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美國與中國大陸的搜尋結果,共193

  • 機械業9月出口年增9.4%

     據統計,臺灣9月機械出口26.47億美元,較去年同期成長9.4%,以新台幣計價804.64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3.9%;累計今年前三季機械出口值為232.59億美元,較去年同期成長6.6%,以新台幣計價約7,251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3.8%。

  • 晶片版圖洗牌 台灣的戰略抉擇

    晶片版圖洗牌 台灣的戰略抉擇

     川普聲稱關稅政策正促使企業將生產移回美國,並預期兩年內新廠將奪取全球晶片市場40至50%的份額。此論述一方面反映出美方重塑全球供應鏈的決心,另一方面也對長期以製造生態系與技術取勝的台灣提出挑戰。

  • 時論廣場》晶片版圖洗牌 台灣的戰略抉擇(莊奕琦)

    時論廣場》晶片版圖洗牌 台灣的戰略抉擇(莊奕琦)

     川普聲稱關稅政策正促使企業將生產移回美國,並預期兩年內新廠將奪取全球晶片市場 40至50%的份額。此論述一方面反映出美方以政策工具重塑全球供應鏈的決心,另一方面也對長期以製造生態系與技術密度取勝的台灣提出挑戰。

  • 工商社論》朝野應把握習川會創造的和平窗口

    工商社論》朝野應把握習川會創造的和平窗口

     安全、經濟和科技領域激烈競爭中的世界第一與第二大經濟體-美國與中國大陸,在暌違八年、經過川普2.0幾度打出超高關稅與北京強勢反制,與多輪經貿高官談判後,川習剛剛終於在APEC南韓峰會的場邊,旋風式地見面。會前川普總統行程緊湊,雖然帶著高市首相和東協領袖滿滿的歡呼頌揚,媒體報導說他開場時仍是輕鬆中略帶緊張。由於會場是韓美共用的空軍基地,算是美方主場,很像川普把普京拉到阿拉斯加美軍基地的會面,使習近平入場前也略顯嚴肅。但會後兩人離場一派輕鬆,川普在機上受訪不掩欣喜,說假如用10分的標準評價川習會,竟得了12分。

  • 快訊》貝森特:美中最快下週簽署貿易協議

    快訊》貝森特:美中最快下週簽署貿易協議

    本週四(30日)川習會於南韓慶州順利結束,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表示,美國與中國大陸最快可能在下週簽署新的貿易協議,這項協議是在川普總統與陸領導人習近平於亞洲行期間達成的共識,他形容雙方會談氣氛相互尊重,成功討論了整體戰略層面的重大議題。

  • 台海戰爭對美軍後勤的考驗

    台海戰爭對美軍後勤的考驗

     2025年10月10日,《Foreign Affairs》刊出由美國政治學者布里默(Maximilian K.Bremer)與葛里耶可(Kelly A.Grieco)共同撰寫的文章〈與中國作戰,快與慢〉(Fighting China,Fast and Slow),引發美國戰略界高度關注。文章指出,若美國與中國大陸在台海爆發衝突,決勝關鍵並非武器性能或兵力數量,而是「戰爭節奏」與「後勤韌性」。布里默與葛里耶可認為,美軍長期以來過度依賴高速、短期的作戰節奏,但面對地理縱深廣大、補給鏈強韌的大陸,這種策略將陷入前所未有的瓶頸。

  • 國戰會論壇》台海戰爭對美軍的考驗:後勤與慢節奏(蔡鎤銘)

    國戰會論壇》台海戰爭對美軍的考驗:後勤與慢節奏(蔡鎤銘)

    2025年10月10日,《Foreign Affairs》刊出由美國政治學者布里默(Maximilian K.Bremer)與葛里耶可(Kelly A.Grieco)共同撰寫的文章〈與中國作戰,快與慢〉(Fighting China,Fast and Slow),引發美國戰略界高度關注。文章指出,若美國與中國大陸在台海爆發衝突,決勝關鍵並非武器性能或兵力數量,而是「戰爭節奏」與「後勤韌性」。布里默與葛里耶可認為,美軍長期以來過度依賴高速、短期的作戰節奏,但面對地理縱深廣大、補給鏈強韌的大陸,這種策略將陷入前所未有的瓶頸。

  • 貝森特:與北京談判「非常良好」 避免徵收100%關稅

    貝森特:與北京談判「非常良好」 避免徵收100%關稅

    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表示,在與大陸財政部長進行「非常良好」的貿易談判後,已經不再考慮對陸提高關稅。

  • 川習會前傳捷報!美中達「非常成功」框架 美財長揭6談判重點

    川習會前傳捷報!美中達「非常成功」框架 美財長揭6談判重點

    美國與中國大陸貿易談判代表今(26)日結束為期2天的大馬吉隆坡會談,美國財政部長班森特(Scott Bessent)表示,美中官員為即將舉行的川習會達成「非常成功」的框架,雙方談論了稀土等6大議題。

  • 美學者稱賴清德是魯莽領導人 國民黨團:不希望出現亞洲的澤倫斯基

    美學者稱賴清德是魯莽領導人 國民黨團:不希望出現亞洲的澤倫斯基

    美國學者投書時代雜誌(TIMES),指稱賴清德總統是魯莽領導人,並提醒美國政府無需為其承擔一場「可能造成災難性」的大國戰爭。國民黨團首席副書記長林沛祥表示,美國時代雜誌在美中國家領袖會面前的關鍵時刻,刊登此一評論文章,除了提醒美國政府外,更是敲醒民進黨政府,須認清當前國際局勢,及美國官方立場未來可能的轉變,賴政府應適時提出國防戰略及外交策略的調整,在軍事上,我們不能讓中國大陸覺得軟;但在政治上,我們也不能讓他們覺得過硬,惟有在這兩點間靈活走位安排,才能確保台海不會有戰爭或輕易被犧牲。

  • 美可聲明「不挺台獨、不反對和統」 華府智庫籲確保台灣克制

    美可聲明「不挺台獨、不反對和統」 華府智庫籲確保台灣克制

    美國智庫「蘭德公司」(RAND)14日發布《穩定美中競爭關係》(Stabilizing the U.S.-China Rivalry)報告,關於如何在台灣問題上保持穩定關係,報告建議美國與中國大陸應釋出無意推翻現狀的訊息,例如美方可重申不支持台灣獨立、不反對和平統一,北京則可澄清,只有出現反分裂法最極端的情況下,動武才會是選項之一。報告也提出大膽建議,建議華府確保台灣保持克制,不利用美國的支持升級兩岸緊張。

  • 提防川普拿台灣出氣

    提防川普拿台灣出氣

     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表示,美中貿易休兵可能延長,但川普隨即宣告,美國與中國大陸已陷入一場貿易戰。總統和財長唱不同調,顯示美方在這一場角力居下風,不再是從從容容游刃有餘。

  • 川普宣布「美中陷入貿易戰」 財長提延長休兵換稀土管制

    川普宣布「美中陷入貿易戰」 財長提延長休兵換稀土管制

    美國總統川普昨(15)日表示,美國與中國大陸已陷入一場貿易戰,不過他的財政部長班森特此前才表示,美中貿易休兵可能延長,以換取北京暫緩稀土出口管制,兩人說法不同調。另外,川普表示他可能出席最高法院審理關稅訴訟。

  • 美祭港口費「開刀」中國船隻 美造船業能翻身?

    美祭港口費「開刀」中國船隻 美造船業能翻身?

    美國與中國大陸14日起對海運公司徵收港口費,美國徵收港口費的用意之一是對抗中國在商業造船領域的領先地位,究竟川普徵收港口費是否有助於重振美國造船業?

  • 機械設備出口 前三季成長

    機械設備出口 前三季成長

     受惠電子、檢量測設備出口成長的助攻,台灣機械設備9月及前三季出口值均較去年同期成長,尤其美元計價更呈連續八個月正成長;工具機9月出口值雖年增5.0%,但7月對等關稅90天緩衝期結束後,外銷美國金額已連續三個月出現年減衰退。

  • 9月台灣機械設備及工具機出口均年成長 工具機業訂單仍保守

    台灣機械工業公會13日公布,台灣機械設備9月及前三季出口不論以美元或新台幣計價均年成長,尤其以美元計價,從今年2月起出口值已連續八個月正成長。

  • 關稅打亂供應鏈 外銀:成本增14%

    關稅打亂供應鏈 外銀:成本增14%

     川普對等關稅重塑全球供應鏈,渣打集團調查指出,經濟結構性變化與地緣政治情勢顯著影響企業成本,超過6成受訪企業預期營運成本將上升5%至14%,超過半數企業表示正在採取多管齊下的方式提升業務韌性與應變能力,包括調整供應鏈地域布局、優化資金管理策略及加大數位化轉型,以爭取競爭優勢。

  • 《貿易》渣打集團全球供應鏈趨勢報告 三要素重塑全球貿易布局

    渣打集團發布《貿易的未來︰韌性》調查報告,全球經濟結構性變化與地緣政治情勢對企業成本產生顯著影響,超過六成受訪企業預期營運成本將上升5%至14%;超過半數企業表示正在採取多管齊下的方式,提升業務韌性與應變能力,包括:調整供應鏈地域佈局、優化資金管理策略及加大數位化轉型,以爭取在重構貿易秩序中的競爭優勢。報告也點出,包括美國、印度在內六大市場在本次供應鏈重組中脫穎而出。

  • 社評/柯克之死與國民黨的兩岸政策

    社評/柯克之死與國民黨的兩岸政策

     美國保守派政治運動家柯克遇刺身亡,川普總統讚頌他為「殉道者」,更加強對「激進左翼」的打擊力道,把「反法西斯運動」列為境內恐怖組織,並授權聯邦政府調查其行動與組織成員,甚至不惜違憲之虞動用聯邦軍隊震懾左翼反抗行動。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