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眼科醫師的搜尋結果,共235筆
一名40歲患者因開車困難,就醫後發現右眼視力只剩下0.1到0.2,且空腹血糖值和糖化血色素均為一般人的3到5倍,還著急地詢問醫師能否開刀讓視力恢復,但被建議應先「控制血糖」,所幸他血糖下降後再度回診,視力從0.2回升到0.6,也讓醫師藉此呼籲民眾,千萬別因血糖遁入地獄。
30多歲林小姐因紅眼久未痊癒、異物感與分泌物增多,甚至出現視力模糊,經詳細檢查後,確診為傳染力極強的「腺病毒性結膜炎」,由於延誤就醫,病情已併發角膜炎與角膜水腫,導致視力明顯模糊。
白內障是一種伴隨長壽而來的困擾,水晶體因老化變得混濁,導致視力模糊,但部分患者對於開刀治療,卻是能拖就拖。眼科醫師粘靖旻提醒,白內障若拖太久不處理,水晶體會變成「毒蛋白」,引起嚴重眼內發炎反應,更可怕的是,過熟的白內障會變得非常堅硬,增加手術困難度,甚至造成失明。
不少人小學時都做過「動眼操」,也就是讓眼球上下左右轉動,不過,眼科醫師陳威霖表示,此舉無助於護眼,還可能傷眼,尤其是高度近視或視網膜有破洞者,可能因此誘發視網膜剝離,嚴重恐失明;建議若想改善眼睛乾澀,可改做眨眼操,只要掌握用力的訣竅,約1分鐘即可見效。。
藝人閃兵案連環爆,陳柏霖、修杰楷、男團「棒棒堂」小杰(廖允杰),及「Energy」成員書偉(張書偉)、坤達(謝坤達)均在其中,多數是偽造高血壓病歷後取得免役體位。眼科醫師洪國磯表示,目前涉及閃兵案的藝人中,無人因高度近視獲判免役體位。他表示,免役體位的近視度數要超過1100度,可能誘發青光眼、白內障、黃斑部病變。
根據國健署資料,60歲以上長者約8成有不同程度的白內障,但一提到要做人工水晶體置換手術,許多患者就會陷入人工水晶體的選擇障礙,對此,眼科醫師粘靖旻強調,每個人的用眼需求都不同,若選擇不合適的人工水晶體,手術後反而會有眩光等困擾,仍需配戴眼鏡輔助。
一名30歲陳姓消防員,平日因工作經常在烈日下操課與出勤,忽略眼睛防護,近期發現眼睛出現紅癢與異物感。就醫檢查後,發現他的角膜邊緣已長出黃白色的病灶,是因長期紫外線曝曬造成的「結膜黃斑」或「翼狀贅肉」前兆。
隨著生活型態改變,白內障已不再是老年病。醫師粘靖旻指出,一位28歲的工程師出現視力模糊,檢查後確診白內障,她點出白內障會出現年輕化危機,和紫外線過度暴露、3C產品重度使用、健康的生活習慣、疾病與藥物影響、眼部外傷歷史、職業環境暴露等6大風險因子脫不了關係。
美國眼科醫師伊利亞索夫(Ira Eliasoph)以高齡92歲從業界退休,如今96歲的他依然頭腦清晰、生活充實。他也透露自己長壽秘訣依賴這三項事物。
一名60歲蔡姓男子,在進行右眼白內障手術時,出現虹膜位移脫垂,讓術後視力大受影響,經事後釐清才知道患者未告知有使用前列腺肥大藥物,眼科醫師提醒,手術前有使用藥物都應提前告知,否則有增加手術風險,並影響術後視力可能。
上班族謝小姐因出現鼻塞、打噴嚏流鼻水、眼睛癢、流淚症狀,以為只是過敏,拿家裡的眼藥水來舒緩不適,隔天起床「眼皮黏住睜不開」,眼睛又紅又腫,還畏光,經嘉義基督教醫院眼科醫師診治,判定是病毒性急性結膜炎,也就是俗稱的「紅眼症」。
即早發現、提早治療,50歲以上民眾好發眼部病況之一,破孔性視網膜剝離遭傳手術後必須保持趴臥3個月,導致不少病患對手術治療望而卻步。對此,童綜合醫院眼科醫師楊啓蘭8日說明,許多病患手術破孔是在正上方或側邊,術後保持側臥或正立的效果反而更好,且無須長期保持一定姿勢,也直言病況發生2周內為黃金治療期,呼籲患者切勿錯失時機。
你也出現這些3C用眼症狀了嗎?
由林依晨監製、周美豫執導、改編自作家劉梓潔同名獲獎小說,電影《失明》19日即將上映,主演包含林依晨、吳可熙、劉敬、李銘忠、李沐、王渝萱。電影故事主打禁忌愛情、自我認同與女性自覺,近日官方釋出一段精彩花絮,林依晨、吳可熙、劉敬三人關係首度曝光,劉敬竟然愛上媽媽的前女友吳可熙。吳可熙為了角色,甚至在拍親密戲前喝掉半瓶威士忌。
許多中年族群除了對許多事感覺力不重心,也開始發現自己“視”不從心。從看手機要拉遠距離、看菜單容易對焦困難,到看書一段時間眼睛就感覺痠澀疲勞——這些其實都是老花症狀的表現。台中豐原大學眼科徐浩恩醫師指出:「老花是因為眼睛的水晶體和睫狀肌逐漸失去彈性、調節力變差,沒辦法準確對焦而導致看近不清楚。通常40歲就會開始有這些症狀,而隨著現在3C時代大家過度用眼,發生的年齡層也逐漸下降,約35歲就可能出現老花症狀!」
許多中年族群除了對許多事感覺力不重心,也開始發現自己“視”不從心。從看手機要拉遠距離、看菜單容易對焦困難,到看書一段時間眼睛就感覺痠澀疲勞——這些其實都是老花症狀的表現。台中豐原大學眼科徐浩恩醫師指出:「老花是因為眼睛的水晶體和睫狀肌逐漸失去彈性、調節力變差,沒辦法準確對焦而導致看近不清楚。通常40歲就會開始有這些症狀,而隨著現在3C時代大家過度用眼,發生的年齡層也逐漸下降,約35歲就可能出現老花症狀!」
青光眼被稱為視力小偷,是一種可能讓人逐漸失明的疾病。眼科醫師呂大文表示,青光眼患者除要定期追蹤外,平日要避免熬夜、做憋氣動作、避免吃過油食物與控制好血糖,以免誘發出血性青光眼,失明機率是百分之百,另也不可以大口灌水,以免眼壓飆高,讓病情惡化。
大太陽時外出,除了皮膚要防曬,眼睛也同樣需要保護。醫師郭威廷指出,陽光直射對眼的殺傷力並不亞於3C藍光,外出時最好配戴太陽眼鏡,溫度30℃以上就需要。眼科醫師張芯瑜也表示,戴太陽眼鏡出門,可以防止白內障、黃斑部病變,變色鏡片雖也能防紫外線,但效果會隨著時間遞減,想靠它防眼傷害,就得定期更換。
55歲的本土劇資深男星秦楊日前右突失明,被診斷出「視網膜神經血管嚴重堵塞」,今再就診,確定沒辦法百分之百恢復。眼科醫師粘靖旻表示,從秦楊的病史可以看出現代人面臨的健康困境,包括無法睡好覺、癌症等問題,都是隱形炸彈;醫師張家銘則指出,這不是單純眼睛的毛病,而是全身血管在求救,發生眼中風的人,之後腦中風的機率會比一般人高好幾倍,平常就要用預防中風的標準來顧眼睛的血管。
由林依晨、黃茂昌監製,導演周美豫執導的電影《失明》,11日釋出電影主預告,集結超強卡司林依晨、吳可熙、劉敬、李銘忠、李沐、王渝萱。預告中分分秒秒透露出讓人猜不透的劇情,情感、掙扎、懸疑、慾望與情感糾葛。林依晨表示,電影題材是在講述自我追尋的同時,也探討家庭在這個過程中扮演的角色是助力還是阻力、是啟蒙亦或是扼殺?是能提供庇護的避風港還是想永遠逃離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