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石化燃料的搜尋結果,共87筆
新聞提要■比利時的核能爭論是整個歐洲對核能看法轉變的縮影,過去普遍認為有核災風險的核電廠,如今卻成了低碳電力的解方。
最近,堰塞湖潰決造成花蓮縣光復鄉極大的苦難。什麼設備能夠提供長年累月監測遙遠惡地的能源呢?「核能電池」是個選項,它是善用資源的範例。
街口投信表示,依外電報導,國際能源總署(IEA)表示,由於對頁岩油和深海資源的依賴程度不斷提高,全球油氣田產量的自然下降速度正在加快;這意味著企業需要加快投資步伐才能維持產量穩定。
美國總統川普13日表示,「已準備對俄羅斯祭出重大制裁」,但前提是北約國家須停止採購俄國石油,並且建議北約盟國對中國大陸加徵關稅,藉此削弱北京當局對俄國的支持。
歐盟執委會主席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10日表示,歐盟正考慮加快淘汰俄羅斯化石燃料,呼應美國施壓要求歐洲停止購買俄油,作為歐盟第19輪對俄制裁的一部分
美國川普總統推進減少電動車優惠補助以及降低汽車排放標準等政策,等於直接送給底特律車商好幾十億美元的大禮,因此這些美國汽車製造業者又轉向擁抱傳統的石化燃料汽車。
和碩董事長童子賢懂產業、能源,也具備人文素養,多次被點名組閣熱門人選;童子賢30日在婦聯會邀請下,以「我的社會關懷:科技、人文、創業」為題演講時,與台下聽眾互動時逗趣的回應,我連戶長都選不上,與太太同是候選人,投票以3比1落敗,未來不會去當什麼長(行政院長、部長)。
川普政府擬以晶片補貼換股權方式入股英特爾10%,市場傳出美政府尋求同樣模式,取得台積電、三星等巨頭股權。對此,和碩董事長童子賢21日表示,美國前總統雷根最成功的一點便是減少政府干預;「如果容許我發出一點聲音,我會引用雷根的話,呼籲川普政府拿開你干預的手,讓台積電、三星、英特爾在市場中自由競爭」。
核三延役的五場辯論值得兩反思:情有愛憎,而憎者惟見其惡與愛者惟見其善,如唐朝魏徵的洞見;其次是尊重專業也與時俱進,因科學的垂直累積特性強而知識門檻高。範例是反方講台前「疼惜咱下一代」看板暗示用核就沒疼惜、核廢桶暗示其可怕。
最近,核三延役的五場辯論值得兩反思:情有愛憎,而憎者惟見其惡與愛者惟見其善,如唐朝魏徵的洞見;其次是尊重專業也與時俱進,因科學的垂直累積特性強而知識門檻高。範例是反方講台前「疼惜咱下一代」看板暗示用核就沒疼惜、旁放核廢桶暗示其可怕。
重啟核三公投將於23日投票,民眾黨17日舉辦百位專家學者連署挺核三記者會,揭示由238位跨領域專家簽署的「支持核三延役公投連署書」,其中包括和碩董事長童子賢、交通部前部長賀陳旦等人。童子賢認為,致力發展AI科技的Google、微軟、Meta等企業都在投資能源,就是因為「算力即國力」,而走在全球半導體產業最前端的台灣為什麼要落後?
澳洲南澳省海岸3月冒出神祕「黃綠泡沫」,沙灘滿是死魚,戲水民眾呼吸困難眼睛不適,州府確認是有毒藻種「米氏凱倫藻」所致。這種海藻會導致海洋生物死亡,漁業、旅遊業大受波及,重創經濟,藻華面積已達澳洲首都面積2倍大,南澳省首府車程僅1小時海邊可見大量沖上岸的生物屍體,死亡物種超過400種。聯邦政府遲未定調為國家級災難,地方政府與民代大表不滿。
7月4日美國總統川普簽署「大而美法案」,此為川普政府能源政策的核心法案,基本理念是「美國能源主導」(American Energy Dominance),其政策框架與「美國優先」(America First)的整體施政理念緊密結合。旨在重振美國傳統能源產業,藉由放鬆管制促進能源生產,達到能源獨立並促進美國在全球能源市場的競爭力。
南韓首都圈6月下旬出現大量俗稱「愛情蟲」的黑色昆蟲,本周災情更趨嚴重,郊山步道「群蟲遮天」恐怖景象,吸引美國《紐約時報》、英國《獨立報》、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等多家外媒關注,蟲屍惡臭令民眾難以忍受。近日氣溫炎熱是蟲災爆發主因,若氣候變遷問題持續,「愛情蟲」可能在50年後蔓延到整個朝鮮半島。這種昆蟲對人類無害且抗藥性強,南韓官方只能用殺蟲劑以外的方式誘捕,大眾日常生活可運用基本6招降低蟲害。
賴清德1日團結第四講,表達不贊同在野普發1萬元現金的主張,認為經費應用在補助台電,還詢問現場獅友「你們缺這1萬元嗎?」爭議不斷。粉專「觸極者」製作星、台對照圖,新加坡連續4季降電價,反觀台灣卻喊能源成本高,不補貼就要漲電價。網直批「就是為了養綠電一直鬼扯」。
再生能源是台灣能源轉型與淨零碳排的政策核心;這次高雄大樹光電案爭議,再度突顯台灣綠能發展面臨的多重困境。高雄市政府針對開發商違法施工,已七度開罰共108萬,果斷廢止水保許可並移送地檢;經濟部隨即廢止二期許可,並承諾盤點所有大型光電案場。中央與地方政府迅速亡羊補牢,展現杜絕違法、整頓光電的決心。然而,光電問題不僅是個別開發業者的違規,也是在考驗中央能源政策與地方實務執行、是否缺乏系統連動而脫節。
根據一家太陽能產業團體發布的報告,由於產業面臨聯邦政策有利於石化燃料,以及關稅和其它挑戰,預計未來5年美國太陽能發電新增裝機量將下降。
據法國廣播電台報導,能源與清潔空氣研究中心 (Crea) 的一項研究發現,在可再生能源增長的推動下,中國2025年第一季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了1.6%,過去12個月下降1%,創下歷史新高。該組織通過更多地使用可再生能源來證明這一減少是合理的,世界其他國家是否樂意從中國獲得至少部分啟發?
農業部舉辦「鏈結南半球:台澳農業新視野-2025農業合作與市場發展分享會」於今(29)日舉行,現場與線上逾130位產官學研界代表展開多元經驗與策略的交流,凝聚跨領域合作共識,並鼓勵青年及農企業勇敢走向國際逐夢,協助將台灣品牌之優質農業團隊推上全球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