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聚氯乙烯的搜尋結果,共38筆
在台中大里當地營運已25年的「台中漢杞醫療廢棄物焚化爐」,其甲級廢棄物處理許可證將於2026年1月1日到期。業者日前正式向環保局提出展延申請,引發地方強烈反彈。「大里GO爭氣陣線」21日號召20多名居民到環保局陳情抗議,痛批該焚化爐長年違規、超燒不斷,卻仍得以續營運,要求市府應直接廢證,若仍展延,至少也應納入地方居民意見與監督機制。
墨西哥政府近期接連對多種中國出口產品發起反傾銷調查,引發中墨貿易緊張。中國大陸商務部3日回應指出,已依法對墨西哥擬採的關稅與投資限制措施,啟動貿易投資壁壘調查,準備採取必要措施,維護中方企業合法權益。
針對有報導稱,墨西哥連續對中國浮法玻璃、自黏膠帶、聚氯乙烯塗塑布和鋼制螺栓發起反傾銷調查,中國商務部發言人回應表示,敦促墨西哥嚴守世貿組織(WTO)規則。
針對墨西哥近日連續對大陸的浮法玻璃、自粘膠帶、聚氯乙烯塗塑布和鋼制螺栓發起反傾銷調查。大陸商務部3日對此回應表示,堅決反對損害中方正當權益的保護主義行為,將密切關注墨方調查進展,敦促墨方遵守世貿規則,保障陸企合法權益。
塑膠微粒無所不在,長期暴露對健康造成危害,還可能「殺精」。研究發現,體內塑膠微粒的種類越多,精子品質下降越明顯,其中又以常見於不沾鍋塗層的聚四氟乙烯(PTFE,也稱鐵氟龍)影響最為嚴重。
塑化劑被廣泛使用於日常生活用品,長期暴露會對健康造成危害。醫師洪永祥指出,有研究發現台人體內的塑化劑濃度比歐美人高出2至7倍,塑化劑會影響人體內分泌、代謝,甚至與乳癌、子宮內膜癌相關,還會直接傷腎、透過惡化代謝環境間接加速腎病變,日常10種生活習慣都藏有塑化劑陷阱,包括邊滑手機邊吃東西、 常喝熱與酸的外帶手搖飲、常吃外帶油炸食物、坐在塑膠地墊吃東西等。
根據美國商業雜誌《福布斯》報導,全球爆紅的潮玩角色 「Labubu」,讓母公司「泡泡馬特」的去年總收入翻倍,達到約 1.81 億美元。盲盒潮流再度席捲全球,但隨之而來的產業生態與環境影響,卻不容忽視。
七月的塑化、水泥、鋼鐵、散裝航運等原物料相關類股,可說是撐起台股半邊天的功臣。專家認為,雖然報價尚未明顯回升,但這些類股最壞的情況應已過去,建議擇優逢低布局。
塑膠製品被廣泛使用在日常生活中,但塑膠微粒對人體健康的影響逐漸被發現。台灣研究全面盤點微塑膠顆粒對腎臟與心血管系統可能造成的損傷,塑膠微粒一旦進入血液循環,就有可能累積於腎臟,進一步導致慢性損傷,它也會破壞血管內皮細胞完整性、誘發血栓、促進心肌細胞凋亡與心室纖維化,進一步成為心血管疾病的隱性危險因子。該研究發表於國際權威期刊《Nature Reviews Nephrology》。
法人寒冬送暖,趕在台塑除息前釋出報告指出,看好烏克蘭重建商機將提振PVC(聚氯乙烯)買氣,並強調優先看好台塑(1301)營運表現,讓台塑順利吞下定心丸,填息行情走路有風。
台塑四寶第二季受美國關稅戰不確定性及新台幣強升影響,合計虧損逾250億元,但第三季進入產業旺季,法人認為匯損影響在第二季達高峰,全年營運觸底回升,帶動台塑(1301)領軍反彈半根停板;貨櫃三雄如長榮(2603)等6月營收均回溫,受惠美國關稅變化及歐洲港口壅堵,營收比5月增長。
百萬YouTuber蔡阿嘎老婆二伯,近年來創立了個人品牌副業,其中一款防水休閒鞋洞洞鞋,疑似被影射「是害孩子長不高、性早熟的兇手」,讓二伯立即發聲明,鄭重澄清「原料不是影片中所說的PVC聚氯乙烯」。
高溫夏日,中國曾爆發汽車隔音棉疑似甲醛超標,造成85位車主相繼罹癌,甚至有人因此過世。專家告訴CTWANT,汽車內裝含有許多塑膠、黏著劑,夏天在豔陽曝曬下更容易產生致癌物質,如果長時間待在密閉的車內,就猶如泡在毒窟之中,建議避免陽光曝曬、開車前先讓車內空氣流通、選擇車外循環空調、更換冷氣濾網、不使用車用芳香劑,掌握5招就能減少吸入致癌物。
據觀察者網報導,汽車業遭遇中美市場寒冬,鋼鐵業又受中國進口產品衝擊……《日經亞洲》在5月11日發表的報導中指出,在截至今年3月31日的2024財年中,日本製造商的綜合淨利潤較上一年下降2%,這是兩年來的首次下降,特別是車企淨利潤降幅超過20%。在競爭激烈的美國市場,日本車企被迫承擔高昂的銷售激勵成本,而中國大陸市場方面,中國本土廠商通過大幅降價來搶佔電動汽車市場份額。
一項新研究發現,廣泛存在於食品儲存容器、洗髮精、化妝品、香水和兒童玩具等消費性產品中的合成化學物質「鄰苯二甲酸酯」,可能是2018年奪走逾10%全球55至64歲男性與女性心臟病患性命的元凶。
幾乎每個家庭都會使用保鮮膜,但營養師蔡正亮說,「只要是保鮮膜包過的食物,我一律不吃」,並指出,PVC材質的保鮮膜好撕又便宜,是小吃店業者最愛,但塑化劑添加較多,提醒若要使用保鮮膜,最好使用PE及PMP這兩種材質,相對比較安全,且要避免用接觸高溫、高油與酸性食物。
台北捷運為提醒旅客乘車禮儀,自5日起在31列車車廂張貼「後背包請改為手提或前揹」、「勿當門神請往車廂內部移動」彈跳小卡,北市議員詹為元質疑,截至12日僅1周時間卻已有22張脫落,黏貼不穩影響宣導效果。北捷公司回應,自12日迄30日僅補貼4張,掉落數量明顯減少,將會特別留意固定方式。
華夏(1305)受制PVC(聚氯乙烯)行情欲振乏力,去年營運僅第二季處於獲利狀態,其餘單季獲利陷落虧損陰霾,全年營收110.86億元,年減19.23%,營業利益虧損8.43億元,稅後純損7.09億元,每股虧損1.22元;董事會決議配發現金0.15元。
吃不完的年菜,很多人都習慣使用包鮮膜包覆後放入冰箱。然而,林口長庚醫院毒物科主任、腎臟科醫師顏宗海點名保鮮膜3大錯誤用法,恐吞入一堆毒,包括接觸含油脂食物、包覆熱食剩菜,以及和食物一起放進電鍋或微波爐加熱。他強調,長時間不當使用,恐致孩童性早熟,成人增加罹患「婦科癌王」乳癌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