大陸房市在「十一」黃金周出現回溫跡象,但先前爆發債務危機的房企仍未能從泥沼中脫身。最新消息指出,民營房企龍頭碧桂園無法在指定時間內向主要債券人提出可獲得認同的重組計劃,再度面臨被清盤的風險。
外電引述知情人士透露,大陸房地產巨頭碧桂園錯過了就債務重組條款,獲得主要債權人團體支持的自設日期目標。
碧桂園29日晚間發公告指出,在代表銀行債權人的協調委員會及代表債券持有人的專案小組的支持下,7月29日香港高等法院批准本公司的延期申請,清盤呈請聆訊被延期至2025年1月20日,公司將繼續有秩序地推進境外債務重組。
美股周四小幅上揚,反映中概股的金龍中國指數跌2.2%,在美國關鍵通膨數據公布前,市場觀望氣氛濃。恆生指數在昨日跌破萬8點後,周五低開0.75%或133點。
在港交所上市、深陷財務危機的大陸地產商世茂集團,即將在26日面臨建設銀行(亞洲)提出的清盤呈請的首次法庭聆訊,主要為世茂未償還人民幣(下同)15.8億元的貸款。路透引述消息人士表示,世茂已提出更優的境外債重組條款,以爭取獲得債權人的支持。
深陷債務危機的大陸民營房地產巨頭碧桂園傳出,最快將於6月份向特設債券持有人小組提交初步境外債務重組方案,進一步對此進行談判,公司計畫在今年第三季對外公布。同時,碧桂園正在對業務健康狀況進行盡職調查。
大陸國家統計局16日公布第1季經濟數據,在備受關注的房市部分,房地產開發投資首季較上年同期衰退9.5%,且較前2月更跌深0.5個百分點。但統計全國新建商品房銷售面積2億2668萬平方公尺、年減幅19.4%出現收窄;新建商品房銷售額2兆1355億元(人民幣,下同)、年減27.6%也縮小。易居研究院分析,第1季房市總體壓力仍存,尤其企業端壓力巨大,雖然銷售端有所復甦但還需進一步夯實基礎。
大陸房企時代中國公布,4月15日呈請人恒生銀行有限公司向高等法院提交針對公司的清盤呈請,內容有關指稱金額分別約為1.73億美元及7.31億港幣的公司財務責任。高等法院已將首次聆訊日期定為7月3日。
大陸房企巨頭世茂集團有息負債總規模約510億美元,該集團8日公布,作為大陸四大國有股份制商業銀行之一的中國建設銀行(亞洲)於5日向香港高等法院提出,對公司的清盤呈請,涉及公司的財務義務金額約為15.795億元(港元,約合新台幣64.8億元)。
大陸經濟低迷,多家銀行、券商去年營收與獲利持續下滑,高層、員工降薪成常態,幅度甚至逾4成。另據大陸學者調查發現,有地方政府欠債不還,逐漸成為當地最大的「老賴」,直指此種信用透支的治理「無賴化」,撕裂了維繫社會治理秩序的基本信任體系。
大陸房企巨頭世茂集團有息負債總規模約510億美元,該集團8日公布,作為大陸四大國有股份制商業銀行之一的中國建設銀行(亞洲)於5日向香港高等法院提出,對公司的清盤呈請,涉及公司的財務義務金額約為15.795億元(港元,約合新台幣64.8億元)。
儘管港府28日宣布取消房市印花稅等重大利多措施,但債務危機再生波瀾的大陸民營房企龍頭碧桂園卻未能蒙惠。碧桂園28日公告,由於未能支付建滔集團旗下Ever Credit Limited約港幣16億元的本金與利息,後者27日已向香港高等法院提出對碧桂園的清盤呈請,法院將首次聆訊日期定為5月17日。消息一出,碧桂園股價一度重挫近14%。
在香港上市的大陸最大民營地產商碧桂園28日公告,獲知呈請人Ever Credit Limited於27日向香港高等法院提出對該公司的清盤呈請,內容有關呈請人與公司之間,本金約16億港幣的未支付定期貸款及應計利息。碧桂園表示,將極力反對呈請,並將徵詢法律意見,採取一切必要行動保護其合法權利。
創下大陸民企有史以來最高負債紀錄:人民幣(下同)2.5兆元的地產商中國恒大,29日將在香港高等法院迎來清盤(清算)聆訊的關鍵時刻,日前傳出一組恒大境外債持有人也加入清盤呈請,令恒大被清盤機會大增,一旦成為事實,將是香港歷來最大規模的房地產開發商清盤案。
澎湃新聞報導,龍光集團因公司境外債重組方案仍未和債權人達成一致,需要繼續修改境外債重組方案,因此在尋求擬將12月4日的清盤呈請聆訊往後推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