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美股走勢的搜尋結果,共234筆
AI相關科技類股估值過高抑制投資人風險胃納,美股三大指數7日漲跌互見,科技股雲集的那斯達克指數持續軟腳,周線創下4月以來最大跌幅。美國政府關門寫下史上最長紀錄,兩黨能否化解歧見牽動美股走勢,市場高度關注事態後續的發展。
在美股主要指數以及輝達、美光等科技大廠股價相繼創新高下,加權指數盤中再次衝上歷史新高28,395點,29K不是夢。台股同步創新高的有20檔個股,包括日月光投控(3711)、京元電子(2449)、台積電(2330)、奇鋐(3017)、南亞科(2408)等,幾乎是輝達供應鏈的天下。
韓國股市17日上演逆轉戲碼,開盤追隨美股走勢跟跌,但受韓美會談展望佳帶動,盤中一度突破3,790點,唯收盤拉回漲幅,漲0.01%收3,748.89點,連三交易日創新高,本周累漲3.8%。分析師指出,除了半導體族群以外,汽車、電池類股,也因為韓美談判樂觀走揚。個股部分,LG新能源勁揚3.21%,現代汽車漲0.41%,三星電子也有0.2漲幅。
美國總統川普不滿中國收緊稀土出口管制,揚言對中國商品課徵100%關稅,引發10日美股豬羊變色,四大指數全面跳水,道瓊指數狂瀉近900點,費半指數暴跌逾6%,半導體類股淪為重災區。未來一周中美貿易戰的發展和財報季開跑,都將牽動美股走勢。
美國總統川普不滿中國收緊稀土出口管制,揚言對中國商品課徵100%關稅,引發10日美股豬羊變色,四大指數全面跳水,道瓊指數狂瀉將近900點,費半指數暴跌逾6%,半導體類股淪為重災區。未來一周美中貿易戰的發展和財報季開跑,都將牽動美股走勢。
今年以來,OpenAI與超微、輝達、甲骨文和CoreWeave等AI設備商,已累計簽署近1.1兆美元協議,來為其AI模型提供算力。由於相關協議透過採購和認股權證等方式讓設備商利益跟OpenAI未來獲利能力綁一起,令外界憂慮AI泡沫可能愈吹愈大。
美國聯準會宣布降息1碼符合市場預期,在外資回頭買超121億元、以台積電領盤下,狂刷四大熱點:推升台股18日開高走高、終場大漲331點收最高25,769點再創歷史新高,台積電股價與市值也同步登頂,上市櫃市值單日激增1.1兆元,並首度突破90兆元整數大關至90.36兆元,外資對台股今年以來的賣超也縮減至220億元。
美國聯準會利率決策在即,台灣央行同日將宣布第三季利率決策,美股走勢震盪,台股17日雖同步漲多拉回,但隨美元指數跌破97,新台幣兌美元匯率延續升勢,如匯銀預期突破30元整數大關,盤中最高強升1.2角、升抵29.984元,但在外資午後轉匯出、央行進場調節阻升後,終場仍勉強收在3字頭。
美國聯準會利率決策在即,我國央行同日將宣布第三季利率決策,在此之前美股走勢震盪,台股也呈現漲多拉回,隨美元指數跌破97關卡,新台幣兌美元匯率延續升勢,早盤一如匯銀預期,正式突破30元整數大關,上午最高強升1.2角、升抵29.984元,央行進場調節阻升後,匯價回到30元上方來回測試。
由於對聯準會降息預期,華爾街股市隔夜上漲。追蹤美股走勢,港股周五全日高走。大陸藍籌的滬深300指數創下近3年半以來最高。
台股九月份有半導體展、軍工展,中小型股及高價股急速拉回,不過有基本面業績支撐,台股以個股表現為主,矽智財、探針、PCB 上游及台積電大聯盟廠房興建、特化、設備耗材等輪漲持續;軍工股開始有個股飆漲,低基期業績股也有補漲機會。
儘管美國面臨貿易政策與經濟放緩等不確定性,近期經濟數據好壞參半,但大型科技股在最新一輪財報季中展現出比預期更強韌的表現,使市場得以持續維持樂觀態度,成功接住整體市場情緒,美股四大指數屢創新高,也帶動美股ETF績效飆高,近3月績效前八強皆大賺二位數,台新標普科技精選ETF基金(009807)近3月大漲17%,高居第一。
美股正處於十字路口,短期走勢焦點在即將公布的就業報告,中長期則取決於AI科技浪潮能否持續超越經濟放緩帶來的風險,投資者宜謹慎監控兩者的動態,尋求平衡策略。
由旅宿與觀光類股上漲帶動,周三南韓KOSPI指數盤中漲0.34%,為3183.14點。投資人看好隨著南韓與中國的關係改善,赴韓觀光客人數可望進一步成長。
期權空方8月29日結算勝出,多頭等待美國PCE公布後再戰,加權指數下跌3.35點、收24,233.1點,台指期上漲43點、收24,267點作收,期現貨正價差33.9點;台指期夜盤29日下跌207點、收24,061點,守住24K關卡。
輝達27日美股盤後公布第二季財報。期權交易員在此前估計,不管財報結果好壞,都可能引發其高達2,600億美元的市值波動。輝達在AI占舉足輕重地位,AI族群今年來對美股漲勢有關鍵貢獻,市場對輝達前景看法會左右美股走向。
投組表現:
市場觀望輝達財報結果,美股四大指數昨夜僅費半指數小漲,雖「輝積」齊漲,但今早台積電(2330)仍開低5元、為1165元,影響集中市場指數開低40.02點、報24237.36點,鴻海(2317)、聯發科(2454)等電子權值股也隨之走弱,拖累指數一度回跌逾150點,盤面倚靠台塑四寶南亞(1303)、台塑(1301)、台化(1326)、台塑化(6505),攜手雷虎(8033)、龍德造船(6753)、邑錡(7402)等軍工概念股抗空。
美國聯準會(Fed)降息預期推動房地產、銀行與製造業等類股攀升,但過去主導美股走勢的科技股卻出現動能減弱跡象。原因是美股七雄估值過高,且市場質疑這些科技巨擘龐大的AI資本支出能否轉化為獲利,促使資金轉向過去較冷門的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