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經貿談判辦公室的搜尋結果,共303筆
民進黨立委林岱樺雖涉入助理費案,仍爭取參選高雄市長,正國會領袖、外交部長林佳龍日前也發文高調力挺,引發議論。對此,林今(5日)在立法院受訪時回應,「政治不能離開人性」,當然民主政治,我們對於每一個要爭取為民服務的人,都是加油。
2025年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領袖會議1日在韓國落幕,我國APEC領袖代表林信義與日本首相高市早苗會晤,高市還在社群平台上曬出兩人見面合影,引發國際關注,中國外交部更是跳腳提出抗議。對此,林信義今(3)天在記者會表示,大家都是以平等地位來參加,領袖及代表之間的交流互動沒有什麼奇怪的,是很正常的事情。
美台關稅持續延燒,立法院也持續關注美台關係與關稅談判進展,對此,外交部指出,台美關稅談判於9月底完成第5輪實體磋商,我方將秉持國家利益及產業利益持續與美方磋商;而台美合作方面,半導體將與美方合作推展AI,並打造關鍵礦物非紅供應鏈,而農業方面也透過訪團獲得互惠成果。
日新亞洲近日報導,多國因中國施壓對台投資趨於保守,台加投資協議遲未簽署。對此,外交部指出,台灣與加拿大是合作密切的理念夥伴,雙方已有次長級對話平台,在衛生、經貿、科技及關務等領域均持續擴大合作,顯示兩國在印太地區的互動愈加深化,台加雙方都樂見持續深化各領域的合作。
台灣2021年9月22日向紐西蘭遞件,正式申請加入CPTPP(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但迄今沒有任何動靜,根據經濟部近年出國預算,發現明年度經濟部編列的出國預算雖然減少,但用在談判部分卻暴增,占比竟高達72%,國民黨立委李彥秀質疑,談判費用增加卻幾乎沒有成效,政府也從未公布進度,令人難以接受。
今年度的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將於10月底在韓國慶州舉行。因碰上美國祭出對等關稅,全球經濟面臨不確定性等變數,川普上任以來的首次「川習會」也將於會議期間舉行,本次會議備受矚目。據了解,總統賴清德擬指派總統府資政、台杉投資董事長林信義,再次扛起APEC領袖峰會代表的重任,傳達台灣願積極貢獻國際社會的立場。
台美第五輪實體談判落幕,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1日率談判團隊返台,針對232調查、供應鏈議題,本輪談判兩方仍未達成共識。至於美方意外拋出的最新變數「晶片五五分」,鄭麗君也表達政府立場,「不會答應、審慎以對。」
台美第五輪實體磋商結束,行政院台美經貿工作小組1日指出,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經貿談判辦公室總談判代表楊珍妮等談判團隊返抵臺灣,本次談判有深具討論爭取調降對等關稅稅率、不疊加原MFN(最惠國待遇)稅率、爭取232條款關稅優惠待遇,並有一定的進展。
台灣目前暫行對等關稅稅率為20%,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日前再度赴美國進行的第五輪實體磋商,並在今天搭機返台。台美經貿工作小組指出,後續待雙方就對等關稅、232條款相關優惠待遇及供應鏈合作達成完整共識後,便會達成台美貿易協議;鄭麗君強調,「我們從未做出五五分的承諾,也不會去答應這樣的條件,我們絕對會審慎以對」。
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日前透露,美台即將有重大協議。行政院長卓榮泰9月30日證實,「談判團隊正在美國進行最後階段關鍵性的談話」,率隊的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預計10月1日回到台灣。美媒指卓的談話顯示,台灣終於接近與川普政府達成貿易協議。
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Howard Lutnick)近日接受專訪,提出「台美晶片五五分」構想,引發國內憂心「護國神山群」恐被掏空。國民黨桃園市議員詹江村認為,談判最後結局不管是5.5還是6.4開,7.3開,對台灣的經濟及就業率,都是莫大的打擊!
美商務部長盧特尼克近日連續釋出強烈訊號,預告「很快就會與台灣達成關稅與半導體重大協議」。據證實,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已於上周赴美,率經貿談判辦公室總談判代表楊珍妮及國安團隊展開第五輪實體磋商,重點聚焦232條款調整、在美設立「類科學園區」協助台廠投資模式,及晶片製造產能分工等議題。
對台美談判進度,行政院經貿談判辦公室29日表示,台美雙方持續積極就對等關稅等經貿議題磋商溝通,有談判相關資訊的進一步說明時,將再適時向國人報告。
台灣暫行對等關稅稅率20%已上路,我方爭取關稅再調降,並與攸關晶片關稅的二三二條款一併協商。傳出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經貿談判代表楊珍妮日前悄悄赴美,究竟是展開第五輪實體磋商,抑或為總結性會議預作準備,府院並未正面證實。
經濟部長龔明鑫18日舉辦上任後首場媒體見面會,面對台美關稅談判將近尾聲,他傳遞廠商海外科學園區需求,會成立跨部會專案小組協助到波蘭、墨西哥、美國等落地,並不擔心產業因此外移,因為除了投審會把關,廠商布局更像是國內能量的延伸。
經濟部長龔明鑫今(18)舉辦上任後首場媒體見面會,廣泛談到全球面臨地緣政治等四大挑戰,將協助企業海外拓銷、發展矽光子與量子晶片等三大關鍵技術。至於台美貿易談判希望我們前去設類產業科學園區,則是已成立專案小組協助廠商海外設園區,同時強調不擔心產業因此外移,除了投審會把關外,目前廠商布局比較像是國內量能的延伸。
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Howard Lutnick)在美東時間11日提及關稅談判,預告即將與台灣達成「重大協議」,但未進一步說明與台灣的協議內容和達成時間。對此,旅美學者翁履中今(13日)分析,這顯示關稅談判已經進入「最後一哩路」;他並提及,美國要營造的氛圍是,投資是盟友「自願」的選擇,這樣一來,即使未來關稅因最高法院判決而被修改或推翻,這些外資仍然綁在美國,因為投資早已被設計成與關稅脫鉤的獨立承諾,「台灣在談判時必須清楚看懂這個策略」。
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12日表示,即將和台灣達成「重大協議」,但未進一步說明與台灣的協議內容和達成時間。知情人士指出,盧特尼克談到的「重大協議」原文是big deal,指的是對等關稅和232條款一起處理。行政院經貿談判辦公室回應,台美雙方的關稅談判持續推進,雙方皆肯認有一定進展,尚待美方安排總結性會商。
台灣暫行對等關稅稅率20%已上路,台美談判仍在進行中。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Howard Lutnick)11日透露,「我們即將與台灣達成一項重大協議」。行政院經貿談判辦公室今(12日)上午僅回應,談判持續推進,雙方皆肯認有一定進展,尚待美方安排總結性會商。不過,有知情人士透露,其實盧特尼克指的「重大協議(big deal)」是指對等關稅和232條款一起處理。
台美關稅談判進度備受關注,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今(12)天表示將和台灣達成重要協議,但未進一步說明與台灣的協議內容和達成時間。對此,行政院經貿談判辦公室回應,台美雙方的關稅談判持續推進,雙方皆肯認有一定進展,尚待美方安排總結性會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