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聯合宣言的搜尋結果,共46筆
第一屆「全球城市觀光高峰會」於10月26日至29日在韓國釜山盛大登場,高市府觀光局長高閔琳代表出席活動及市長圓桌會議,與全球13個國家、22座城市、逾1200位政府官員、城市領袖及觀光產業代表相互交流,持續提升高雄國際能見度,深化高雄城市外交與國際交流合作。
西班牙阿爾馬拉斯核電廠(Almaraz NPP)的董事會,已正式向核能管理部門提出臨時運轉通融,期望阿爾馬拉斯核電廠的1號機與2號機,其運轉許可證先延長3年,至少到2030之前有效。
日本自民黨黨魁高市早苗本月21日成為第104任新首相以來,遲遲未獲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賀電,中日關係分析人士極為關注。習近平與高市早苗今藉著參與APEC的場合舉行雙邊峰會,習在兩人首度會晤過程提及1995年「村山談話」,盼日方「反省侵略史」,並呼籲高市政府恪守《中日聯合公報》等文件,尤其是「歷史與台灣等重要原則議題」,切莫動搖中日關係基礎。高市表示,日方遵守建交公報立場,台海兩岸關係良好非常重要。
總統賴清德27日晚間出席「美國以色列公共事務委員會」晚宴,感謝其長期關切海台和平對區域及全球和平繁榮的重要性。他並表示,台灣、美國及以色列雖然地理位置相距遙遠,但都站在面對威權主義的第一線,保衛最基本的文明與價值。台灣也將提高國防投資,提升自我防衛能力,並期盼發揮半導體重鎮優勢,結合美國、以色列研發資源,深化經貿合作,為區域帶來和平、穩定與繁榮。
賴清德總統27日晚間出席「美國以色列公共事務委員會」晚宴致詞時表示,「綏靖政策」永遠不是遏制威權國家的解方,「以實力帶來真和平」的理念,才能克服各種變遷與挑戰,這也是台、美、以三國社會長期堅守的座右銘。他也始終認為,台灣要以「大衛對抗巨人歌利亞」精神,抵抗威權主義的脅迫。
賴清德總統今天下午接見以色列國會友台小組訪問團表示,總統府「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本周六將舉辦國際論壇,已邀請以色列紅大衛盾會(MDA)分享戰傷醫療經驗,也期盼雙方攜手深化半導體、資通訊、數位安全及國防新興科技等領域合作,共同拓展全球市場,強化供應鏈韌性,邁向更繁榮的未來。
韓國總統李在明邀請越南最高領袖蘇林赴韓國訪問4天,11日舉行兩國元首峰會,承諾加強雙方經濟和戰略合作,利用彼此經貿關係來因應目前充滿挑戰的全球貿易環境,目標讓兩國貿易額在2030年擴大至1,500億美元。
韓國總統李在明11日宣布,將跟越南最高領導人蘇林(To Lam)共同努力,爭取最晚在2030年之前,把韓越雙邊貿易金額提高至1,500億美元。同時,也相互承諾,在全球貿易不確定的情況下會擴大合作。
卡達、沙烏地阿拉伯、埃及等阿拉伯聯盟在近日聯合國會議後發表聯合宣言,呼籲盡快落實兩國解決方案,結束迦薩戰爭,並要求哈瑪斯放棄對迦薩地區的統治並解除武裝,強調迦薩是巴勒斯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當地也應由巴勒斯坦自治政府唯一管轄,聲明也說明,結束戰爭後將在安理會授權下於當地部署臨時性穩定特派團。
英國首相施凱爾與法國總統馬克宏在英法峰會聯合宣言中,重申對台海和平穩定的承諾,也呼籲透過和平方式解決台海議題。此外,《紐約時報》報導,中國科研船近年頻繁大量出現在台灣東岸及關島附近水域,兩地都有台美重要軍事基地,中方行為無疑是在搜集海床資料,使中國海軍獲得如何在太平洋部署潛艇,或試圖跟蹤更隱蔽的美國潛艇的訊息,為潛在衝突作好準備。
金磚(BRICS)第17屆峰會於6日巴西開幕為期2天。本被視為「南方國家」大集合對抗美國霸權,但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和俄羅斯普丁等兩大巨頭缺席讓峰會遜色不少,外界預期這次峰會為避免惹惱美國,將暫緩去美元化議題。
金磚(BRICS)第17屆峰會6日巴西開幕為期2天。本被視為「南方國家」大集合對抗美國霸權,但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和俄羅斯普丁等兩大巨頭缺席讓峰會遜色不少,外界預期其為免惹惱美國而暫緩去美元化議題。
海洋生態危機日益加劇,聯合國主導的第三屆海洋高峰會議(UN Ocean Conference, UNOC)於今(9)日在法國尼斯舉行,聚焦海洋保護與國際承諾,並以推進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第14項(SDG 14)為主要任務。
賴清德總統今天接見美國海外作戰退伍軍人協會,感謝美國政府與國會協助強化臺灣自我防衛力量、建立臺美之間強健的經貿連結,並支持臺灣的國際參與,有助在印太地區捍衛我們的共同利益。該協會也邀請賴清德在8月的年會以錄製影片方式參與,並邀退輔會出席6月18日至21日在曼谷舉行的太平洋區大會。
俄烏戰爭引發的一系列世界各地的地緣衝突和戰爭,打破了維持了七十多年雅爾達體系,導致世界大亂,戰火頻燃。雅爾達會議催生的聯合國憲章也被人當成廢紙,任意「粉碎」。當前的世界亂局這是二戰之後的又一次地域和財富的「再分配」。保證了世界七十幾年和平的「雅爾達體系」已經死亡,聯合國也面臨極限挑戰,瀕臨名存實亡。世界已經失控,急需一個有權威性的,全世界認同的新國際秩序的誕生。
中日韓擴大人員旅遊往來,可望為2025年中日韓領袖會議先行暖身。日本外相岩屋毅近日訪問中國,宣布放寬對中國公民發放簽證後,韓國總理辦公室26日聲明,為提高訪韓便利性,考慮對一定範圍內的中國團體遊客試行免簽政策。這是繼中國11月首次對韓國實施單方面免簽政策後,韓方的最新回應。
二十國集團(G20)18至19日,在巴西舉行為期2天的峰會。G20峰會首日即發表領袖宣言,實屬罕見。宣言關切俄烏、迦薩衝突,呼籲各國在氣候變化、減貧和稅收政策方面開展合作。另外,針對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即將回鍋白宮,各國對保護主義的擔憂升溫,但即便如此,宣言仍未寫明「反保護主義」。
美國總統拜登在「拜習會」中強調台海和平穩定,要求中共解放軍停止在台灣周邊的軍事行動。外交部今天表示肯定與歡迎,強調我國將以實力確保和平,持續致力提升自我防衛能力。對中方發表種種顛倒是非言論,外交部也重申,中華民國台灣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