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移工政策的搜尋結果,共87筆
行政院拍板旅宿業者可以進用勞工,商總理事長許舒博表示,兼顧本國勞工與業者的需求,讓基本員工可以加薪,也回應業者需求,他認為「先求有,再求好」
勞動部今天舉辦「國家職業安全衛生獎頒獎典禮」,行政院長卓榮泰致詞強調,面對產業缺工問題,可能需要調整移工政策,但無論增加或考慮擴大,以本國勞工為優先並保障其生活及提升權益的立場不會改變,移工僅是補充性質,不過仲介制度應更加合理化,政府加強監管、移工轉換雇主更加友善,以防止剝削,未來除了重視本國勞工,也將照顧移工安全及權利,期許打造更安全勞工市場環境,也讓台灣不被外國挑惕。
受巨大遭美暫扣令事件影響,勞動部部長洪申翰9日表示,將大幅檢討移工聘僱制度,預計明年規劃設立「延攬中心」,並強化移工「直聘機制」與政府在聘用過程中的角色。未來「延攬中心」將負責規劃與國際合作、建立公平招募機制等事務。
統振(6170)今(9)日公告2025年9月合併營收為新台幣2.60億元,較8月的2.72億元減少4.67%,但較去年同期的2.57億元成長1.17%。累計2025年第三季合併營收為8.14億元,較第二季的7.86億元增加3.53%,年增10.39%;2025年前9月合併營收達24.18億元,較去年同期21.32億元成長13.43%。
據勞動部統計,截至今年7月為止,藍領移工人數已達84萬9777人,若合計7萬多名來台就學打工、4萬多名灰領(中階技術人力),以及5.4萬名白領(高階技術人才)等,人數已超過百萬人大關。致理科技大學國貿系教授林國榮直言,受到少子化且年輕人偏愛選擇自由工作,未來擴大開放移工或中階技術人力勢不可擋。
近日賴清德總統接受媒體專訪時表示,擬鬆綁到「1個小孩」申請外籍家庭幫傭,釋出婦女勞動力。 台灣勞工陣線批評,家庭幫傭不受勞動基準法規範,薪資遠低於最低工資,但聘僱外籍移工仍須繳交就業安定費以及提供住宿空間等條件,放寬家庭幫傭聘僱資格實際受惠的仍是高收入階層。
因應美國關稅衝擊,經濟部長龔明鑫3日南下高雄與螺絲扣件產業座談,並強調「政府雨天不收傘」。高市議員白喬茵也出席該場閉門座談會,她提出7大方向建議,希望政府趁此次替部分業者調整體質,以降低螺絲扣件產業在這次貿易戰的衝擊。
工商協進會今(3)日舉行理監事聯席會議,理事長吳東亮針對近期國內外情勢提出三大建言。在關稅方面,盼政府爭取我國產品關稅不高於主要競爭國,以及爭取稅率疊加計算豁免。其次,呼籲政府提出合理可行的能源政策,確保電力穩定、多元及價格合理;再者,應妥為因應最低工資的調整與缺工問題。
面對美國關稅政策、新台幣匯率劇烈波動帶來的衝擊,工總理事長潘俊榮2日直言,各國都積極重新布局與調整,「台灣真正需要的是開創經濟新局」,特別是AI、產業轉型升級的關鍵時刻,產業界需要自救,也要「與政府並肩作戰、一起拚經濟」,才能在亂世中開展經濟新局。
外籍漁工在台工作的權益長期受到國際關注,近期又再被美媒報導,有印尼籍漁工在遠洋作業期間受傷,卻遭船長拒絕返航就醫,導致病情惡化最後慘遭截肢。民間團體直指,該案並非個案,而是長年未解的制度性問題,反映出遠洋漁業對勞動權益保障嚴重失靈,但卻總被我國主管機關以「個案、跨大情節」為由忽視。
嘉義縣竹崎鄉是火龍果產地,面臨人口老化、缺工的挑戰,果農們雖然互助交流仍難因應。經營休閒農場的果農黃慈恩結合旅遊,周六、日開放免費觀光採果,希望透過農場體驗帶動更多人認識水果農業。
嘉義縣竹崎鄉是火龍果產地,面臨人口老化、缺工的挑戰大,果農們雖然互助交流,仍難因應,經營休閒農場的果農黃慈恩結合旅遊,周六日開放免費觀光採果,希望透過農場體驗帶動更多人認識水果農業。
為吸引台商回流,經濟部曾推動「歡迎台商回流方案」,行政院3日核准新方案,若薪水達標後,移工核配比率最高可達45%,勞動部官員指出,此方案通過後,預估會增加2800名移工。勞團則批評,台商回流應是要帶動就業機會,卻變成進一步開放廉價勞動力。
行政院3日於院會後記者會宣布將修正「歡迎台商回流」方案,其中涉及提供僱主移工優惠包括提高本勞薪資,就可以打破移工名額40%上限。勞團批評,台商回流原本是希望帶動國內就業,但政府卻是用廉價勞動力當做誘因,更是不斷打破上限。
交通部觀光署近日宣稱,已與勞動部「達成共識」,預計將於下半年宣布旅宿業引進移工方案。對此,台灣勞工陣線提質疑,「觀光署什麼時候成為開放移工的主管機關了?」,移工政策牽涉移工人權保障及本國勞工就業,應經審慎評估與公開討論,而非由政府機關或企業團體透過媒體「放風聲」主導政策走向,要求勞動部堅守法制與勞工權益,拒絕任何不當開放方案,以維護勞動人權和勞動尊嚴。
台灣自1989年開放引進外籍勞工,主要作為國內產業勞力的補充,因應經濟成長、產業轉型及人力短缺。隨著戰後嬰兒潮人口老化、少子化加劇,勞動力不足日益嚴峻。至2025年2月,在台移工數達82萬5,917人,其中約3成為社福移工(以家庭看護、幫傭及機構照護為主),7成為產業移工(涵蓋製造、營造、農漁業等)。
少子化當道的時代,缺工是當前產業界最為棘手的問題,行政院長卓榮泰日前接受本報專訪指出,將研擬跨國直聘移工方式為業界引活水。勞動部長洪申翰15日表示,優先保障本國勞工權益,但確實正在研議移工政策。
近年,國內觀光旅宿業面臨嚴重缺工,讓飯店業龍頭晶華酒店集團董事長潘思亮多次提出「缺工問題已達國安等級」的警告。根據CTWANT記者調查,飯店出現缺人打掃,有房間但賣不了的困境;旅行社也因缺人,出現產品、出團數被迫減少,有客人卻接不了的窘境。潘思亮近日在Podcast節目中再度示警,「缺工問題已經在悶燒了,現在不做(解決)就是爆掉!」
根據桃園市群眾服務協會統計,台灣約每6位移工婦女中,就有1位會經歷過性暴力,其中家護移工是最容易遭受性暴力的一群人,單是這個領域就有90%的案件記錄在案,民團呼籲,應實施公平聘僱擺脫仲介費,減輕移工的債務拘束,並將移工納入勞基法,且必須對性暴力受害者給予更大的支持,確立移工應享有的生育權。
每到農曆春節時,「肉搜」企業生肖是每年必交的「作業」,而「新年新希望」、「是否相信本命年之說」,則是必問的考古題。2025年,是走到了蛇年,在12生肖中,蛇以靈巧、智慧和神祕著稱,以此盤點生肖為蛇的企業家們,還都滿符合這樣的形容,但是,真說到蛇,不管是不是屬蛇,很多人看到蛇,真的是怕得要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