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產業訂單的搜尋結果,共185

  • 程泰、百德Q3轉盈 高鋒憔悴

    程泰、百德Q3轉盈 高鋒憔悴

     程泰(1583)、高鋒(4510)及百德(4563)三家工具機廠6日公告第三季財報,程泰及百德第三季轉虧為盈,高鋒則仍虧損。其中,程泰憑藉未實現金融評價利益及匯兌利益等超過4億元業外收益挹注,EPS為2.93元。

  • 打造多元供應 拓凱擬擴建越南廠

    打造多元供應 拓凱擬擴建越南廠

     碳纖維複合材料廠拓凱保守看待第四季營運,預估今年營收以美元計價成長,以新台幣計價則持平。因應地緣政治分險,拓凱計畫擴建越南二期新廠,打算導入飛機座椅椅背生產,全案最快明年送交董事會討論。

  • 《國際產業》訂單增加 貝思半導體估Q4營收成長

    貝思半導體(BE Semiconductor)在週四指出,隨著對AI資料中心相關應用的需求,推動了訂單成長,預計第四季銷售將較上一季有所成長。

  • 上銀 明年營運挑戰成長

    上銀 明年營運挑戰成長

     上銀(2049)董事長卓文恒表示,景氣前景難料,但受惠於機器人、半導體、大型基礎建設、自動化及電動車等產業訂單助攻,上銀明年營運挑戰成長。其中AI物流機器人預計明年初出貨,送交物流產業產線使用,明年機器人相關產品營收占比將首度突破10%。

  • 君帆Q4保守看 全年營收仍拚高

    君帆Q4保守看 全年營收仍拚高

     君帆(4584)總經理胡正杰表示,受對等關稅影響發酵,君帆保守看待第四季內需市場,君帆全年營收恐無法如年初預估二位數成長,但仍會挑戰歷史新高。除搶攻半導體業,君帆正開發EHA緊湊型電液執行器,搶攻人形機器人商機。

  • 新單撐腰 工具機廠Q4拚翻身

    新單撐腰 工具機廠Q4拚翻身

     前三季工具機出口值雖下滑,但已有好消息傳出,包括百德(4563)、協易機(4533)、瀧澤科(6609)等工具機廠第四季新獲訂單,百德、協易機訂單能見度更已看到明年上半年;瀧澤科新獲中國大陸、保加利亞及美國市場訂單,新增訂單達5億元以上,12月至明年第一季陸續出貨。

  • 《綠能環》對等關稅政策影響有限 平和環保-創前3季營收年增2.24%

    平和環保-創(6771)9月合併營收4,996萬元,較上月增加1.11%;前9月營收4.78億元,年增2.24%。美國關稅政策對於出口產業的影響程度各有差異,由於平和環保下游客戶產業分散,受到關稅政策影響有限,公司每月廢水代處理量維持穩定,前三季營收仍有成長表現。

  • 彭啟明:碳費研議紓困方案

    彭啟明:碳費研議紓困方案

     國內碳定價2025年上路,環境部長彭啟明23日出席「2025亞洲碳定價論壇」時指出,美國對等關稅衝擊影響碳費收入,初步估算2026年碳費總收入約為40億~45億元。為因應衝擊,環境部與經濟部已研議紓困方案,包含緩繳或分期繳納碳費等措施。

  • 工具機轉攻歐洲軍工商機

    工具機轉攻歐洲軍工商機

     台美關稅談判尚在進行,但對產業的衝擊提前浮現,位於海嘯第一排的工具機及機電業者,為求盡快突圍、另覓市場,策略之一是卡位國內外軍工航太產業。包括東台、百德及榮田等工具機廠已有具體行動,主要瞄準俄烏戰爭發生以來,歐洲各國軍工產業湧現的龐大商機。

  • 聚焦自動化產線及軍工航太產業 榮田前三季訂單同期新高

    聚焦自動化產線及軍工航太產業 榮田前三季訂單同期新高

     專事生產大型車床的榮田(7709)8、9月陸續接獲半導體耗材加工設備、自動化產線及航太產業訂單,前三季在手訂單高達17億元,創同期新高。惟部分客戶因美國對等關稅之故,延後兩~三個月拉貨,導致前八月營收年減近25%,法人估全年營收恐年減20%~25%。

  • 題材鑲金 電機族群同沾光

     新代(7750)17日掛牌首日,股價大漲289元,順利展開上市蜜月行情,也帶旺同樣具有機器人題材的上銀(2049)、直得(1597)、全球傳動(4540)、氣立(4555)、鈞興-KY(4571)、大銀(4576)、台灣精銳(4580)等同業股價表現,相對抗跌有撐。

  • 林永祥專欄-美降息幾成定局 股市多頭蓄勢上攻

     近期美國經濟數據成為市場焦點,美國就業弱化跡象浮現;9月4日美國公布有「小非農」之稱的ADP就業報告顯示,新增就業人數僅5.4萬,遠低於市場預期的6.8萬至7.5萬,顯示勞動市場出現軟化跡象,進一步強化經濟放緩的擔憂。不過,這並非全面衰退信號,川普政府推動的政策,勢必加大國際在美國本土投資,且多國承諾採購美國產品,支撐了美國本土製造業與服務業,商品出口成長也將維持美國經濟韌性,避免經濟滑入衰退情景。

  • 上銀、大銀8月營收減 全年拚逆轉

    上銀、大銀8月營收減 全年拚逆轉

     上銀集團旗下上銀(2049)、大銀微系統(4576)8月及前八月營收年增減兩極。上銀8月營收月減、年減,月減是因歐洲放暑假所致,年減係因美國實施對等關稅,客戶下單比較保守,有需求才採購;大銀8月半導體業客戶延後至9月初拉貨,致使8月營收月減、年增。上銀及大銀都力拚今年營收優於去年。

  • 訂單回升 上銀集團蓄勢衝

    訂單回升 上銀集團蓄勢衝

     上銀集團旗下上銀、大銀微系統來自半導體、自動化及機器人等產業的訂單逐漸回升,上銀預期未來四個月營運將較上半年緩步成長,大銀在手訂單也穩定增長,兩家公司都期望今年營收優於去年,明年隨全球景氣好轉,營運更勝今年。

  • 亞力 拚今、明年營收雙位增

    亞力 拚今、明年營收雙位增

     亞力(1514)22日法說會預告,上半年新增半導體龍頭大廠產線重電設備汰舊換新20%訂單,全年半導體訂單增加2成多,2月獲全台智慧變電所建置10億元以上訂單,預估今年整體訂單增加10%~15%,AI資料中心營收翻倍成長,今、明年營收追求兩位數成長,戰新高。

  • 東元、上銀啖商機 機電業搶機器人大單

     機電業者積極開拓半導體、自動化及機器人等產業訂單,上銀集團參加20日登場台灣機器人暨智慧自動化展,主推機器人關鍵零組件、自動化解決方案、半導體製程提供晶圓機器人整合解決方案,及產業自動化解決方案,進行直角座標機器人模組整合。

  • 氣立、士電參展 搶機器人商機

    氣立、士電參展 搶機器人商機

     氣立、士電陸續切入台灣半導體龍頭廠設備供應鏈,20日均參加台北自動化工業大展,爭取機器人等產業訂單。受惠於半導體、醫療生技、智慧機器人等三領域定單,氣立期望下半年營收維持年增10%水準,全年營運轉盈獲利,未來每年營收追求二位數成長。

  • 機器人與自動化展登場 期待AI機器人產業產值破兆元

    機器人與自動化展登場 期待AI機器人產業產值破兆元

    涵蓋自動化工業、機器人、雷射、物流、冷鏈、模具、3D列印及流體傳動等八大工業領域的「Intelligent Asia 2025」,20日起在台北南港展覽館一、二館同步登場,計有16國、超過千家展商,總計使用4,500個攤位。身為主辦單位之一台灣智慧自動化暨機器人協會理事長絲國一表示,希望短期內,台灣AI機器人產業產值可破兆元。

  • 熱門股-大銀微 題材加持買盤搶

    熱門股-大銀微 題材加持買盤搶

     大銀微系統(4576)來自半導體及自動化等產業訂單增長,7月及前七月營收兩位數成長,又具機器人題材,市場追價買盤強,成交爆大量,推升股價上漲8元、收122元,即將面臨半年線124.48元、年線123.83元所形成賣壓。

  • 聖暉 7月營收創同期新高

     無塵室機電整合大廠聖暉*(5536)7月合併營收37.6億元、年增70%;累計前七月合併營收232.2億元、年增51%。聖暉表示,專案執行管理與區域擴張效益持續發酵,帶動7月及前七月營收齊寫同期新高。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