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缺血性腸炎的搜尋結果,共07筆
衛福部立桃園醫院乳癌治療權威醫師周佳正,昨(19)日到台北參加會議,過中山南路與愛國東路口時,在斑馬線上遭公車捲入車底身亡,周佳正的同事在社群平台發文哀悼,引發眾多病患留言追思,其中一位網友說,每當門診額滿,只要病患有需要,周醫師總會加號,深怕病人白跑一趟,感嘆這樣優秀的醫師,怎會遇到如此殘酷的意外。
腸系膜靜脈硬化為罕見疾病,伴隨慢性腹痛或腹瀉情形,因此常被延誤診斷,加上通常是右下腹痛,所以病人會誤以為是闌尾炎,日前屏東基督教醫院將2病例治療論文發表在英國醫院醫學雜誌上,提供國際醫界參考。
一般大眾遇到右下腹痛,第一直覺可能是患闌尾炎,但屏東基督教醫院發現2例罕見的腸系膜靜脈血管硬化症,症狀都是右下腹痛,其中一人更是反覆疼痛長達4年,院方表示,腸系膜靜脈硬化是一種少見的疾病,臨床上,主要是以慢性腹痛或腹瀉表現,所以在診斷上經常會被延誤。
天冷很多人會喝熱湯。肝膽腸胃科醫師錢政弘分享有位80多歲男子,因解黑便與鮮血就醫,失血量竟高達1000c.c,做內視鏡檢查,竟發現禍首是根魚刺,原來男子發病前喝了碗土魠魚湯,誤吞魚刺,導致穿腸又刺胃,引發大出血,差一點就因此休克。耳鼻喉科醫師侯思任則提醒要避免類似情形,吃魚前要先挑刺。
一名中年男子因近來上腹疼痛而求診檢查,結果腹部超音波顯示有輕微脂肪肝,照胃鏡也發現胃食道逆流,且食道更有多發性黃色斑塊,進一步抽血檢查總膽固醇、三酸甘油酯數值都破表,確診為高血脂症。醫師表示,黃色瘤的出現,往往是高血脂症嚴重超標警訊,其對血管有致命性的影響,恐造成血管硬化、狹窄,甚至阻塞。
韓國男星李帝勳在主演《絕地逃生》中飾演死命逃跑的軍人「逵南」,特地為了這個角色減重,身高177公分的他,當時還維持58~60公斤的體重進行拍攝,「逵南是名過著困苦生活的軍人,所以希望我能展現出他骨瘦如柴的身形。為了讓角色看起來愈來愈疲憊,3到4個月的拍攝期間我嚴格控管飲食,在午餐、晚餐時間都無視拍攝現場的餐車,這讓我很心痛、很辛苦」。此外,片中他還有場一絲不掛的裸身戲,他表示:「為了那一場戲我也做了很多準備!」
腦中風是成年人常見腦部疾病,其實腸子也會中風。對此,敏盛綜合醫院微創手術中心執行長陳榮堅表示,腸中風是缺血性腸炎的俗稱,多與心房顫動有關,患者可能需接受腸造口(人工肛門)手術,若未及時救治,嚴重恐危及生命。他並提到,此病好發於年長、肥胖者身上,通常都有三高、心律不整等問題,一旦發生肚子悶痛情形,務必要提高警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