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綱要的搜尋結果,共515筆
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30次締約方會議(COP30)10日起,在巴西貝倫登場,但本屆出席峰會的國家領袖不到60位,且3大排碳國美、陸、印的領導人皆缺席。法新社指出,COP30可謂近年來最艱難的氣候談判,其首要任務便是要防止全球氣候合作崩潰。
在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30次締約方會議(COP30)10日召開前夕,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8日發表「碳達峰碳中和的中國行動」白皮書。這份文件詳細闡述其達成「雙碳」目標的政策架構與具體行動,內容涵蓋能源轉型、重點領域低碳發展,以及相關的支撐體系。
環境部長彭啓明於今日行政院會臨時動議提出「2035國家自定貢獻(NDC3.0)減碳目標」報告,行政院長卓榮泰表示,此項工作需要各部會持續配合與合作,才能按照預定計畫,達到具體目標,我國作為國際社會的一份子,應善盡國際責任,將自主遵守「巴黎協定」,接軌國際正式提出「2035年國家自定貢獻」計畫,明確設定低碳台灣轉型里程碑。
隨著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30次締約方會議(COP30)10日即將在巴西舉行,美國川普政府已確認,將不會派遣任何高層代表出席COP30,此舉凸顯華府對氣候行動的強烈敵對立場。另外,此次確認出席COP30的國家領導人數量也遠低於往年,更讓這場全球應對氣候危機的關鍵會議蒙上陰影。
澎湃新聞「30詞讀懂五年規畫」專欄25 日報導,中共二十屆四中全會日前審議通過《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五個五年規畫的建議》。 上海市委黨校科學社會主義教研部教授上官酒瑞撰文指出,照常規理解,五年計畫應是先計畫、後執行。中共建政後第一個五年計畫編制前後,歷時四年之久、五易其稿,且是邊制定、邊執行。既有缺乏編制計畫經驗的內部原因,也有蘇聯援建專案調整的外在因素。
外部面臨川普關稅和全球貿易戰科技戰壓力,對內處於經濟復甦緩慢和整頓共軍高層等人事動盪的關鍵時刻,中共第二十屆四中全會如期舉行並於23日閉幕。按慣例,中共歷屆四中全會議程以黨的治理和建設為主,五中全會則聚焦在經濟和社會發展議題,本次四中全會則一併討論黨建和經濟議題,格外受矚。
AI生成內容與詐騙變化極快,「2025年台灣青少年最關心的十大議題」調查結果顯示,青少年對網路資訊如何「分辨、查核、防詐」成為最迫切需求。國教行動聯青年部主張,教育部應透過列入課綱、師資增能、設置教材資源平台,回應學生迫切需求。
中共第二十屆四中全會將於10月20至23日召開,主要將審議《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五個五年規畫的建議》(即十五五規畫),並通過綱要以決定未來5年中國經濟與社會發展的主軸。同時,依照歷屆慣例,「黨的建設」仍為重點議題,落實習近平反覆強調的「全面從嚴治黨」與「黨的自我革命」,以持續加強黨的領導。
中共第二十屆四中全會將於10月20至23日召開,主要將審議《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五個五年規畫的建議》(即十五五規畫),並通過綱要以決定未來5年中國經濟與社會發展的主軸。同時,依照歷屆慣例,「黨的建設」仍為重點議題,落實習近平反覆強調的「全面從嚴治黨」與「黨的自我革命」,以持續加強黨的領導。
大陸央視新聞客戶端17日報導,北斗系統是中國大陸自主建設、獨立運作的衛星導航系統。「十四五」期間,北斗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機制體系、速度規模、應用場景等,不斷突破,創造中國北斗奇蹟。
長榮空服員抱病上班逝世,引發各界重視,有立委直指,長榮航空近年就挨罰超過百萬元,但往往只是當做成本,「相較勞動部可能更怕交通部」,交通部民航局長何淑萍表示,航權分配會依綱要處理,既有的規定都有納入,若有涉及飛安的勞動條件,將納入考量。
教育部長鄭英耀回應日前民進黨立法委員王義川,指出「中小學應禁用抖音」允諾研議,這場看似關乎「資安教育」的公開質詢,迅速引發世代對立及輿論風暴。當支持者主張「防止統戰」,反對者批評充斥「意識形態」,依循政治正確又無相關配套,恐讓禁止抖音的「數位鬧劇」荒唐上演。
蔡志弘提問:減少對兩岸軍事與外交壓力是多數台灣人心聲,若當選黨主席,是否願意推動國共兩黨領導人會談?若真與習近平見面會談什麼台灣訴求?台灣如何避免美中角力的犧牲者?
日圓匯率貶破150,日本自民黨新任總裁高市早苗的核心經濟顧問本田悅朗表示,日本銀行若在10月升息為時過早,建議延後至12月觀察情勢後再行動。若屆時金融環境穩定,「升息1碼應該不成問題」。他同時警告,日圓兌美元若貶破150「就有點超過」,需警惕通膨風險。
據《智谷趨勢Trend》報導,中國正在躍入一個「新運河時代」。今年4月,浙江《關於高水平建設「航運浙江」的實施意見》正式實施,明確提出「謀劃推進浙贛運河」。作為浙贛粵運河的一部分,浙贛運河途經浙江杭州、衢州和江西上饒、鷹潭、南昌等城市,規劃全長約760公里,堪稱打通長江水系和錢塘江水系的世紀水運工程。
2025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COP30)預計11月中旬在巴西東北部濱海大城貝倫(Belem)舉行。此地靠近赤道雨林,地主巴西盼藉此強調會議主軸,然而飯店價格貴翻天,加上全市飯店床位嚴重不足,至少有81國因代表團住宿問題仍未確認是否與會,就連聯合國也要求自家局處盡量縮小代表團規模。主辦單位近日積極蒐羅房源,教堂也可能派上用場。
為遏止國外低價水泥搶市,財政部今年7月對越南水泥課徵反傾銷稅,根據海關統計,雖然越南進口量確實下降,但印尼卻成長了54%。水泥龍頭台泥董事長張安平警示出現「移轉效應」,顯示對單一國家課稅已難解決問題。呼籲政府應研議對進口水泥收取碳代金,或制定台版CBAM(碳邊境稅)。
大陸央視報導,糧食安全是國之大者。中國大陸「第十四個五年規畫」即將收官,近五年來,從物質基礎到機制保障,糧食年產量達標,穩定在1.3兆斤以上,更在2024年首次邁上1.4兆斤新台階,當前,秋糧主產區高標準農田阡陌縱橫,1000多萬台(套)現代化農機具有序流動。今年夏糧為史上第二高產年,早稻單產首次突破800斤,秋糧長勢偏好,打下豐收基礎,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
交通部統計近年兒少交通死傷,2022年2.6萬人,2023年3萬人、2024年2.9萬人,今年1至6月1.4萬人。立法院法制局針對提升學童交通安全,點出各學區因地制宜導致的學區速限一國多制爭議,建議學區時速入法明定30公里。交通部回應實務難執行;民團認為,若難執行建議思考改變通學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