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游牧的搜尋結果,共127

  • 歷史上「南方打不過北方」 只有朱元璋一統天下 4原因曝

    歷史上「南方打不過北方」 只有朱元璋一統天下 4原因曝

    歷史上,南北政權對峙多次出現,但真正成功統一全國的卻只有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事實上他的成功並非偶然,而是經濟實力、軍事力量、後勤保障與民心向背,4方面條件的全面配合。相比東晉、南宋等前朝,朱元璋掌握了更強大的江南財力,利用元末北方軍隊疲弱的優勢,並藉助完善的運輸與民心支持,逐步北伐,最終完成歷史性統一。

  • 匈奴強悍騎兵遇榆樹沒轍 秦、漢防禦教學 受用千年

    匈奴強悍騎兵遇榆樹沒轍 秦、漢防禦教學 受用千年

    在秦漢時期,面對匈奴的頻繁侵擾,朝廷採取了一項別具匠心的防禦策略,在邊關大規模種植榆樹。這些榆樹不僅形成天然屏障,限制敵方騎兵的機動,也為步兵提供掩護和埋伏空間;榆樹同時具備食用、藥用及軍事用途,從戰略防禦到日常供給,多方發揮作用,也成為古代智慧防禦的經典案例。

  • 成吉思汗橫掃歐亞大陸 用屠城震懾敵人 僅不對這類人下手

    成吉思汗橫掃歐亞大陸 用屠城震懾敵人 僅不對這類人下手

    成吉思汗一生征戰無數,率領蒙古鐵騎橫掃歐亞大陸,以超高機動力和殘酷屠城震懾敵人,然而在這片血海之中,唯有「匠戶」免於殺戮,這些手工藝、軍器工匠與技術人才,是蒙古軍隊不可或缺的支撐。正是對他們的倚重,也暴露了蒙古帝國最大的戰略弱點:軍事力量再強,仍深受科技與技術的限制。

  • 考古揭密》曾與戰國七雄並列 白狄族「中山古國」神秘面紗曝

    考古揭密》曾與戰國七雄並列 白狄族「中山古國」神秘面紗曝

    春秋戰國、成王敗寇,人心決定軍事,軍事決定政治,政治再決定經濟。東周時期白狄部落建立的「中山國」一直都鮮為人知,直至考古團隊在河北平山縣發掘中山國都靈壽古城,出土文物也被視為古代中國北方戎狄文化與中原文化的融合,成為戰國七雄以外的「第八雄」。

  • 宋300年收不回燕雲十六州 明1年拿下 速勝關鍵曝

    宋300年收不回燕雲十六州 明1年拿下 速勝關鍵曝

    宋朝國祚長達319年,卻始終未能收復燕雲十六州,北方屏障的失落讓中原長期受外族威脅,防線屢受衝擊。明朝朱元璋卻僅用一年就順利收回北方失土,關鍵在於敵我形勢差異、明確的軍事策略與優秀將領的運用,凸顯宋朝文官主導、軍權削弱的制度缺陷,以及朱元璋高超的戰略與統帥能力。

  • 為居家空間解壓縮!4 大「游牧式機能」設計,讓生活沒有絕對答案!

    為居家空間解壓縮!4 大「游牧式機能」設計,讓生活沒有絕對答案!

    當都市住宅坪數越來越小,房子不斷被分割為更小的單位,如何放大既有的生活空間,並靈活回應多元的生活型態,便成為了住宅設計的挑戰!顛覆了固定的格局答案,藉由「游牧式居家」的彈性,隨著生活情境變化,讓空間重新定義,為居家空間解壓縮,給予更豐富的生活空間可能!一起來看看吧!

  • 蒙古最強悍皇后 皇帝駕崩後改嫁7歲侄曾孫 連生8子

    蒙古最強悍皇后 皇帝駕崩後改嫁7歲侄曾孫 連生8子

    蒙古歷史上有位令人震驚的巾幗英雄「滿都海」皇后,丈夫滿都魯戰死後,32歲的她毅然嫁給年僅7歲的侄曾孫巴圖蒙克,親自輔佐他登上汗位,統一四分五裂的蒙古部落。她披掛上陣征戰四方,甚至將小可汗置於箭袋隨身保護,後來又為他生下8子,延續家族血脈,以智慧與勇氣書寫草原傳奇。

  • 大同古都3/看七朝同修的「長城博物館」 訪黃土高原的火山群、土林地貌

    大同古都3/看七朝同修的「長城博物館」 訪黃土高原的火山群、土林地貌

    在大同這片承載著兩千年烽火記憶的土地上,長城遺址如同不朽的史書,記錄著中原農耕文明與草原遊牧文明的碰撞與交融。大同的長城分布在渾源、廣靈、靈丘、天鎮、陽高、左雲和新榮區等縣區,幾乎涵蓋整個大同。本刊記者也實地走訪李二口長城,深入探尋這座塞上古都的軍事防禦體系,解讀為何在這片方圓百里的土地上,竟有如此密集的長城遺跡。

  • 唐朝之後中原王朝難再制霸 3原因屢戰屢敗

    唐朝之後中原王朝難再制霸 3原因屢戰屢敗

    唐朝之後,北方游牧民族迅速崛起,使中原王朝再難如往昔般稱霸天下。其背後有三大關鍵因素:一是技術革新讓游牧騎兵戰力飆升;二是政治統一與行政體系完善,使部族能集中力量持久作戰;三是中原王朝文官專權、壓制武將,軍隊建設與戰鬥力逐漸衰退。這三者交織,造就北方鐵騎碾壓中原、屢戰屢勝的局面,也讓漢唐時代的雄風一去不復返。

  • 匈奴婚俗「父妻子繼、兄死娶嫂」背後藏務實生存策略

    匈奴婚俗「父妻子繼、兄死娶嫂」背後藏務實生存策略

    自古以來,北方游牧民族的南下侵擾,始終是中原王朝揮之不去的陰影,在漢朝鼎盛時期,少年將軍霍去病以「封狼居胥」之舉震懾匈奴,使後世對草原民族留下了野蠻、殘暴的刻板印象,其中最受中原士大夫詬病的,便是匈奴的「父妻子繼、兄死娶嫂」婚姻制度,被視為悖逆人倫的惡俗。然而若從草原民族的生存環境來審視,這種習俗並非荒謬,而是一種務實的生存策略,不僅能保障寡婦的庇護與生活,也能防止財產外流,並確保子嗣的撫養與延續。

  • 逾百名數位游牧者愛上台東 長濱數位遊牧基地今開幕

    逾百名數位游牧者愛上台東 長濱數位遊牧基地今開幕

    遠距工作、跨境生活已成為世界趨勢,台東縣為國家發展委員會認定的數位游牧示範場域之一,花東首座結合「綠色採購」與「數位遊牧」的創生據點「Luma Base魯瑪數位遊牧基地」今(17)日開幕,未來可吸引旅人與工作者一同走進東海岸。

  • 亞洲13個最佳「退休城市」揭曉 台北3大吸引力入榜

    亞洲13個最佳「退休城市」揭曉 台北3大吸引力入榜

    亞洲不僅是全球新興旅遊市場,也逐漸成為歐美退休人士度過餘生的選擇。美國旅遊網站Travelbinger本周發表「適合美國人的亞洲13個理想城市」,柬埔寨、馬來西亞、菲律賓、泰國均有2座城市入選,台灣、日本、南韓、越南、印尼各有1地上榜,受到美國退休族青睞。

  • 亞洲13個最佳「退休城市」揭曉 台北3大吸引力入榜

    亞洲13個最佳「退休城市」揭曉 台北3大吸引力入榜

    亞洲不僅是全球新興旅遊市場,也逐漸成為歐美退休人士度過餘生的選擇。美國旅遊網站Travelbinger本周發表「適合美國人的亞洲13個理想城市」,柬埔寨、馬來西亞、菲律賓、泰國均有2座城市入選,台灣、日本、南韓、越南、印尼各有1地上榜,受到美國退休族青睞。

  • 吳宗憲被爆當「小王」? 錄影現場真實對話曝光

    吳宗憲被爆當「小王」? 錄影現場真實對話曝光

    「綜藝天王」吳宗憲日前現身《娛樂百分百》YouTube頻道節目單元《CHATGTV》,帶著公司旗下新人歌手陳守恩,以及兒子鹿希派一起跑宣傳。鹿希派坦言自己還是會想要出唱片,「但不想要再花我爸爸的錢,因為也會不好意思」。明白做唱片很辛苦的他,直言「從小在憲哥的羽翼下成長,生活品質很好,單做唱片很難維持下去,我要面對這樣的現實。」兒子話一講完,吳宗憲立刻跳出來在錄影現場做市調:「有看過鹿希派MV的請舉手!」主持人賴晏駒(小賴)先舉手,但坦言不知道歌名,小賴小心翼翼地解釋,「因為他的事情大家比較耳熟能詳」,鹿希派自嘲:「『故事』比音樂更吸引人。」

  • 北方游牧民族困擾中原2千年 清朝用「組合拳」攻勢破解

    北方游牧民族困擾中原2千年 清朝用「組合拳」攻勢破解

    兩千多年來,匈奴、鮮卑、蒙古等草原騎兵輪番南下,中原王朝頻頻受到威脅,漢朝、魏晉、元明皆難倖免;然而到了清朝,北方草原卻意外平靜,蒙古不再南下,戰馬聲消失。清廷破解北方危機的秘訣,不只是單靠武力,而是一套結合軍事與制度的「組合拳」:一方面徹底剿滅反抗勢力,另一方面利用旗制、宗教、經濟與聯姻等手段,將游牧民族牢牢納入統治框架,使其無力再挑戰中原。

  • 菜公里無活動中心 地方盼解套

    菜公里無活動中心 地方盼解套

     高雄左營區菜公里設立47年,里內至今無活動中心,居民們長年爭取下,2024年10月高市府終於允諾要在曾子路、華夏路口的1400坪市有地,興建複合型商場、菜公里活動中心,但數月過去再也無進展,居民質疑市府承諾跳票;據悉,左營區有不少里長同時想爭取同個活動中心,正在協調中;高市經發局回應,將與民政局共同研擬解套方案。

  • 淝水之戰後 北魏為何迅速崛起?一關鍵成就霸業

    淝水之戰後 北魏為何迅速崛起?一關鍵成就霸業

    淝水之戰後,前秦迅速崩潰,北方陷入群雄割據,但真正受益者卻是鮮卑拓跋部建立的北魏。曾被俘虜、在長安和成都歷經9年生活的北魏開國皇帝拓跋珪,正是在這段被迫學習漢文化的經歷中,塑造了遠見與治理智慧;回到北方後,他憑藉漢化政策與軍事改革,快速整合部族、穩定社會,促使北魏在短時間內崛起,成為北方最強大的政權之一。

  • 無法防守乾脆棄修長城 宋朝打不過北方強敵 有原因

    無法防守乾脆棄修長城 宋朝打不過北方強敵 有原因

    自秦始皇起,長城便成為農耕民族抵禦北方游牧民族的重要屏障,歷經秦、漢、明皆有大規模修築。然而到了宋朝,儘管遼、金、西夏虎視眈眈,卻少見完整長城的建設,原因在於五代時期,後晉高祖石敬瑭將燕雲十六州割讓給遼國,宋朝無法掌握長城核心區域,只能依靠軍寨、河防等新型防線。宋代雖有零星防禦工事,甚至傳說岳飛曾主持修築「宋長城」,但並非國家級長城體系,這也反映了當時不同的軍事與地緣格局。

  • 台灣新創募資 國發會:2024年破千億大關創新高

    台灣新創募資 國發會:2024年破千億大關創新高

    政府推創新創業雨林生態系有成;國發會15日表示,藉跨部會整合平台,透過「活絡資金」、「擴大標的」以及「提高成功率」三大策略,2024年台灣新創募資金額為33.4億美元,正式破新台幣千億元大關,期望未來國內新創環境能注入更多動能,2027年達成新創募資1500億元目標。

  • 內蒙古博物院 邂逅千年珍寶

    內蒙古博物院 邂逅千年珍寶

     走進呼和浩特市中心的內蒙古博物院,彷彿踏進一所巨大的歷史大學校。牆上赫然寫著:「一個博物館就是一所大學校。」這句話,說出了博物院的使命與魅力。館內收藏著從金光閃閃的鷹形頂金冠飾、釉色變幻的元代鈞窯香爐,到莊嚴肅穆的北魏鎏金釋迦牟尼佛像等八大鎮館之寶,透過巧妙的光影設計與空間布局,讓每件文物成為一堂活生生的歷史課。記者這次採訪,透過文字與照片,記錄這場千年歷史的盛宴。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