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溝橋的搜尋結果,共92

  • 竹田6號道路動工 解東西向瓶頸

    竹田6號道路動工 解東西向瓶頸

     屏東縣竹田鄉公所27日上午舉行鄉道6號道路動土典禮,道路銜接豐振路與中正路,將工業區大貨車及市區小客車、機車分流,可提高附近竹田驛站觀光與交通安全。屏東縣長周春米應邀出席,細數縣府打造「竹田10大建設」,包括道路基礎設施、照顧、觀光、文化等,讓竹田成為宜居宜業、充滿希望的客家慢城小鎮。

  • 6號道路開闢打通東西瓶頸  周春米細數竹田10大建設

    6號道路開闢打通東西瓶頸 周春米細數竹田10大建設

    屏東縣竹田鄉公所今(27)日上午舉行鄉道6號道路動土典禮,預計明年6月完工。6號道路銜接竹田豐振路與中正路,將工業區大貨車及市區小客車、機車分流,可提高附近竹田驛站的觀光與交通安全。屏東縣長周春米應邀出席,細數縣府對竹田鄉的「10大建設」,笑稱明年會常常到竹田參加動土或啟用典禮。

  • 館長喝豆汁「先嫌酸→越喝越上癮」 曝下一步:終於要去了

    館長喝豆汁「先嫌酸→越喝越上癮」 曝下一步:終於要去了

    網紅「館長」陳之漢近日展開北京行程,26日先後參訪盧溝橋與台灣會館,下午則在麻六記創辦人汪小菲陪同下,前往北京知名景點「前門大街」散步並品嘗老北京傳統飲品「豆汁」,全程透過直播引發網路討論。館長還說,下一步將前往萬里長城,「我今年46歲,從小學開始聽了30多年,一次都沒去過,這次終於要去了」。

  • 「館長」陳之漢訪盧溝橋談抗日   狂嗆民進黨是歷史罪人

    「館長」陳之漢訪盧溝橋談抗日 狂嗆民進黨是歷史罪人

    「館長」陳之漢今(26)日展開在北京的行程,中午到訪盧溝橋,下午則參訪北京的台灣會館。館長受訪時感嘆,抗日戰爭的歷史在台灣已被遺忘,並痛批民進黨竄改歷史,是「歷史的罪人」。

  • 王滬寧:統一後台享7好處 陸委會:專制統治無吸引力

    王滬寧:統一後台享7好處 陸委會:專制統治無吸引力

     大陸中央「紀念台灣光復80周年大會」25日在北京舉行,大陸政協主席王滬寧致詞時提出,兩岸統一之後,台灣在7個領域會更好。大陸國台辦主任宋濤在午宴致詞時也強調,統一後台灣同胞生活方式與權益將獲充分保障。陸委會則反駁,民主和專制不能相融,大陸誘統毫無吸引力。

  • 《不屈的寶島 丹心向祖國》全景再現台灣同胞半世紀抗日史實

    《不屈的寶島 丹心向祖國》全景再現台灣同胞半世紀抗日史實

    為紀念台灣光復80週年,《不屈的寶島 丹心向祖國——台灣同胞抗日史實展》今天(25日)下午在北京盧溝橋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開幕。展覽以豐富史料與珍貴文物,全景式呈現台灣同胞在日本殖民統治下長達半個世紀的英勇抗爭歷程,彰顯台灣同胞堅定的民族意識與血脈連結。

  • 台灣光復80周年  馬英九:兩岸中國人都必須記取歷史教訓

    台灣光復80周年 馬英九:兩岸中國人都必須記取歷史教訓

    今天是台灣光復80周年紀念日,前總統馬英九表示,中華民族對抗日本侵略勝利。兩岸的中國人都必須記取抗戰勝利與台灣光復帶給我們的歷史教訓。

  • 光復節放假不紀念 府院黨靜悄悄

    光復節放假不紀念 府院黨靜悄悄

     光復節兩樣情?今天(25日)是台灣光復節,適逢80周年,也是新法實施後,光復節首度放假一天。不過,府院黨未舉辦或出席任何相關活動;相較中央政府靜悄悄,國民黨則從8月起,一路辦活動到光復節當日,藍營多位大咖25日更將赴中山堂參加活動,慶祝台灣光復。

  • 楊振寧的學術夢   12歲立志拿諾貝爾獎  23年後「狂言」成真

    楊振寧的學術夢 12歲立志拿諾貝爾獎 23年後「狂言」成真

    中新社微信公眾號18日報導,中國首位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楊振寧,18日在北京逝世,享年103歲。回望1929年,楊振寧父親楊武之被聘為清華大學數學系教授,楊振寧便隨父母北上,搬進了清華園。

  • 今天動了梅》退役上校鄒雙喜笑稱自己「老榮民」 用路跑汗水致敬國軍

    今天動了梅》退役上校鄒雙喜笑稱自己「老榮民」 用路跑汗水致敬國軍

    「跑步,對我來說不只是運動,而是一種信念。」退役上校、榮耀93路跑嘉年華執行長鄒雙喜笑著說。從軍旅生涯到超馬冠軍,他以毅力與紀律寫下傳奇,也用汗水傳遞對國軍的敬意。

  • 部分藝人轉貼陸93閱兵圖文惹議 陸委會說話了

    部分藝人轉貼陸93閱兵圖文惹議 陸委會說話了

    中共3日進行閱兵典禮,部分台灣藝人再轉貼央視圖文。由於近期陸委會才發動對配合大陸統戰藝人的調查約談,針對最新情形,陸委會副主委梁文傑4日在記者會上回應,這次看到有幾個模板,例如和平永駐、英烈不朽;以勝利之名致敬英雄;珍惜來之不易的和平等,文字看來有刻意設計過,不去貶低中華民國地位,也沒有宣揚武力解決兩岸問題,初步看起來是這樣,但還會再做研究。

  • 抗戰史觀變奏 8年、14年到50年

    抗戰史觀變奏 8年、14年到50年

     中共9月3日將舉行抗戰勝利80周年閱兵,對比10年前的抗戰紀念,可發現隨著時空變遷,中共的歷史敘事和對台宣傳重點,也有所不同。抗戰一路從8年到14年,再到這次要凸顯的「台胞抗日50年」,以此強化兩岸歷史連結,也是應對民進黨政府去中國化論述下,所展開的一波文史反獨。

  • 海納百川》柯建銘拒辭 保誰的體面(沈迺訓)

    海納百川》柯建銘拒辭 保誰的體面(沈迺訓)

    同樣是中央執政統治的實力不夠強大,形成少數執政,亟欲打壓在野以利中央集權;也同樣是占多數的在野政治集團,不滿中央惡意打壓,乾脆起事對抗。兩起事件與當中核心人物的結局卻大不相同。

  • 社評/兩岸同心傳承抗戰 和平有保證

    社評/兩岸同心傳承抗戰 和平有保證

     9月3日漸近,這是中華民族浴血奮戰終克外侮的功勳之日,當為兩岸中國人永遠銘記。台灣將九三訂為軍人節,傳承悠久,自抗戰勝利、國軍受降以來未曾中斷。大陸自10年前開始紀念九三,於天安門前舉行閱兵以來,九三已和七七、八一五,一道成為莊嚴的歷史記憶。

  • 旺報社評》兩岸同心傳承抗戰 和平有保證

    旺報社評》兩岸同心傳承抗戰 和平有保證

     9月3日漸近,這是中華民族浴血奮戰終克外侮的功勳之日,當為兩岸中國人永遠銘記。台灣將九三訂為軍人節,傳承悠久,自抗戰勝利、國軍受降以來未曾中斷。大陸自10年前開始紀念九三,於天安門前舉行閱兵以來,九三已和七七、八一五,一道成為莊嚴的歷史記憶。

  • 蔣中正原想「以俄制日」   學者:期待落空卻達到穩定軍心效果

    蔣中正原想「以俄制日」 學者:期待落空卻達到穩定軍心效果

    今年是中日戰爭結束80周年,國史館16、17日舉辦學術研討會。國史館協修蕭李居指出,1938年蔣中正原欲利用日蘇緊張關係為中國抗戰創造有利條件,最後期待落空,卻達到穩定前線軍心的宣傳效果;至於美國戰後初期支持中華民國卻壓抑反攻大陸,政大助理教授前田直樹認為,此一矛盾原因,在於當時中國與臺灣之間的關係未被明確化。

  • 松濤社發起抗戰勝利80周年大會 籲同胞再創中華民國榮光

    松濤社發起抗戰勝利80周年大會 籲同胞再創中華民國榮光

    為紀念中華民國對日抗戰勝利及台灣光復80週年,由民間團體松濤社發起、32個民間團體共同協辦的「歡慶中華民國抗戰勝利光復臺灣80週年大會」,今(16)於中正紀念堂戶外廣場舉行。主席、前國防部長伍世文致詞指出,戰爭沒有贏家,和平沒有輸家。台灣光復80週年的今天,期盼台海避免發生戰火。活動也宣讀四點大會宣言,呼籲全國同胞一心一德,再創中華民國之榮光。

  • 中美論壇社》813、814 到 815:開啟中華復興的征程(張文基)

    中美論壇社》813、814 到 815:開啟中華復興的征程(張文基)

    813、814、815是近代中國脫胎換骨,從一片散沙、貧窮落後、缺乏科技知識,面臨亡國滅種,到走向復興的系列重大歷史事件。813和814 發生在88年前,815發生在80年前,這些事件是國民黨領導下的中華民國所做出的巨大犧牲和偉大貢獻,也是蔣中正先生留名千古的原因。

  • 斗南「抓漏」救水患 北港後溝橋難重建

    斗南「抓漏」救水患 北港後溝橋難重建

     雲林縣大湖口溪2年前完成整治,3、4日豪雨將溪水位抬高,水壓無處宣洩竟沿著下水道倒灌,造成斗南鎮市區大淹水,縣府將與第五河川分署合作「抓漏」彌補;北港鎮後溝橋遇大雨即被淹,地方希望重建,水利署第五河川分署5日表示重建不符合「跨河建造物審核要點」,只能整修。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