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籌備處的搜尋結果,共281

  • 軍博館大型裝備吊運入館  工程穩健推進

    軍博館大型裝備吊運入館 工程穩健推進

     國家軍事博物館籌備處日前於基地現場執行大型裝備文物吊運入館作業,作業順利完成,6大常設展廳共16項實體大型裝備已全數進場定位,籌建工程進入新階段。

  • 交部拚觀光 斥百億推北回南灣計畫

    交部拚觀光 斥百億推北回南灣計畫

     為振興國旅,政府砸百億推「北回南灣」計畫,要重塑台灣觀光價值。交通部6日表示,將斥資逾100億元,以北回歸線、微笑南灣兩條主軸,設計十大旅遊亮點帶動大南方觀光,預計創造1,226億元價值,爭取來台觀光人數未來能超過今年約850萬人的規模。

  • 桃園砸1.5億換10萬套課桌椅 中小學8年老舊款明年起汰換

    桃園砸1.5億換10萬套課桌椅 中小學8年老舊款明年起汰換

    桃園市政府教育局持續加碼教育建設,透過課桌椅汰換、新校設置及特殊教育班級擴充,全方位提升校園品質。市府規畫未來兩年投入1.5億元,更新逾10萬套老舊課桌椅,並成立多所新校籌備處,以因應人口成長保障就近入學。特殊教育方面,自111至114學年度增設159個身心障礙班級,並完善特教助理聘用與福利制度。

  • 閃耀桃園 全運會籌備處揭牌

    閃耀桃園 全運會籌備處揭牌

     2026全民運動會將於明年10月17日至22日在桃園盛大舉辦,桃園市長張善政27日出席籌備處揭牌典禮表示,預估將有1萬3000人參與,桃園市將奮力完成2026全民運動會籌辦任務,讓選手發光、閃耀桃園,他親自頒發籌備處團隊聘書外,也邀請運動部全民運動署長房瑞文等貴賓,一同啟動及見證籌備處正式揭牌。

  • 全民運動會在桃園 橫跨39場地 預估1.3萬人參與

    全民運動會在桃園 橫跨39場地 預估1.3萬人參與

    2026全民運動會將於明年10月17日至22日在桃園盛大舉辦,桃園市長張善政27日出席籌備處揭牌典禮,除親自頒發籌備處團隊聘書外,更邀請運動部全民運動署長房瑞文等貴賓,一同啟動及見證籌備處正式揭牌。張善政表示,預估將有1萬3000人參與,桃園市將奮力完成2026全民運動會籌辦任務,讓選手發光、閃耀桃園。

  • 新疆之星2/亞洲大陸中心定位烏魯木齊 地球上離海洋最遠的城市

    新疆之星2/亞洲大陸中心定位烏魯木齊 地球上離海洋最遠的城市

    烏魯木齊這座位於天山北麓的邊疆城市,總是被賦予太多標籤——「優美的牧場」、古絲綢之路的重鎮。然而,當我們真正走進這座城市,會發現它遠比地理標籤更豐富、比歷史定位更鮮活。此次探訪,我們循著文化的脈絡,從一個獨特的地理點出發,穿越千年時光,探尋這座城市深藏的文化密碼與生命活力。

  • 《個資法》修正草案今三讀   公務機關將設置「個資保護長」

    《個資法》修正草案今三讀 公務機關將設置「個資保護長」

    為強化個資保護,立法院會今(17)日逐條討論《個人資料保護法》的修正草案條文,接連通過二讀、三讀,在立法院長韓國瑜敲槌下,宣布修正草案通過;本次修法賦予未來成立的個人資料保護委員會必要的執法權限,日後將由個資會統一受理個資外洩等事故通報,同時未來公務機關應置「個資保護長」,強化個資保護。

  • 先進半導體新時代,高雄正崛起!繼續牽動房市

    先進半導體新時代,高雄正崛起!繼續牽動房市

    高雄近年公共建設不斷推進,包括捷運延伸線、鐵路地下化周邊再開發、亞灣區智慧城市計畫與多項道路、橋梁工程,帶動城市面貌快速升級。這些重大建設改善交通便利性,串聯產業、商圈與住宅區,吸引企業投資與人口回流,進而提升地價與房市需求。尤其捷運沿線與新興產業園區周邊,已成為置產與自住熱門區域。隨著建設逐步完成與營運效益顯現,高雄房市可望維持長期正向發展,形成兼具居住與投資價值的雙重吸引力。

  • 雲林全運會》拳擊女將林郁婷挑戰連霸 期待品嚐美食

    雲林全運會》拳擊女將林郁婷挑戰連霸 期待品嚐美食

    114年全國運動會將於10月18日到23日在雲林縣登場,開幕倒數10天雲林縣長張麗善率領籌備處及縣府團隊,8日在運動部大禮堂舉行倒數記者會,2024巴黎奧運金牌拳擊女將林郁婷作為選手代表出席,期待上場比賽展現訓練成果,以及抽空享受雲林美食。

  • 台灣鐵道觀光協會齊聚 盼打開旅行新風景

    台灣鐵道觀光協會齊聚 盼打開旅行新風景

    台灣鐵道觀光協會今舉行會員大會,以「鐵道永續 打開旅行新風景」為主題。與會貴賓包含交通部政務次長伍勝園、鐵道觀光協會理事長周永暉、台灣觀光協會榮譽會長葉菊蘭、會長簡余晏,與來自產官學研共130位各界夥伴齊聚。會中邀請漫畫家簡嘉誠和《鐵道情報》總編輯古庭維分享鐵道願景,盼以文化連結與跨境合作為引擎,帶動更多旅客能以低碳方式體驗台灣鐵道之美與多樣風景。

  • 安邦社宅青創基地 將聚焦藝文

    安邦社宅青創基地 將聚焦藝文

     新北市的青創中心提供場域、輔導及產業交流平台,協助年輕創業者。議員張嘉玲指出,中和安邦社宅青創基地標案說明書所載,內容太過籠統,缺乏聚焦,市府應明確規畫輔導內容,聚焦未來招商團隊類型。青年局說明,中和藝文基地招募團隊將聚焦表演藝術、視覺藝術及工藝設計領域類別,突破固定進駐場域的空間侷限。

  • 114年全國運聖火北港朝天宮取母火 祈求媽祖保佑賽事平安順利

    114年全國運聖火北港朝天宮取母火 祈求媽祖保佑賽事平安順利

    114年全國運動會聖火取母火儀式,26日上午於香火鼎盛、信仰悠久、信徒眾多的北港朝天宮舉行。副縣長謝淑亞偕同縣政總顧問張清良率領縣府團隊與114年全國運動會籌備處六部33組成員共同上香祈福,祈求天上聖母庇佑114年全國運動會一切順利平安,讓「雲林上場、幸福飛揚」。謝副縣長與北港朝天宮蔡咏鍀董事長一同從萬年香火中取出母火,點燃聖火母火燈,象徵114全國運動會聖火繞境正式啟航,也為即將到來的運動盛事獻上最虔誠的祝福。

  • 追溯抗戰歷史記憶  2025「兩岸情·李莊行」四川宜賓開幕

    追溯抗戰歷史記憶 2025「兩岸情·李莊行」四川宜賓開幕

    2025「兩岸情·李莊行」海峽兩岸文化交流活動24日在四川宜賓李莊開幕。海峽兩岸關係協會會長張志軍,四川省政協副主席、民革中央副主席、民革四川省委會主委歐陽澤華,中國國民黨前代理主席、前副主席林政則,四川省人民政府台灣事務辦公室主任劉曉晨,宜賓市委書記方存好等出席活動。本次活動以「江海相連·共繪華章」為主題,為期三天,匯聚海峽兩岸文化、經貿、學術、青年等各界代表330餘人共襄盛舉,共同參與系列文化、藝術、青年、經貿交流活動,共促兩岸及川台兩地交流融合。

  • 彰化 鹿江籌設高中部 拚2028年招生

    彰化 鹿江籌設高中部 拚2028年招生

     鹿江國際中小學是彰化首間公辦公營的雙語實驗學校,為讓在地教育更能接軌國際,縣府預計投入4億元設立高中部,於2028年正式招生,將招收3班、66人,採校內直升及會考方式取才,未來課程主打獲國際認可的「國際文憑大學預科課程(IBDP)」,學生取得IB文憑及通過全球大會考,即可直接申請英美等國際知名大學。

  • 彰化首間公辦雙語高中2028年招生 畢業可申請英美知名大學

    彰化首間公辦雙語高中2028年招生 畢業可申請英美知名大學

    鹿江國際中小學是彰化首間公辦公營的雙語實驗學校,為讓在地教育更能接軌國際,縣府預計投入4億元成立高中部,於2028年正式招生,將招收3班、66人,採校內直升及會考方式取才,未來課程主打獲國際認可的「國際文憑大學預科課程(IBDP)」,學生取得IB文憑及通過全球大會考,即可直接申請英美等國際知名大學。

  • 2026全民運在桃園 拚賽事帶收益

    2026全民運在桃園 拚賽事帶收益

     全民運動會明年將在桃園市舉辦,民代關心賽事籌備進度。桃園市體育局表示,將舉辦健力、飛盤、龍舟及有氧體操等16項應辦種類,以及5人制足球、巧固球、太極拳及獨輪車等16項選辦種類,各項規畫、場地修繕工程也都在進行中。

  • 首屆台灣國際兒少書展9/18登場 台中主題城市串聯閱讀無界限

    首屆台灣國際兒少書展9/18登場 台中主題城市串聯閱讀無界限

    2025年第1屆台灣國際兒少書展將於9月18日至21日在台中國際展覽館舉行,主題為「跨越城市.閱讀無界(Crossing Cities, Reading without Borders)」,由台中市政府擔任首屆書展主題城市。今(17)日舉辦展前記者會,文化部長李遠、台中市文化局長陳佳君、義大利經濟貿易文化推廣辦事處代表龍博文(Marco Lombardi)等共同出席,號召全民跨越城市邊界,體驗閱讀的無限可能。

  • 阿提哈德「台北-阿布達比」啟航 每日航班串聯歐洲、中東

    阿提哈德「台北-阿布達比」啟航 每日航班串聯歐洲、中東

    阿提哈德航空將於9/7開航「阿布達比-台北」直飛航線,此為阿提哈德首度飛進台灣。

  • 職場達人-國家太空中心系工品保處處長林辰宗 造衛星助光通訊上軌道

    職場達人-國家太空中心系工品保處處長林辰宗 造衛星助光通訊上軌道

     投入太空領域工作將近30年,國家太空中心系工品保處處長林辰宗曾經是台灣首枚自製氣象衛星「獵風者(Triton)」計畫主持人,完成計劃讓他整整開心了一年,現在改負責衛星光通訊計畫,他直率說「又開心不起來」,但靠著使命感盼建立起技術能量,拉拔台灣衛星光通訊產業。

  • 數位身分證換發暫緩 年燒千萬元維護挨轟

    數位身分證換發暫緩 年燒千萬元維護挨轟

     賴清德總統擔任行政院長任內推動「數位身分證換發計畫」,後因資安疑慮於2021年由前行政院長蘇貞昌宣布暫緩執行至今,但內政部仍持續編列預算維護換發機器,攤開明年度預算書,戶政業務增列支付新式身分證印製設備暫停執行必要費用為1403萬3千元。在野立委質疑,若內政部要終止計畫就不該浪費公帑,像是一個無底洞;內政部戶政司則回應,暫緩期間為維持機器設備良妥,依契約規定,每年編列相關預算支付,以避免機器設備損壞風險。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