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臨時部隊的搜尋結果,共18筆
聯合國安理會日前以15票全數同意,決定最後一次延長負責黎巴嫩南部維和行動的聯合國駐黎巴嫩臨時部隊(UNIFIL,簡稱聯黎部隊)任務,直至2026年12月31日止,隨後將在1年內逐步撤離。
新華社報導,中國大陸常駐聯合國副代表耿爽美東時間28日在安理會通過第2790號決議後作解釋性發言,對決議最後一次延長聯合國駐黎巴嫩臨時部隊(聯黎部隊)任期、要求聯黎部隊在2026年年底結束任務並開始撤出表示遺憾。
黎巴嫩軍方證實,鄰近以色列邊境一處軍火庫9日發生爆炸,造成6名黎國士兵喪生。當局表示,仍在調查事發原因,但消息人士透露,士兵當時正在移除「真主黨」基地內的彈藥與爆炸裝置。
在秦朝滅亡之際,天下反秦起義四起,然而讓人不解的是,秦國當年號稱擁有百萬虎狼之師,秦代名將章邯(ㄏㄢˊ)卻是率領奴隸組成的臨時部隊進行平叛,秦國正規軍卻遲遲未見出動,尤其南越地區駐紮的50萬秦軍,竟未曾北上支援。事實上,背後關鍵在於秦始皇早年曾下了一道鐵令,要求南越駐軍不得北返。
聯合國安理會13日譴責了近期對聯合國駐黎巴嫩臨時部隊(UNIFIL,簡稱聯黎部隊)的攻擊,呼籲各方尊重維和人員的安全。安理會透過聲明譴責了10月29日、11月7和8日針對聯黎部隊的攻擊事件,這些事件造成數名維和人員受傷。但聲明未指明誰是襲擊者。
美媒AXIOS 20日報導,以色列上周遞交文件給美國,提及透過外交途徑終止以色列與黎巴嫩真主黨的戰爭,不過條件是讓以軍能積極執法,並且讓以色列空軍在黎巴嫩領空享有自由行動,讓美國官員評論這些條件削弱黎巴嫩主權,非常不可能獲國際社會支持。
軍聞網站「Army Recognition」報導,德國參與聯合國駐黎巴嫩臨時部隊(UNIFIL,簡稱聯黎部隊)的巡防艦,17日成功攔截1架在黎巴嫩附近的無人機;與此同時,黎國真主黨宣稱,與以色列衝突「進入全新階段」,不排除動用精準火箭進行打擊。
為降溫中東局勢,中國外交部長王毅14日深夜先後與以色列外長卡茲、伊朗外長阿拉奇(Abbas Araghchi)通電話。王毅表示,中方高度關注以色列和伊朗間緊張局勢,希望各方慎重行事,避免局勢陷入惡性循環。中方願為推動衝突降溫發揮建設性作用。王毅也提醒,以方應採取切實舉措保障聯合國駐黎巴嫩臨時部隊人員安全。
美國五角大廈13日正式宣布,將向以色列部署「終端高空區域防禦系統」(THAAD),藉此加強以國應對伊朗攻擊的能力,另還有約百名美軍人員也將被派往當地。
在以色列準備報復伊朗10月1日逾百枚飛彈攻擊之際,美國官員認為以軍報復目標縮小至軍事和能源基建,應該不會攻擊伊朗的核設施,但強調以國未分享其反擊資訊,美國不清楚以軍何時報復和最終攻擊目標。
在以色列準備報復伊朗10月1日逾百枚飛彈攻擊之際,美國官員認為以軍報復目標縮小至軍事和能源基建,應該不會攻擊伊朗核設施,但強調以國未分享其反擊資訊,美國不清楚以軍何時報復和最終攻擊目標。
聯合國駐黎巴嫩臨時部隊總部近日多次遭以軍攻擊,導致相關人員受傷,並引發國際譴責聲浪,退役陸軍少將栗正傑認為,以軍認為聯合國部隊沒有發揮遏制戰事的功能,因此決心要親自處理真主黨,他們攻擊聯合國部隊的目的,就是在警告對方不要干涉戰事。
聯合國駐黎巴嫩南部的維和部隊確認,位於納庫拉(Naqoura)的總部在48小時內第2次遭到以軍襲擊,就在前一天以色列軍隊才攻擊過該基地。
聯合國駐黎巴嫩臨時部隊當地時間10日發布聲明,指出當天上午一座駐軍基地瞭望塔遭以色列國防軍(IDF)坦克砲轟,造成2名駐軍受傷,前立委郭正亮指出,黎巴嫩南部的聯合國部隊人數雖有1萬人左右,但只有裝備輕武器,他們的任務是維安而非交戰,所以基本上拿以軍沒轍。
聯合國駐黎巴嫩臨時部隊(聯黎部隊,UNIFIL)當地時間10日發布聲明稱,當天上午以色列國防軍坦克向納庫拉(Naqoura)聯黎部隊總部一座瞭望塔開火,造成兩名印尼籍維和人員受傷。聲明指控,自以軍1日地面進攻黎巴嫩以來,該總部和附近陣地一再遭到襲擊。對此,中方表示嚴重關切和強烈譴責。
聯合國駐黎巴嫩南部的維和部隊表示,以色列一輛梅卡瓦坦克(Merkava)向該部隊位於納庫拉鎮(Naqoura)的總部開火,擊中一座瞭望塔造成2名維和部隊重傷,現已送往醫院治療。此處的聯國維和部隊主要為愛爾蘭軍隊。
以色列21日陸海空猛轟迦薩走廊南部城市拉法,與巴勒斯坦激進組織哈瑪斯近戰,造成至少45名巴人喪命,當地民眾形容,這是拉法市「最慘烈的一晚」。哈瑪斯政府媒體辦公室主任表示,以軍22日對迦薩走廊北部的迦薩城狂轟濫炸,釀至少42死。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和歐盟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級代表波瑞爾(Josep Borrell)6日齊造訪中東區域國家,展開新一輪危機斡旋外交。以阻止迦薩戰爭蔓延至黎巴嫩、以色列占領的約旦河西岸和紅海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