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能源出口的搜尋結果,共96筆
澳洲總理艾班尼斯2日表示,大陸國務院總理李強將於明年訪問澳洲,行程可能包括參觀澳洲中部的巨型獨石烏魯魯(Uluru)。而李強上一次訪澳是在2024年6月。
美中兩國元首於韓國釜山舉行「川習會」落幕後,全球媒體紛紛聚焦這場美中經貿與權力交鋒成果。然而,若將川普在會前與會後於「真實社群」平台發表的兩則貼文加以比對,並搭配中國官媒對會談描述,便可窺見「川習會」背後的虛實、冷熱、戰和,三者交錯運行的政治交易戲碼。
美國聯邦政府因參議院兩黨對法案意見分歧而再次關門,再加上總統川普持續施壓聯準會應大舉降息,若類似情況發生在其他國家,通常會引發該國金融市場劇烈波動,但美國股債市截至目前卻不太受影響。投信法人表示,美國例外論光環仍在,但正受挑戰,財政和央行獨立性擔憂未解,放眼全球公債及新興債市場不乏有更好的機會。
台股上周創高之後陷入高檔震盪格局,於23日下跌116點至27,532點、跌幅0.42%,跌破5日均線但仍力守在10日線之上,而台塑化(6505)、大江(8436)等相對低基期的個股,則在23日帶量逆勢上漲,站於所有重要均線之上,出現轉強表現。
川普擱置與普丁峰會計劃後,美國財政部就在22日鎖定俄羅斯兩大國營石油巨頭祭出新一輪制裁。歐盟23日也批准包括禁止進口俄國天然氣的第19輪制裁措施。歐美新制裁讓外界憂心全球能源供應恐將受阻,因而刺激國際油價大漲逾5%、並創兩周新高。
《CNN》報導,美國總統川普與俄國總統普丁在阿拉斯加會面後,由於俄烏和談未見進展,美方提升與烏克蘭情報共享,包含位於俄國領土深處的目標資訊,期盼藉此施壓俄羅斯重新回到談判桌。與此同時,在面對西方制裁下,普丁批評,歐洲國家受到政治壓力拒買俄國能源反而招來苦果,不過他也強調俄國需建立全面能源主權。
日本及法國遇財政波動,債市近全面走揚。根據美銀引述EPFR統計至10月9日止近一周,三大債市仍保持淨流入、力道均微幅降溫;其中投資級企業債基金仍維持淨流入居冠、金額為82.4億美元;其他依序為非投資等級債基金淨流入金額17.9億美元、新興市場債淨流入16.6億美元。
美國海關與邊境保護局(CBP)10月3日正式發佈CSMS #66427144號公告,確定自10月14日起,對進入美國港口的中國擁有、運營或建造的船舶,以及所有外國建造的汽車運輸船徵收額外費用。界面新聞引述航運諮詢機構測算,美國的這項舉措將在2026年給全球前十大班輪公司增加32億美元的成本。
澳洲政府7日表示,預料本財年黃金將會取代液化天然氣,成為澳洲第二大出口資料產品,僅次於鐵礦砂,這是由於地緣政治動盪的擔憂激勵對於黃金的避險需求,帶動金價上漲以及出口提高。
澳洲政府7日表示,預料本財年黃金將取代液化天然氣,成為澳洲第二大出口資料產品,僅次於鐵礦砂,這是由於地緣政治動盪的擔憂激勵對於黃金的避險需求,帶動金價漲以及出口提高。
外交部長林佳龍近日在波蘭簽署承諾為受到俄羅斯入侵影響的烏克蘭兒童提供援助的協議,英國《衛報》1日報導,儘管台灣自認為烏克蘭盟友,但無視國際制裁,已成為俄羅斯石腦油(naphtha,俗稱輕油)的全球最大進口國。報導引述華府智庫專家說法,認為此收入對克里姆林宮的財政並非沒有影響,形同向俄方提供數十億美元的戰爭資金。
儘管台灣是烏克蘭盟友,但無視國際制裁,已成為俄羅斯石腦油的最大進口國。雖然台灣參與了對俄羅斯的其他制裁,但由於能源需求97%依賴進口,並未對購買俄羅斯化石燃料設限。專家指出,這高進口依存度是兩岸潛在衝突中的關鍵罩門。
中美關稅戰休兵期間,雙邊貿易協議仍在推進,但俄烏戰爭延燒下,傳出美國仍可能向中國課徵關稅作為二級制裁。最新傳出,美國總統川普已向歐盟提出要求,尋求聯手向俄國原油採購大國中國和印度課徵最高100%關稅,以此對俄羅斯施壓。
據觀察者網報導,「只有一個玩家,中國正成為綠色能源領域的全球領導者。」英國《衛報》9月7日刊文稱,從歷史上看,主導能源的國家通常主導著政治和經濟,而從中國工廠運到全球各地的風力渦輪機、太陽能發電板、電動汽車,表明中國已贏得21世紀能源之戰。
據觀察者網報導,就在中俄「西伯利亞力量-2」天然氣管道項目敲定之際,美國保守派媒體福克斯新聞主播傑西·沃特斯(Jesse Watters)暗示警告,聲稱「有人」(someone)可能會炸毀這條天然氣管道,從而破壞中俄兩國之間的能源合作。
中共若封鎖台灣周遭海域,台灣將面臨能源供給問題。為確保台灣能源安全,美國跨黨派聯邦參議員提出《台灣能源安全與反禁運法案》,要求美國政府擴大對台液態天然氣出口,同時鼓勵台灣維持使用核能作為能源來源,並展開雙方在新型核能技術上的合作,幫助台灣建造能源韌性。
目前台灣能源進口依賴度高達98%,幾乎全數仰賴外部供應,成為中國大陸施壓的一大弱點。美國聯邦參議院外交委員會亞太小組主席芮基茲(Pete Ricketts)與民主黨籍聯邦參議員庫恩斯(Chris Coons)5日共同提出《台灣能源安全與反禁運法案》,目標在於擴大美國對台液化天然氣(LNG)出口、協助台灣強化能源基礎設施,並鼓勵台灣發展核能,以確保在緊急情況下能源供應不中斷。
美國能源部長萊特(Chris Wright)5日表示,俄羅斯向中國出口天然氣不會影響美國液化天然氣(LNG)的全球競爭力,強調川普政府將持續推動能源出口擴張,並藉此削弱俄羅斯在歐洲的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