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聚酯產品的搜尋結果,共100筆
台塑四寶今日公布10月營收表現,受定期檢修及原油價格震盪偏弱影響,四家公司營收均較9月下滑。展望後市,台塑、南亞預估第4季營收將與第3季持平;台化則指出,為減少虧損,將持續優化產品組合、提升高毛利產品比重,預期11月合併營收將呈現下降。油價部分,台塑化預期年底前油價難以走高,第四季煉油產能利用率約為43.5萬桶/日(81%)。
受制油價趨緩,歲修、十一長假及部分訂單出貨調整等干擾,台塑四寶10月營收悉數月、年雙減。其中,台化 (1326)受制價量趨緩,10月營收221.47億元,月減4%,年減17.1% 。
台塑四寶今(7)日公布10月營收,受定期檢修與原油價格震盪偏弱影響,四家公司營收均較9月下滑。
全球聚酯粒供過於求,加上台灣輸美對等關稅稅率高於越南、印尼等地,不利出口,導致國內紡纖廠相關產線稼動率已下滑1~2成,平均只剩6成。
受制OPEC+增產、中美貿易角力持續,加上年底客戶庫存管控等因素影響,台塑四寶第四季營運多持平、走堅看待。其中,台塑因預期年底節慶需求、開工率提升,預期營收上揚推進;南亞預期因10月兩岸長假多,且年終盤點,客戶控管庫存,下單謹慎,10月、第四季營收持平看待。
台塑四寶今(13)日公布第四季展望,各公司對後市看法不一。台塑(1301)預期第四季營收將較第三季成長;南亞(1303)則持平看待;台化(1326)預期第四季營收略低於第三季;至於油價方面,台塑化(6505)認為地緣政治風險升高,將為油價提供下檔支撐。 台塑表示,第4季為PE、EVA與PP等產品的傳統需求旺季,預期美國進一步降息,加上中國持續推出刺激經濟措施,有助提振內需。同時,印度雨季結束後,石化產品需求可望回升,而印度PVC反傾銷稅預計將於11月14日前實施,PVC價格有望走揚。此外,第四季歲修廠數將少於第三季,開工率可望提升,整體營收預估將較第三季成長。
南亞(1303)受惠IC載板等高階電子材料產品利益增加、塑膠加工產品獲利穩定,且轉投資公司南亞科及台塑化第三季營運轉虧為盈,加上匯率走穩,自結稅後盈餘32.6億元,EPS 0.41元,為近八季來新高。
台塑四寶公布9月營收表現,單月營收呈現「二增二減」局面,其中台塑(1301)、南亞(1303)分別較8月成長7%、6.3%,台化(1326)、台塑化(6505)則分別月減0.6%、3.7%。
台塑四寶第三季成績單出爐!單季合計賺130.31億元,南亞、台化、台塑化齊步轉虧為盈,唯台塑仍小虧,每股稅後虧損0.09元。
大陸紡品競價傾銷,加工絲、尼龍雖逐漸進入產業傳統旺季,產線稼動率提升;不過在市場供大於求、價格受打壓下,9月營收仍處於衰退。市場預期,宏益(1452)、集盛(1455)、力麗(1444)等廠,第三季的營收年減率仍達2位數。
由於瓶用酯粒及聚酯粒市場受中國大陸產品競價傾銷,全球產能過剩致產品低價競爭,加上國內客戶對聚酯產品需求減少,導致供過於求,產銷失衡,化纖廠力麗1日公告董事會決議,停止彰化化纖廠直紡設備生產,包括聚酯粒19.08萬噸與瓶用酯粒10.62萬噸,其中聚酯粒將減產6成,瓶用酯粒則全面停產。
由於瓶用酯粒及聚酯粒市場受中國大陸產品競價傾銷,全球產能過剩致產品低價競爭,國內客戶對聚酯產品需求減少,導致供過於求,產銷失衡,力麗(1444)總經理陳漢卿1日指出,董事會已決議,停止彰化化纖廠直紡設備生產,包括聚酯粒190,800公噸與瓶用酯粒106,200公噸。其中,聚酯粒將減產6成,瓶用酯粒則全面停產。
南亞(1303)下半年營運面臨多重挑戰。雖然AI伺服器需求推升中高階電子材料訂單穩定,但消費性電子因關稅與庫存壓力,客戶下單更趨保守。化工產品受到美國產線異常與定檢影響,聚酯產品則因同業低價競爭及交運量減少,增幅有限。法人指出,電子材料仍是主要支撐動能,但整體營運回升空間有限,並將南亞投資評等自「買進」下調至「中立」。
台塑四寶受歲修檢修、石化需求不振及國際油價下滑拖累,8月合併營收全面衰退,其中台塑月減幅10.2%最大,台化微幅月減0.4%;南亞則是四寶中唯一前八月營收逆勢年增1.9%的公司。預期在全球供需失衡與匯率波動下,四寶營運持續承壓。
台塑四寶公布最新展望,對於第三季釋出保守看法。台塑(1301)指出,第3季歲修廠數較第2季多出2座,導致產銷量下降,因此預期營收將較第2季衰退;南亞(1303)則因丙二酚行情偏弱及美國EG1生產異常,營收較第2季與去年同期略減;台化(1326)預估第3季合併營收將低於第2季,主要受到價格下跌影響,但營運已見改善,希望能在本季轉虧為盈;台塑化(6505)方面,雖然油市供給增加使油價承壓,但美國及歐盟持續揚言對俄羅斯與伊朗石油祭出制裁,仍對油價形成支撐。
在AI伺服器等應用需求持續擴張、且原料價格走揚推動銅箔基板(CCL)報價上調的帶動下,電子材料產品線躍升為南亞(1303)後續營運主動能。法人指出,電子材料市場規模擴大可望挹注獲利,自第三季起營運走勢有望逐步回升,維持「Buy」評等並將目標價上調至53元。南亞今早股價開高走強,一度勁揚逾7.5%,並站穩所有均線。
南亞(1303)營運谷底已過,第三季營收可望優於第二季。市場同時聚焦台塑集團人事布局,王文淵正式交棒,由南亞董事長吳嘉昭接任新任總裁。消息激勵股價今(18)日強勢走高,盤中大漲逾8.5%,成交量躍居台股第二大。與油價連動的台塑化(6505)同步上揚約3%,台塑(1301)、台化(1326)也各漲約1%。
南亞(1303)營運谷底落在第二季,第三季電子材料進入傳統旺季,伺服器與車載產品需求穩定,高階通訊材料需求持續成長,南亞看好營收將優於第二季。法人預期,隨著電子材料市場規模不斷擴大,將有助於2026年獲利表現,因此調升評等至「買進」,目標價45元。今日南亞股價開低走高,盤中一度大漲逾5%,並帶動台塑四寶同步走揚,台化(1326)勁揚2.5%,台塑(1301)與台塑化(6505)漲幅亦超過1%。
台塑四寶釋出最新展望,台塑(1301)由於第三季歲修廠數較第二季增加,預期產銷量減少,營業額將較第二季略為下滑;南亞(1303)則看好8月及第三季營收均穩健成長;台化(1326)預估第三季合併營收將與第二季持平。至於油價,台塑化(6505)表示,市場仍關注美國前總統川普8月8日揚言將對購買俄羅斯石油的國家課徵二級關稅,若政策實際只針對印度實施,市場預估可能導致每日150萬桶俄羅斯原油供應中斷,將為油價提供下檔支撐。
油價重回每桶70美元整數關卡,布蘭特原油價更達73美元之上,助力石化上游原料苯價、PTA、EG現貨行情續增溫,能源、石化上游的台塑化(6505),芳香烴指標的台化(1326),以及EG三雄的南亞(1303)、東聯(1710)、中纖(1718)看好營運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