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藍綠攻防的搜尋結果,共50

  • 藍母雞小雞攜手 綠仍待整合

    藍母雞小雞攜手 綠仍待整合

     2026年高雄市長選情緊繃,也牽動議員選戰。藍營以「母雞、小雞攜手」模式緊密合作,以維穩基本盤,也藉由揭弊帶動議題,成功引發全國關注。相較之下,綠營主將仍未底定,市長、議員參選人全都還在拚初選,地方支持者期待明年1月民調完成後,主將能迅速整隊,一同進入戰鬥模式。

  • 盧秀燕須清理戰場

    盧秀燕須清理戰場

     本次國民黨主席改選,是關鍵時刻的關鍵抉擇,呈現出一副外人看來頗為突兀,但黨內中人皆知成因為何的景象。進入決戰對壘的郝鄭兩人中,高喊世代交替的一方,背後簇擁的支持骨幹和群眾基礎,卻大率是耄耋長者或對國民黨恨鐵不成鋼的軍系壯世代。

  • 鞏河平專欄》盧秀燕須清理戰場

    鞏河平專欄》盧秀燕須清理戰場

     本次國民黨主席改選,是關鍵時刻的關鍵抉擇,呈現出一副外人看來頗為突兀,但黨內中人皆知成因為何的景象。進入決戰對壘的郝鄭兩人中,高喊世代交替的一方,背後簇擁的支持骨幹和群眾基礎,卻大率是耄耋長者或對國民黨恨鐵不成鋼的軍系壯世代。

  • 淡江大橋合龍布條惹議 江怡臻:最典型的政治收割

    淡江大橋合龍布條惹議 江怡臻:最典型的政治收割

    淡江大橋16日舉行合龍儀式,現場一條紅底黃字「最親民的賴總統」布條意外成為焦點,引發藍綠攻防。國民黨新北市議員江怡臻痛批,這樣的場面「瞬間共產化」,直言民進黨把交通建設硬是搞成「偉大領袖視察秀」,不僅失去莊重,更是「政治收割」。

  • 新聞透視》政治操弄財政議題 恐引火自焚

    新聞透視》政治操弄財政議題 恐引火自焚

     《財劃法》出現爭議,原本只要修正錯誤即可,不過民進黨宛如撿到槍,想在大罷免後一吐怨氣,天天藉此砲轟藍營。賴清德總統身為國家元首,第一時間竟然不是提出解方,而是高喊「屠刀一直都不在民進黨的手上」,讓《財劃法》從單純財政議題轉化為政治議題,勢必成為立法院新會期攻防焦點。

  • 大罷免失敗要賴清德射3支箭 陳致中「被拱入閣」回應了

    大罷免失敗要賴清德射3支箭 陳致中「被拱入閣」回應了

    台灣史上最大規模的「大罷免」行動落幕。首波7月26日針對24名國民黨立委與新竹市長高虹安的罷免案全數未過,23日第二波再針對7名藍委投票,結果同樣全遭否決。至此,31名藍委與高虹安全數安全過關。面對此一結果,總統賴清德承認施政有不足,並宣布將提出四項調整;前總統陳水扁之子、前高雄市議員陳致中則在臉書呼籲賴清德「射三箭」,正面回應政局。

  • 1萬元現金恐拿不到?翁曉玲預言綠營選後「刪案劇本」超狠

    1萬元現金恐拿不到?翁曉玲預言綠營選後「刪案劇本」超狠

    726大罷免投票倒數進入最後關鍵期,藍綠攻防愈演愈烈。國民黨立委翁曉玲23日直言,近期火速三讀通過、備受關注的「普發現金1萬元」方案,並不是賴清德政府的德政,而是源於國人過去4年所繳的「超徵稅收」。她警告,這筆還稅於民的款項若未獲民進黨支持,「726罷免若失敗,民進黨恐將提案刪除」。

  • 反罷免催票  藍新北議會黨團:守護民主價值  拒絕政治報復

    反罷免催票 藍新北議會黨團:守護民主價值 拒絕政治報復

    立法院藍綠攻防升溫之際,國民黨新北市議會黨團今(21)日召開記者會,強調面對民進黨「無差別罷免行動」意圖奪回國會主導權,將在投票倒數5天全力動員,呼籲選民於7月26日出門投下「不同意罷免」一票,守護民主價值、拒絕政治報復。

  • SRF爭議 台灣立方行政訴訟首開庭

    SRF爭議 台灣立方行政訴訟首開庭

     SRF廠進駐桃科園區爭議未解,除立疆售地失去開發資格,可寧衛目前進度近80%,持續興建中並積極敦親睦鄰,台灣立方工程進度卡在65%停工中,並和桃園市政府法律攻防,除向桃園地院提起民事求償28億元,也針對遭撤銷的汙染物排放權許可證提起行政訴訟,13日將於北高行首度召開準備程序庭。

  • 國民黨新北黨部書記長遭收押  侯友宜怒轟「司法打壓異己」

    國民黨新北黨部書記長遭收押 侯友宜怒轟「司法打壓異己」

    國民黨新北市黨部遭檢調第二波搜索,書記長陳貞容28日被帶回偵訊後,今(29)日凌晨遭法院裁定羈押禁見,引發藍營反彈。新北市長侯友宜痛批「司法變成打壓異己的工具」,呼籲檢調應有一致性標準,勿淪為政治操作,引爆新一波藍綠攻防。

  • 張善政嘆 最好談判籌碼已用掉

    張善政嘆 最好談判籌碼已用掉

     桃園市長張善政8日赴議會施政報告,不分黨派都關心川普關稅新制對桃園影響,他直言衝擊比疫情的時候還嚴重,感嘆台灣最好的談判籌碼就是台積電跟半導體,但已在關稅新制宣布前就用掉了。

  • 關稅衝擊比疫情嚴重  張善政:台積電是最佳談判籌碼  可惜已用掉

    關稅衝擊比疫情嚴重 張善政:台積電是最佳談判籌碼 可惜已用掉

    桃園市長張善政8日赴議會施政報告,不分黨派都關心川普關稅新制對桃園影響,他直言衝擊比疫情的時候還嚴重,感嘆台灣最好的談判籌碼就是台積電跟半導體,但已在關稅新制宣布前就用掉了。

  • 花蓮查水表 檢抗告成功 明良臻羈押禁見

    花蓮查水表 檢抗告成功 明良臻羈押禁見

     花蓮罷免案爆違法查對個資,遭外界質疑「查水表」,被疑幕後黑手的縣府民政處長明良臻原50萬元交保,檢方提抗告,花蓮高分院裁定撤銷具保,花蓮地院28日重開羈押庭,裁定明良臻羈押禁見2個月。縣府表示,司法調查動輒得咎,呼籲還給基層同仁清白跟尊嚴。

  • 新竹棒球場挖出廢棄物  楊玲宜:支持廉檢徹查、市府提告求償

    新竹棒球場挖出廢棄物  楊玲宜:支持廉檢徹查、市府提告求償

    新竹市立棒球場20日進場移除覆土,新竹市議會國民黨團25日到棒球場現勘,在外野發現混凝土石塊、紅磚、廢電線等廢棄物,再度引發藍綠攻防;民進黨新竹市議員楊玲宜指出,支持廉檢徹查,若有不法也支持市府主動提告,向廠商重罰求償,但也強調狼來了喊久了會讓市民、球迷厭煩。

  • 王尚智爆綠基層對罷免驚人真相:藍營在等小草?

    王尚智爆綠基層對罷免驚人真相:藍營在等小草?

    全台捲起大罷免潮,不少選區已達到第一階段提議門檻,資深媒體人王尚智透露,罷免在基層並不冷,許多民進黨基層支持者都「興致勃勃」,反觀國民黨目前未見嚴肅整合或基層說服,彷彿「指望」白營小草們會自動出手;分析「大罷免」藍綠攻防至今的投入與企圖心,王尚智預言,國民黨有掉3席的危險。

  • 藍綠攻防衝衝衝 藍委爆韓國瑜最暖心1句話

    藍綠攻防衝衝衝 藍委爆韓國瑜最暖心1句話

    面對國會亂象,立法院長韓國瑜不僅調和鼎鼐,也金句連連。去年12月20日通過三法的前一天,國民黨立委林沛祥透露,韓國瑜最暖心的就是,願意站出來說「你們做你們該做的事情」。

  • 罷免之亂vs賴韓和戰

    罷免之亂vs賴韓和戰

     趕在春節年假前最後1周,有3個新聞現象足以盤整龍年封關、進而預示蛇年的政壇走向。一是被民進黨操作成大罷免前哨戰的南投草屯鎮長補選,結果民進黨的蔡銘軒大輸了國民黨整合徵召的簡賜勝1萬2千多票,而1年前的立委選舉,綠營僅輸2千票。二是最新民調顯示,賴清德總統的不信任度創新高,立法院長韓國瑜的滿意度則直逼賴。三是立法院上演總預算表決大混戰,朝野各說各話,都想爭取民意的支持。

  • 海基、海協 解決兩岸歧見最好管道

    海基、海協 解決兩岸歧見最好管道

     前言:我在二零二四年十一月二十一日上午十時至十一時半,訪談海基會副董事長兼秘書長羅文嘉,地點在台北市內湖海基會辦公室。 羅文嘉二十八歲擔任台北市長陳水扁的新聞處長,自中華民國大陸時期算起,羅文嘉也是最年輕的政務官之一。之後羅文嘉擔任民進黨中央文宣部主任、行政院文建會副主任委員、行政院客委會主任委員、立法委員、民進黨秘書長、海基會副董事長兼秘書長等要職。羅文嘉不論擔任何種職務,皆無驕縱作風,盡心盡力進行多方面興革,又常注意保留原來機關中人員的權益與顏面,頗為可貴。 目前這個職務,海基會副董事長兼秘書長,自九零年代以來,一方面對兩岸交流卓有貢獻;一方面,受到兩岸關係、國內政黨以及黨政高層影響,常難發揮具體應有效益;而另一方面,海基會若能掌握瞬間流動的契機與重點,又可產生優化兩岸氛圍與經貿往來的關鍵作用。在此兩岸風雲變色之際,羅文嘉在其任內,是否能以超越的戰略觀與百忍圖成的氣魄,改善兩岸的關係與走向,成為一個歷史人物,令人拭目以待。

  • 張景為專欄》罷免之亂vs賴韓和戰

    張景為專欄》罷免之亂vs賴韓和戰

     趕在春節年假前最後1周,有3個新聞現象足以盤整龍年封關、進而預示蛇年的政壇走向。一是被民進黨操作成大罷免前哨戰的南投草屯鎮長補選,結果民進黨的蔡銘軒大輸了國民黨整合徵召的簡賜勝1萬2千多票,而1年前的立委選舉,綠營僅輸2千票。二是最新民調顯示,賴清德總統的不信任度創新高,立法院長韓國瑜的滿意度則直逼賴。三是立法院上演總預算表決大混戰,朝野各說各話,都想爭取民意的支持。

  • 影》綠委潑水、丟瓶子險砸韓國瑜 「她」及時出手網讚翻

    影》綠委潑水、丟瓶子險砸韓國瑜 「她」及時出手網讚翻

    立法院會昨(20日)處理選罷法、憲法訴訟法及財劃法修正草案等案,民進黨立委前一晚搶先破窗占領議場,並將所有門反鎖,昨上午國民黨立委突破重圍進入後,雙方爆發肢體衝突。立法院長韓國瑜在藍委的護送下進場宣布開會,但仍遭綠委以潑水、丟瓶子方式攻擊,而為了避免院長遭到攻擊,藍委張嘉郡直接將左手張開護著他的臉。畫面曝光後,引發網友喊讚「很勇敢」、「張嘉郡太棒了」。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