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結核菌的搜尋結果,共30筆
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2023年結核病全國新確診者中,65歲以上長者超過6成4,死亡率更高達86.3%。在長照機構內,結核病發生率更是全國平均的14倍,原因在於住民免疫力較低,且長期群聚生活,會增加感染與傳播風險。結核病主要透過飛沫與空氣傳播,感染後不一定立即發病,可能進入「潛伏期」。在此階段,患者雖無症狀且不具傳染力,但當免疫力下降時,體內結核菌可能被激活,導致發病。
我國去年結核病新發人數共6141人,相較20年前發生率已降逾6成。疾管署2006年起推動「都治計畫(DOTS)」,疾管署長羅一鈞表示,全國約有630多名關懷員,每天到個案家中送藥關懷、確保完成治療,使都治計畫得以執行,持續朝「2035消除結核」目標前進。
台中市65歲李姓五金行闆娘,最近突然變得嗜睡、咳嗽不止、全身沒力氣,連吃飯都沒胃口,家人形容她「整個人像靈魂出竅一樣」。送到急診後,護理師一量血氧竟然只剩下90%,胸部X光檢查,雙肺一大片白影,才知是肺炎作怪,緊急轉進加護病房觀察治療,所幸經過1周的用藥後順利康復出院。
港劇「御用爺爺」周驄過去曾演出《溏心風暴之家好月圓》等多部膾炙人口作品,如今不敵肺炎病逝,享耆壽92歲。肺炎是由細菌或病毒引起的急性肺部發炎,醫師蘇一峰指出,老人家肺炎比較不會發燒,不能用發燒當作依據,會以精神差、嗜睡、跌倒、昏迷、喘來表現。
馬偕醫院皮膚科資深主治醫師吳育弘,專長是臨床病理學,皮膚的病灶,小至異位性皮膚炎,大至黑色素瘤,與皮膚相關的疾病就超過4、5000種,甚至還有許多未知的新疾病,一不小心可能就會搞錯或誤診,但透過他的「法眼」,都能一一揪出,即時正確診斷,讓病患獲得正確的治療。
天主教教宗方濟各(Pope Francis)今天驚傳逝世,享壽88歲。今年2月中旬方濟各因呼吸困難送醫治療,之後羅馬教廷證實方濟各感染雙側肺炎,加上呼吸道有多重病原菌感染,住院逾一個月。胸腔科醫師蘇一峰研判方濟各死因疑與肺炎有關,肺炎有4原因容易導致重症危及性命,因此有「老人殺手」之稱。
藝人郁方今(14日)悲痛證實,她的公公陳君毅於昨天在前往土耳其的郵輪上因突然呼吸不順、心臟不適而離世,享壽83歲,而陳君毅生前有高血壓、心包膜炎病史。醫師表示,心包膜炎主要症狀為持續性胸痛,且平躺、吸氣時會更痛,在身體前傾或採坐姿時會緩解,若有上述疑似症狀,一定要快就醫。
324世界結核日為有效預防結核病感染,新北市動保處宣導民眾選購鮮乳標章乳品,即可安心飲用,結核菌分為人型、牛型及鳥型,由於牛型會傳染牛羊,也會感染給人類,結核病潛伏期長,可能經由食用未經消毒的乳品而感染。動保處每年派員巡迴轄區各乳牛羊場檢測結核病,迄今已檢驗結果皆為合格,確保產出乳品衛生無虞。
今天(24)是世界結核病日,疾管署統計,台灣去年結核病(TB)仍有6222人感染結核病,且有超過6成為65歲以上長者。隨超高齡化來臨,消除結核病顯得更加困難,醫師指出,降低發生率最有效方法,是針對高風險族群進行潛伏結核感染(LTBI)檢驗與治療。
每年的3月24日是「世界結核病日」,苗栗縣政府衛生局為喚起鄉親對結核病的重視,從3月24日至5月24日推出維期2個月的「324專案〜潛伏結核感染檢驗與治療」,針對曾為結核病個案的接觸者,或自認為接觸結核病風險的民眾進行檢驗與治療,以利早期發現早期治療,藉此呼籲全民提高警覺,齊心努力,邁向「終結結核病」目標。
3月24日為世界結核病日,為守護外籍配偶健康,北市衛生局2025年特別與新住民相關協會合作宣導,擴大辦理外籍配偶結核病篩檢,完成抽血者即可獲得300元等值商品禮券,此外只要年滿18歲的民眾,限額1100人,自認為曾接觸過結核病病人或曾為結核病接觸者但未檢驗過,也可於3月24日至5月24日前往北市立聯合醫院,接受免費篩檢。
結核菌潛伏體內,免疫力下降恐發病並傳染。苗栗縣配合疾管署推動新住民潛伏結核篩檢專案,即日起報名限額300名。檢驗免費僅需4c.c.血液,1-2週出結果,陽性者接受完整治療可降9成發病率,並享衛生所送藥與關懷服務。未曾接受治療者可參加,詳洽各衛生所或防疫專線037-722620。
藝人大S因為流感併發肺炎猝逝,引起大眾關心肺炎的可怕,日前在泰國就發生一名88歲婦人去旅遊時,入住一間數個月都沒人使用的房間後出現發燒、咳嗽,就醫檢查發現感染了肺炎,醫師推測她是感染退伍軍人病,因為退伍軍人菌會在冷氣系統的集水盤孳生,開啟久未使用的冷氣時導致吸入性感染。
彰化一名10個月大男嬰接種卡介苗3個月後,手臂施打處竟腫成「小籠包」,且腫塊流出一大條黃色濃汁,嚇壞家長急忙就醫,經過衛福部彰化醫院採檢並送疾管署,判定是卡介苗菌,為卡介苗不良反應,對此家長申請救濟,不過彰化醫院小兒科主任馬瑞杉表示,最好還是要接種卡介苗,避免發生結核性腦膜炎等嚴重併發症。
非結核分枝桿菌(non-tuberculosis mycobacterium, NTM)又稱為環境分枝桿菌,存在於生活環境中,但不會人傳人,因此無須空氣隔離,但環境分枝桿菌進入肺部,可能引起無症狀的寄生,也可能導致肺部感染,稱為NTM肺病。不少民眾聽聞罹患非結核分枝桿菌,誤聽成肺結核,常常因此嚇壞。
一時輕忽,卻成癌末。營養醫學醫師劉博仁分享有位40出頭的女子,有類風濕性關節炎與胃幽門螺旋桿菌,他建議女子做2周療程,來除去胃幽門螺旋桿菌,但女子覺得胃沒不舒服,即未回診,最近女子再來就醫,卻已是胃癌4期,讓他非常感嘆,若女子當時聽勸,做除菌療程,應不至於演變成胃癌。
胸腔科醫師蘇一峰曝光一張X光照片,只見患者胸部半邊少了6、7根肋骨。他指出,這名患者是一位99歲的人瑞老爺爺,目前已經失智臥床。蘇一封推斷,應該是年輕的時候得了肺結核,當時還沒有現代醫學的治療方法,外科醫師為了救命,只好把病人的肋骨一根一根切下來。
尹昭德、洪小鈴在大愛電視失智症題材新劇《你好,我是誰2》飾演夫妻,兩人今(18日)出席記者會,尹昭德劇中將罹患早發性失智症的老婆洪小鈴照顧得無微不至,詮釋出照顧者的煎熬心境,戲外的他,15年前曾是生怪病的被照顧者,瘦到剩50幾公斤,他回憶當時一直檢查不出病因,直到無肉不歡的老婆居然發願要為他吃素,過兩天終於檢查出病因是「結核性腹膜炎」, 開始對症下藥,才救回一命;他感動淚崩:「所以我常說老婆是我的救命恩人。」
結核病潛伏期長達終生,約有1成感染者會發病,研究顯示若能在未發病狀態(LTBI)接受治療,有9成保護力可避免發病。國內統計,藥癮族群的結核病發生率是一般人的5倍;正在接受藥癮替代治療者中,每5人就有1人感染結核。疾病管制署自2008年推動檢驗及治療計畫,今年宣布擴大適用族群,將藥癮族群納入。
結核病潛伏期長達終生,若能在尚未發病時治療,有9成以上保護力可避免發病。疾病管制署2008年起推動檢驗及治療計劃,已經逐漸看到成效,2023年約有1萬2000人接受治療,依發病率1成估算,已有效避免1100人結核病發病,今年更大步擴展,為藥癮族群提供檢驗與治療服務。據統計,正在接受替代治療的藥癮族群中,LTBI檢驗陽性率高達22%,相當於每5人就有1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