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自動相機的搜尋結果,共81筆
台中爆發非洲豬瘟後,農業部全面禁止廚餘養豬,遂有大量廚餘改為掩埋、堆肥,然而有學者擔憂若野豬吃到這些廚餘,恐使病毒擴散全台,為此農業部表示,為嚴防野豬接觸廚餘,已啟動全國27處廚餘掩埋場巡查工作,並架設紅外線自動相機監測,目前已完成霧峰、后里廚餘掩埋場附近12台自動相機架設。目前並未有異狀。
因應非洲豬瘟,全國禁止廚餘餵豬,中央日前成立廚餘去化前進協調所。環境部1日指出,昨開會盤點各縣市廚餘處理量能,也包含台中市,目前去化量能都足夠,廚餘可掩埋或焚化,但長期要朝向能源化、再利用化等方向處理。
我國首例非洲豬瘟病例基因定序10月31日出爐,確認為重組病毒,經比對世界動物衛生組織(WOAH)基因庫後,與大陸及越南相似度分別達99.95%及99.92%,但仍無法確認來源。農業部獸醫所長鄧明中說,從基因定序可知病毒基因排列方式並觀察病毒關聯性,雖然DNA病毒演化速度較慢,而大陸跟越南自2023年後即未公布基因定序,因此就算再相似也無法確認來自哪國。
我國近日檢出首例非洲豬瘟病例,農業部宣布廚餘禁入養豬場,因此有縣市政府改把廚餘使用掩埋處理,外界憂心恐怕有野豬食用廚餘,釀成額外風險,農業部林保署組長羅尤娟表示,發現部分廚餘採掩埋處理,但現場卻沒有防護措施,已要求各縣市政府要求要有阻隔措施,避免野豬接觸廚餘,會於掩埋場附近設置自動相機,並啟動巡查團隊每日巡看有無異樣或死亡野豬,也同步提供電圍籬設置指引予地方政府參考。
台灣石虎日將於5日登場,林業保育署台中分署3日公布最新監測成果,發現石虎活動範圍逐步由東勢與和平交界山區,延伸至東勢、新社等淺山地帶的果園與農田,農友與社區以自動相機捕捉到石虎身影,且與友善石虎農作標章田區範圍高度重疊,顯示生態廊道逐漸恢復生命力。
台灣石虎日將於5日登場,林業保育署台中分署3日公布最新監測成果,發現石虎的活動範圍已逐步由東勢與和平交界山區,延伸至東勢、新社等淺山地帶的果園與農田,更有多位農友與社區以自動相機捕捉到石虎身影,且與友善石虎農作標章田區範圍高度重疊,顯示生態廊道正逐漸恢復生命力。
「原住民族狩獵自主管理」不是空談,而是正在部落發生的事,所以為讓政策貼近部落實際需求,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宜蘭分署於11、12日,分別在南澳鄉武塔村與金洋村舉辦「原住民族狩獵相關法規說明會」,邀請族人齊聚一堂,透過案例分享與面對面討論,從法規說清楚,讓狩獵文化與生態保育能並行不悖。
台灣黑熊「阿里曼.西肯」去年10月入侵花蓮縣卓溪鄉養雞場大啖雞隻,經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花蓮分署捕捉野放後,今年3月再度回到原處吃雞且多次驅趕無效,最後受困陷阱送動物醫院短暫安置,今天野放重返山林,花蓮分署也特別在當地養雞場裝設AI辨識預警系統與防熊電圍籬,盼藉科技預警降低黑熊再度入侵風險,若重返侵擾也能立即捕捉長期安置。
台中市自達傳統獵人協會組成黑熊巡守隊,參與台灣黑熊生態服務給付棲地巡護工作至今,除在今年6月以紅外線自動相機拍攝到黑熊現身影像外,更曾發現台灣野山羊、山羌、台灣野豬等其他野生動物畫面。對此,林業保育署台中分署27日至部落頒發棲地監測獎勵金,感謝部落族人對於黑熊保育的努力。
台中市人人守護山林協會是由南勢部落獵人組成,去年起組織黑熊巡守隊,今年5月起透過族人自行架設的紅外線自動相機,至今二度捕捉到黑熊在海拔1177公尺淺山地區現身畫面,協會的付出也成為黑熊保育工作推展的重要助力。
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16日公布2011年以來監測與發現台灣黑熊紀錄,無論中高海拔或低海拔地區,族群數量與分布皆有擴增趨勢,也現蹤東部平地,雖顯示保育成果,但人熊衝突也升溫,林保署擬定策略,定調「人熊和平共處」成首要課題。
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今發布2011年以來台灣黑熊監測與發現紀錄點位統計分析,數據顯示族群相對豐度(OI值)逐年上升且趨勢明顯,低海拔地區發現紀錄增加、範圍更廣。林保署表示,過去導致族群減少原因已減少,目前「人熊和平共處」已是首要課題。
花蓮卓溪黑熊4月21日遭槍擊致死,林保署花蓮分署今天還原現場情境,當時黑熊正啃食犬隻,人熊相距僅7公尺,黑熊不僅未嚇退,反而朝持槍的護管員衝過來,受限地形無法退避,只能開槍自衛,屬自保行為,符合野生動物保育法。
4名民眾日前在浸水營古道台東端約14.5公里、海拔約119公尺處目擊1隻年幼黑熊奔跑,同時聽到母熊吼叫聲,因情況突然來不及拍照。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台東分署表示,這是目前台灣黑熊出現在台東最南、海拔最低紀錄。
南島文化與古道研究者徐如林與3名同行者近日在浸水營國家步道台東端約14.5公里處目擊1隻年幼黑熊奔跑,也聽見疑似母熊於上方叢林發出吼叫聲,雖來不及拍攝影像仍通報林業及自然保育署,經台東分署派員勘查,確認該地點海拔僅約119公尺,創下黑熊在台灣的最南紀錄,同時也是台東地區海拔最低的1筆出現紀錄。
花蓮卓溪區黑熊遭槍擊致死事件,引起各界議論,甚至質疑為何不先以麻醉槍制伏黑熊,對此林保署也還原當下情況說明,麻醉等藥品須由合法麻醉藥師指導才能使用,且麻醉非立即奏效,因此要抵禦百餘斤的黑熊,唯有獵槍才能起到自保作用,並且該黑熊獵食犬隻、數次驅趕未果,顯見有異常行為,遂要求巡守同仁攜帶獵槍,並以維護人員安全為優先。
花蓮縣卓溪鄉卓溪村中正部落11日傳出黑熊吞吃工寮繫綁的3隻飼養犬後,20日又出現在距住家50米旁的水田,讓族人相當害怕。這隻黑熊經影像比對,判斷是4年前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野放的黑熊,玉管處已在部落周邊及農作區架設監測相機,透過蹤跡回報進一步誘捕滋擾熊。
石虎主要族群集中分布在苗栗縣、台中市及南投縣地區,根據以往調查資料顯示,苗栗縣竹南鎮、南庄鄉與泰安鄉等地並無石虎拍攝紀錄。近日林保署新竹分署透過架設紅外線自動相機,在南庄鄉記錄到石虎影像,對於石虎族群分布的研究具有重大意義,也突顯該區域生態系完整性及棲地保育的重要性。
台灣黑熊保育有成、近年出沒頻繁人類活動區域。花蓮縣卓溪鄉中正部落11日傳有黑熊入侵雞舍,不僅雞隻被啃,看守的狗也遇害。林保署花蓮分署近日架設相機拍到黑熊入侵過程,仔細比對頸圈後發現,應為玉山國家公園管理4年前捕捉後野放的個體,也於17日晚啟動驅熊作業,分署也呼籲村落注意,維護人熊安全。
台灣黑熊保育有成、近年出沒頻繁,本月11日在花蓮縣卓溪鄉中正部落傳有黑熊入侵雞舍,雞隻被啃,看守的狗也被掠食,現場留有熊窩、排遺,林保署花蓮分署架設相機,近日拍到黑熊入侵過程,仔細比對,這隻黑熊佩掛頸圈,應為玉山國家公園管理4年前捕捉後野放的個體,17日晚啟動驅熊作業,並請村落注意,維護人熊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