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缺員的搜尋結果,共103筆
許姓、邱姓、江姓男子今年7月11日參加漢光演習補實缺員動員教召,被任務分配到新北市林口區嘉寶國小紮營,竟趁晚上闖入校長室翻箱倒櫃,見室內感應器啟動後3人欲逃離現場,還偷走桌上果盤的糖果餅乾,被新北地檢署依加重竊盜罪起訴。
長榮航空昨(31)日發布空服員「2026 年度績效評核標準」,其中在旺日、旺旺日(跨年和農曆春節)請假,外界擔憂可能對航班調度安排產生重大影響,但長榮航空此次仍一併取消加重扣分。對於即將到來的跨年、春節輸運壓力,長榮航空表示,期盼能兼顧「航班穩定」與「員工福祉」,打造更健康、平衡的工作環境。
長榮航空(2618)表示,公司持續傾聽空服員意見,在兼顧「航班穩定」與「員工福祉」下,打造更健康、平衡的工作環境,放寬空服員請假規定、放寬「選班、選假、調班」取得資格及10月起逐步落實確保空服員「在安全、健康狀態下執勤」的精進措施等三大改革方案。
長榮航空31日發布空服員「2026年度績效評核標準」,放寬病假規定,全年病假日數17天,仍得加績效分數1分;全年病假16天則加2分,以此類推,最高可加15分;此外,也同步放寬「選班、選假、調班」等福利的取得資格,符合條件空服員未來將逾9成。原本符合「選班、選假、調班」條件的空服員就高達9成,在放寬後,預期符合相關條件的空服員比例將再增長。
長榮航空31日發布空服員「2026年度績效評核標準」,放寬病假規定,全年病假日數17天,仍得加績效分數1分;全年病假16天則加2分,以此類推,最高可加15分。此修改方向落實長榮航空先前宣示考評制度「增加空服員病假裕度」的承諾,減低空服員請病假的顧慮。
長榮航空今公布空服員年度績效評核標準,放寬請假規定,並同步放寬「選班、選假、調班」取得資格,未來符合比例空服員超過9成,同時確保空服員「在安全、健康狀態下執勤」精進措施已在10月逐步落實。長榮航空強調,會持續傾聽空服員意見,盼兼顧航班穩定與員工福祉,打造更健康、平衡的工作環境。
長榮航空孫姓空服員抱病服勤,返台住院後病逝。長榮航空24日公布調查報告,點名事務長應變與通報不足等疏失。將研議即時解除組員任務機制,並於今年底前調整考評制度,增加請病假裕度,承諾會打造安心健康工作環境。
長榮航空孫姓空服員抱病執勤,後續送醫歷經16天救治仍不幸離世,長榮航空對此深感遺憾與不捨,於23日完成內部調查報告,針對事件過程、應變疏漏及後續改進措施提出說明,並宣布啟動四大制度改革,包括強化通報與應變機制、強化醫療資源與外站支援資訊、完善獎懲與津貼制度及調整考評與病假制度。
長榮航空孫姓空服員抱病值勤,返台住院後病逝。長榮航空內部調查報告出爐,今列4點說明,該空服員服勤期間就身體不適,領導後艙事務的事務長在應變執行有疏失,公司已研議強化未來事務長及副事務長機上即時解除組員任務機制,也研議在考評制度增加空服員自身請病假裕度,但考評調整事涉較廣,預計今年底前調整完成。
長榮航空孫姓空服員事件調查報告24日出爐,長榮航空肯定孫姓空服員對其職務負責任的心態,婉拒了其他組員的休息提議,也坦言事務長當下應變不足,為了避免憾事再度發生,除立即強化機上即時解除組員任務的機制,並研議在考評制度上增加空服員自身請病假裕度,以回應各界的高度期許。
總統在將官晉任典禮上高調讚揚「從二兵到中將」的勵志故事,表面上是階級流動的佳話,實則是體制失衡的遮羞布。台灣現役兵力約15萬,卻養出57位中將、明年還要衝到60;相形之下,以色列國防軍現役17萬、參謀總長「中將只有一人」。這不是誰比較會說故事,而是誰比較誠實面對結構。當兵源補不起來、戰鬥單位缺員成常態,我們選擇的對策竟然是「再升幾顆星」。把升官當解方,本身就是病徵。
近日基隆市公車繞駛進國立基隆高中一事惹議,基隆市政府4日表示,民眾反映影響通勤市民權益,市長謝國樑非常關心,特別排定6日上午11時在市府四樓召開公聽會,並由市長親自主持,廣邀民眾一同前來溝通,共同面對市民及學生之通勤需求。
交通部多年來長期推動「公車進校園」計畫,由大專院校逐漸擴展至高中,國立基隆高中9月1日起,由基隆市公車處調撥一班R82路線公車,繞行基中校園,以提升學子通學安全。不過首日卻引發部分民眾的強烈不滿,要求校方及政府相關單位檢討。
國光客運經營困難,傳欠銀行團30億元債務,今年還2度延遲發薪,被要求進行「瘦身」。國光向交通部公路局申請停駛20條虧損路線,有6條路線已在8月底停止經營,9月8日起有8條路線停駛改由統聯客運營運,還有6條正由公路局評估中。交通部長陳世凱說,針對國道客運路線已啟動全盤檢討,找出乘客真實需求。
國光客運確定有14條路線停駛易手,交通部公路局表示,國光客運還有6條中南部路線申請停駛,公路局會視路線性質、民眾需求、利用情形綜合考量,以及路線有無其他業者願意接手等,正在協調中。至於是否有其他客運公司也面臨經營困難?公路局直言沒有聽說。
國光客運經營困難,向交通部公路局申請停駛14條虧損路線,高雄、屏東、墾丁等6條路線已在8月31日停止經營,9月8日起又有8條南部地區路線停駛,將由統聯客運接手。
公車是北市重要的大眾運輸工具之一,不過據北市府統計,公車駕駛急煞、急衝導致乘客摔倒的投訴,近三年內高達1313件,平均每年437件等同於每天都有1到2名乘客投訴。國民黨台北市議員詹為元認為,根本原因是司機人力不足,為了趕時刻、爭取休息時間只能猛踩油門、急煞車來滿足時程。北市公運處表示,年初替駕駛加薪8000元盼留住人力,也會透過駕訓提醒。
台北市長蔣萬安28日在臉書宣布,繼巴黎市長峰會分享台北推動綠運輸的成果後,台北市政府提案以智慧化系統改善公車駕駛缺員衍生的問題,並且提升公共運輸服務品質,提出了應用大數據以優化路線與班次、提供乘客擁擠度資訊及成立公車學院加強教育訓練等方案,獲得評審認可,入圍彭博慈善基金會Bloomberg Philanthropies 2025市長挑戰賽(Mayors Challenge)決賽。
全台公車、客運駕駛缺員逾2200人,短途國道通勤路線如台北至桃園或基隆,尖峰時段必大排長龍,提高發班率仍難紓解。交通部正修法開放雙層公車行駛國道,盼擴增運能,預計今年底實施。但一輛雙層公車要價近2000萬元,客運業與縣市政府呼籲中央祭購車補助,業者才有能力投入,否則美意恐打折。
客運業面對駕駛荒、經營成本提高,難擺脫經營困境,近1年全國有36條路線申請停駛,6月再現停駛潮,陸續有公路客運、市區公車公告停駛。交通部公路局表示,主因為運具重疊、載客量偏低,導致長期虧損,已祭最高21萬元徵才補助、調整運價等措施協助業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