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自殺率的搜尋結果,共60筆
9月10日是「世界自殺防治日」,馬偕紀念醫院與國際扶輪3522地區淡水扶輪社今(7)日下午在淡水捷運站10號廣場舉辦「珍愛生命~樂當自殺防治守門人」宣導活動,號召全民一同守護生命、關懷身邊親友。
日本外籍遊客爆量引發的「觀光公害」多不勝數。最近社群媒體流傳一支澳洲男子自拍闖入日本墓園的過程,不僅喝了用於祭拜亡者的酒水,還揮舞插在墓碑後方的「卒塔婆」長條木板,極其失序舉止大犯眾怒,男子嘴硬多日之後終於道歉。日本律師表示,如此行徑可能觸法。澳洲大使館罕見警告民眾旅遊日本期間務必守法以保舉止得體。
兼任民進黨主席的總統賴清德在民進黨全代會上,左批在野聯盟影響政府運作與國家進步發展,右批中國文攻武嚇不斷,誑稱而台灣人民有感於國家安危,不但有青鳥飛出,公民也自主發起大罷免,「民進黨必須與公民同行,一起承擔守護國家的責任」。賴總統言行,完全背離作為總統的格局和高度。
兼任民進黨主席的總統賴清德在民進黨全代會上,左批在野聯盟影響政府運作與國家進步發展,右批中國文攻武嚇不斷,誑稱而台灣人民有感於國家安危,不但有青鳥飛出,公民也自主發起大罷免,「民進黨必須與公民同行,一起承擔守護國家的責任」。賴總統言行,完全背離作為總統的格局和高度。
衛福部公布113年國人10大死因,14年後自殺重返10大死因,令國人震驚。其中15-65歲自殺的人數均呈上升,這波上升的趨勢,仍凸顯國人身心健康問題亟需重視。
衛福部公布113年國人10大死因,14年後自殺重返10大死因,令國人震驚。其中15-65歲自殺的人數均呈上升,這波上升的趨勢,仍凸顯國人身心健康問題亟需重視。
時隔14年,自殺重回十大死因!衛福部16日公布2024年國人十大死因,自我蓄意傷害(自殺)自2010年後首度回榜,各年齡層自殺死亡率,以65歲以上、每10萬人口25.5人最高。自殺死亡人數則是45至64歲壯世代1405人最多。台灣自殺防治學會表示,政府對促進心理健康與自殺防治的經費偏低,呼籲政府提高防治預算。
甫自馬來西亞巡迴講座回台的腦神經科學領域的權威洪蘭教授,長年致力於腦科學、認知心理學與生命科學的研究與翻譯。6月14日在惠中寺未來與希望講座中,從大腦的運作談「智慧的人生」,現場聽眾近800位,網路直播觸及人數近9000人次。
老年人是自殺率最高的族群,此現象與孤獨感的盛行息息相關。根據國衛院2022年高齡健康與長照服務年報,我國85歲以上者,有64.3%喪偶,其中高齡女性喪偶率高達81.9%,男性則為37.7%。專家提醒,子女、親友稍微互動、關心,就能打破「語言理解困難→減少社交互動→愈加孤獨」的惡性循環。
你願意相信,一杯手搖飲的價格,就是我們每個人一整年心理健康的全部支出嗎?心理健康聯盟指出,國際已將心理健康列為國安等級問題,但台灣每人心理健康促進及預防經費僅有18.69元,嚴重不足,基層社區預防與支持系統薄弱。在資源失衡之下,弱勢族群成隱形受害者。沒有心理健康,就不算健康,專家呼籲政府增加預算投入,拉升至OECD建議水準,至少佔醫療預算的1成。
桃園療養院臨床心理科積極推動青壯年心理健康支持,因應衛福部統計指出2022年15至24歲族群自殺率高居死亡原因第二名的警訊。臨床心理科主任劉昀玲表示,青少年與青年處於身心發展的轉換期,面對學業、人際與未來不確定性時,極易產生情緒困擾。透過實用的心理策略與專業介入,可協助他們提升情緒因應能力,有效降低風險與自傷行為的可能。
五月是感恩的季節,佛光山頭份宏法社、三灣鄉天仁道院,4日上午分別舉行佛誕節浴佛法會暨母親節孝親活動,以及雙親節活動。苗栗縣長鍾東錦到場向偉大母親們獻上最高敬意,感謝宗教團體發揮安定社會的力量,讓善和愛不斷循環下去,也預祝天下父母親佳節愉快。
義大利監獄18日首度啟用「性愛房」(sex room),囚犯可和伴侶「親密」會面達2小時,只是期間房間不能上鎖。當地監察員表示,性愛房首度啟用的狀況相當順利。
春天來臨,隨著日照時間、下雨等季節變化,情緒障礙患者增加,近日受到股票跌停、全球經濟影響,更湧現一股焦慮憂鬱潮。醫師指出,季節性情緒障礙通常以「憂鬱」表現居多,患者可能心情低落、起伏大、提不起勁、出現強烈負面思考;每年3、4月更會出現一波「桃花癲」躁鬱症潮,提醒民眾若症狀已影響到生活,應盡速就醫治療。
2024年高雄各行業營利事業銷售額初估突破6兆元,創下歷史新高,高市府財政局12日分析,觀光收益增加、高科技產業進駐等助攻,繳出亮眼成績單。然而數據一出,藍綠各自解讀,藍營酸薪水未漲、房價高漲;綠營則讚財政健全,呼籲強化照顧弱勢族群。
高雄市財政局今(12)日公布,初估去年各行業營利事業銷售額突破6兆元,創歷史新高,較市長陳其邁109年上任時4.52兆元增加1.5兆元,成長約34%,帶動整體產業發展。對此,藍營酸,薪水有漲34%嗎?房價已漲了2倍。綠營則讚財政健全,但呼籲應讓高雄各方面指標均衡。
立法院今明2天進行總預算表決,在野黨提出多項經費刪減案,引發各界抗議。台灣精神醫學會、中華民國諮商心理師公會全聯會、中華民國臨床心理師公會全聯會今日(20)發布聯合聲明,若心理健康資源遭刪,恐弱化推廣教育、心理健康服務停滯、造成整體危機,懇請立院考量國民福祉,刪除預算不應削弱心理健康資源。
美媒22日揭露,從19世紀初至1970年代,至少有3104名美國土著兒童被從家人身邊帶走,強行融入社會,最後死於美國的寄宿學校。這一數字是美國政府估計的3倍。
知名作家瓊瑤留下遺言「我不想聽天由命,不想慢慢枯萎凋零,我想為這最後的大事『作主』」,這些話再度引發安樂死議題的討論。衛福部長邱泰源5日表示,在討論安樂死之前,可先思考安寧緩和醫療,「安寧緩和做得好,安樂死並不是不存在」,台灣擁有亞洲第一的安寧緩和醫療實力,足讓病人追求生死兩相安,但安樂死並非自然死亡過程,爭議較多,暫時不考慮。
86歲知名作家瓊瑤(4)日在淡水住家傳輕生,台灣自殺防治學會今(5日)發布聲明,台灣65歲以上長者自殺率為全年齡層最高,原因包括親人離世、行動失能、健康退化等,都會加重負面影響,台灣步入超高齡社會,應慎防輕生危險因子,並留意徵兆,包括突然情緒低落、贈送珍貴物品、或是突然平靜或開朗,與先前低落情緒形成反差都是警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