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私募投資基金的搜尋結果,共10筆
大陸晶圓代工巨頭華虹半導體(華虹公司)18日公告,正籌劃收購上海華力微電子(華力微)所營運的華虹五廠,以解決2023年IPO時承諾的同業競爭問題,促進12英寸產能整合,料將緩解產能壓力。公告還稱,華虹公司A股18日起停牌,預計不超過10個交易日。
近期香港股市IPO活動回溫,尤其大陸A股上市公司相繼宣布啟動A+H上市進程,強調國際化戰略布局。其中,大陸家電龍頭企業美的集團募資額逾300億港幣,創香港市場年內募資規模最大IPO。另外,大陸車用電池龍頭寧德時代也傳出正考慮赴港進行第二上市,預計將集資至少50億美元。
大陸證監會24日推出「關於深化上市公司併購重組市場改革的意見」表示,將積極支持上市公司針對戰略性新興產業、未來產業等進行併購重組,包括開展基於轉型升級等目標的跨行業併購、有助於補鏈強鏈和提升關鍵技術水平的未盈利資產收購。
大陸證監會主席吳清24日表示,證監會將會同相關方面推動支持,大陸「國家隊」中央匯金公司擴大增持力道、擴大投資範圍相關的安排,推動包括匯金公司在內的各類中長期資金投資股市。監管部門將提供更好的中長期資金入市的政策環境,進一步增強戰略性儲備力量,促進資本市場穩定健康發展。
大陸「私募證券投資基金運作指引」8月1日正式上路,隨著監管逐漸升級,「偽私募」、「亂私募」的私募業生態亂象獲得整頓。據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中基協)資料顯示,今年以來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記註銷數量逾1,000家,僅8月2日單日就有170家,顯示私募業優勝劣汰,不斷壓縮「灰色地帶」,行業發展將更為健全。
大陸官方專注半導體投資的「大基金」二期,近日斥資人民幣(下同)8.64億元投資專注汽車晶片封裝的長電科技汽車電子。投資後長電科技汽車電子的註冊資本,由4億元增加至48億元。
穩住外貿、外資成為大陸拚經濟的重要一環。大陸日前拍板的《浦東新區綜合改革試點實施方案(2023-2027年)》22日發布。此《方案》聚焦加大規則標準開放力度,完善外商投資准入負面清單與市場准入負面清單銜接機制;完善資本市場對科技企業上市融資、並購重組等制度安排,力求在2027年高標準市場體系和高水準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建設取得顯著成效。
中共中央紀委國家監委案件審理室組織編寫的《紀檢監察紀法適用研究》(第2輯)出版後,該書在「答疑解惑」章節中,對黨員領導幹部是否可以投資購買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給出明確觀點:「對已經查實黨員領導幹部投資購買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的,可按違規經商辦企業認定處理。」
據法國廣播電台引述美國Axios新聞網報導,親民主貿易倡導組織「未來聯盟」(Future Union)的統計數據顯示,截至6月30日的過去3年中,美國公共養老金已向中國私營實體投資了680多億美元。
大陸近期多家私募機構發生違約行為導致兌付困難,引發投資者關注。大陸官媒引述專家說法稱,私募基金爆雷事件,暴露出多家私募證券投資基金存在多層嵌套、私募產品估值表難以保證真實性等問題,提示要完善相關規定,進一步加強對私募基金的監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