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產業技術的搜尋結果,共736筆
「TASS2025亞洲永續供應暨循環經濟會展」在高雄展覽館登場,今(6)台灣新東向全球產學研聯盟協進會與日本華商經貿聯合會、士芃科技、麗鴻科技等廠商正式簽署國際推廣合作備忘錄,在AI應用、綠色產業與永續供應鏈領域展開深度合作,為台灣中小企業進軍日本市場開闢新通道。
在經濟部中小及新創企業署長李冠志的見證之下,臺灣新東向全球產學研聯盟協進會6日與日本華商經貿聯合會、台灣科技新創廠商士芃科技、麗鴻科技,簽署國際推廣合作協議備忘錄,帶領台灣中小企業前進日本,擴大亞太科技與永續合作網絡。
經濟部產業技術司以科技力協助花東觀光復甦,導入工研院研發的「AI智慧地陪技術」串聯登山、單車共20條路線,民眾至11月底可用實際行動體驗各地景點,集點後再跟當地商家兌換小禮物,邀請民眾化身觀光超人支持地方產業,為花蓮注入溫柔而堅韌的復甦力量。
當美國向台灣出售的66架F-16V戰機不斷延宕交付(2019年簽約,估值約80億美元,約新台幣2470億元),而國內又高喊要打造「台灣之盾」(T-Dome)防空系統時,一個根本性的矛盾浮現:台灣既依賴外援,又亟需自立;既喊自主,又無從整合。
紡拓會縫製技術研發中心於2025年10月29日至30日參加在德國慕尼黑舉辦的Performance Days功能性紡織展,展示經濟部技術司支持的科專計畫「高強度紡織品縫合與應用技術」研發成果,展現台灣在高強度防護縫製領域的創新實力與國際競爭力。
國立勤益科技大學長期鼓勵師生投入創新研發,積極提升創意學習水準,並透過校內「國際發明展校代表甄選」機制,選拔優秀專利作品代表學校參與國際發明展競賽,為校爭光並促進產業技術發展。今年度成果再傳捷報,於2025年「台北國際發明展」中,師生榮獲1金、2銀、3銅的優異成績,展現學校在研發創新上的堅實實力與國際競爭力。
近年來,台灣的再生醫學為發展最為迅速且具經濟效益的關鍵醫學,其中以剛和越南國家級企業簽訂「亞比斯‧可拉膠原蛋白眼角膜基質」醫材十年東南亞銷售國際授權的亞果生醫最引人注目,該公司董事長謝達仁博士近日更獲得北美台灣人醫師協會(NATMA)頒發「台灣醫療科技貢獻獎」,表彰其再生醫學技術將對人類未來產生巨大貢獻。
同業公會作為企業間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在促進產業發展、維護同業權益方面扮演關鍵角色。然而,當企業聚集討論共同關心的議題時,若未妥善拿捏分際,一不小心便會觸及公平交易法所禁止的聯合行為紅線,不僅面臨高額罰鍰,更可能損害企業商譽。因此,企業參與同業公會活動聯繫情誼、活動或教育訓練等活動時,必須瞭解相關法律界線,避免無意間誤採紅線。
我國過去以工作內容區分技術人力及基層移工,但為解決旅宿業缺工,勞動部開放旅宿業等服務業可直接從海外引進並使用外國技術人力,但從事工作內容卻包括房務、清潔外,還包括訂房、附屬餐廳外場等,外界憂心取代本國人工作,勞動部長洪申翰稱,技術人力有薪資門檻、語言等技術門檻認為不致於影響本國勞力。
經濟部產業技術司以科技力,為風災後花東經濟注入新活力,導入工研院研發AI智慧地陪技術,串聯登山、單車共20條路線,即日起至11月底,民眾可以實際行動體驗各地景點,集點後再跟當地商家兌換小禮物,邀請民眾化身觀光超人,支持地方產業,為花蓮注入溫柔而堅韌的復甦力量。
輝達執行長黃仁勳於GTC大會上宣布,最先進AI伺服器Blackwell將全面在美國落地生產,從晶圓製造到後端組裝,皆響應美國總統川普推動的「美國製造」政策。這一舉措被視為輝達供應鏈策略的重大轉折,凸顯美國政府重塑半導體產業鏈的決心。
工研院在經濟部產業技術司科技專案補助下,宣布與日本新創公司ZYRQ展開策略合作,共同開發新世代「水浸潤式冷卻技術」,以環保、節能與高效為核心目標,解決AI晶片高功耗造成的散熱瓶頸。
隨著高效能運算及生成式AI快速發展,資料中心與半導體晶片散熱的需求持續攀升。工研院於10月23日宣布,在經濟部產業技術司科技專案補助下,已與日本新創公司ZYRQ展開策略合作,共同開發新世代「水浸潤式冷卻技術」,以環保、節能與高效能為核心目標,解決AI晶片高功耗造成的散熱瓶頸。
隨著高效能運算(HPC)及生成式AI快速發展,資料中心與半導體晶片散熱的需求持續攀升。工研院23日宣布,在經濟部產業技術司科技專案補助下,已與日本新創公司ZYRQ展開策略合作,共同開發新世代「水浸潤式冷卻技術」,以環保、節能與高效能為核心目標,解決AI晶片高功耗造成的散熱瓶頸。
大陸國家糧食和儲備局局長劉煥鑫14日在記者會上表示,十四五時期,大陸年均糧食收購量在4億噸以上,市場化收購占收購量九成以上;大陸糧食標準倉房完好倉容超過7.3億噸。副局長秦玉雲則稱,近3年糧食儲存、加工、運輸環節,糧食年均損失量僅占當年糧食產量2%。
隨著高效能運算(High Performance Computing;HPC)及生成式AI快速發展,資料中心與半導體晶片散熱的需求持續攀升。工研院於23日宣布,在經濟部產業技術司科技專案補助下,已與日本新創公司ZYRQ展開策略合作,共同開發新世代「水浸潤式冷卻技術」,以環保、節能與高效能為核心目標,解決AI晶片高功耗造成的散熱瓶頸。
為強化亞太地區5G智慧製造合作,經濟部產業技術司與APEC科學技術創新政策夥伴關係小組(PPSTI)共同支持,由工研院於10月15日至16日舉辦「APEC 5G智慧製造國際研討會」,邀美國、日本、韓國、新加坡、菲律賓、泰國、印尼、智利、祕魯及臺灣等十個APEC經濟體的產、官、學、研專家,聚焦在製造場域的5G創新應用與政策推動,並以「5G智慧製造驅動產業新動態」、「以智慧製造打造可持續且具韌性的供應鏈」及「透過數位化轉型推動智慧製造創新」三大主軸展開,藉由多方經驗交流,共同打造具韌性與永續性的亞太供應鏈。
為促進金屬相關領域的發展,在經濟部產業技術司與能源署的支持下,金屬中心於近日舉行114年度「先期研發成果發表會」,透過線上直播與業界分享最新技術發展趨勢,此次發表會共發表10項前沿技術,展現金屬中心的跨域整合實力,並同步釋出超過百件專利技術,協助國內產業升級與轉型。
聯合再生能源(3576)20日宣布最新高階經營團隊新布局,正式啟動企業治理升級與營運轉型新階段。具備超過30年跨國與能源產業開發營運經驗的張為策,即日起就任執行長;並同步任命來自工研院的再生能源策略專家姜暭先出任事業總經理。
工研院16~17日舉辦「2025 APEC虛實互動與觀光轉型國際研討會」,邀集美國、秘魯、俄羅斯、馬來西亞及臺灣政府代表、產業領袖與學研專家齊聚臺灣,共同探討如何運用XR虛實互動與沉浸式體驗等創新技術,推動智慧觀光轉型,並深化跨國合作與政策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