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藝閣的搜尋結果,共109筆
近幾年廟會遶境活動都會出現藝閣車,上面有裝扮成神明的大人或小孩,不是狂撒糖果零食,要不然就會灑淨水,沿路幫信徒民眾消災解難,而糖果吃了也可保平安,但近日網路出現一段影片,藝閣車上的小觀音手上抱著娃娃,沿途灑淨水,但噴出淨水的地方居然是娃娃的「重要部位」,隨然感覺很奇怪,還是引來很多熱情民眾大喊「噴我、噴我」。
自2012年啟動、深耕台灣偏鄉美學教育的「法藍瓷想像計畫」,日前在華山1914文創園區舉行「第九屆教育成果展暨紀錄片首映會」,為鼓勵8組執行團隊,現場更舉辦成果PK賽,其中「RICE兒少教育團隊x臺東縣大王國中」以台東文化特色食物,前進台東四維夜市擺攤,從文化探索到商業企劃,打造融合地方並具創意的課程,深獲評審一致肯定,獲得第一名殊榮,獎金五萬元。「Malasudj × 台東土坂vusam實小」從以排灣族文化為靈感的陶藝創作課程榮獲第二名肯定,獎金三萬元;第三名則由「消逝中的航線 × 桃園竹圍國中」、「Akokay!蘭島計畫 × 蘭嶼朗島國小」獲得,獎金一萬元。
「笨港五湖四海宴」工藝展步入第12年,今年集結114名老、中、青傳統工藝師,端出涵蓋木雕、粧佛、剪黏、交趾陶、紙雕、彩繪、十字繡等108道作品,其中包括遠從馬來西亞而來的盤金彩作,表達對媽祖崇高的虔誠敬仰,中秋連假在北港南陽國小展出,甚至吸引德國遊客前來朝聖。
「笨港五湖四海宴」工藝展今年步入第12年,今年集結114名老、中、青傳統工藝師,包括木雕、粧佛、剪黏、交趾陶、紙雕、彩繪、十字繡等108道作品,其中包括遠從馬來西亞的盤金彩作,表達對媽祖崇高的虔誠敬仰,中秋連假在北港南陽國小展出,甚至吸引德國遊客來朝聖。
新北市長侯友宜29日出席中和區「土地公遶境祈福嘉年華」,指出中和最重要宗教文化就是福德宮,中和區80幾座土地公廟,保庇在地發達,感謝各宮廟參與,也謝謝在地幫忙,新北市靠宗教文化延續,這塊土地的社會傳統就是要大家齊心協力傳承。
新北市長侯友宜今(29)日出席中和區「114年度土地公遶境祈福嘉年華」,指出中和最重要宗教文化就是福德宮,中和區80幾座土地公,保庇在地發達,感謝各宮廟參與,也謝謝在地幫忙,新北是靠宗教文化延續,這塊土地的社會傳統就是要大家齊心協力傳承。
擁有近300年歷史的南瑤宮不定期舉辦祈安遶境巡角,最近一次是在2021年,時隔4年,在一期主結構修復工程接近完工之際,廟方舉辦9天8夜的「開基三媽暨十會媽角頭祈安遶境」活動,並在今日正式起駕,預計行經9個鄉鎮市、遶行近百個角頭,10月5日回鑾彰化彰化,將有14輛約百名真人藝閣車隊迎駕。
「2025土地公民俗藝術節」今(27)日熱鬧登場,今年的土地公民俗藝術節以推廣土地公信仰文化、發展民俗藝術文化教育、社區營造與環境永續為主軸,於9月27、28日於桃園市新永和市場停車場舉辦。
有近300年歷史的彰化市南瑤宮2年前整修,一期工程預計在年底前完成,並在明年1月底舉辦入火安座,南瑤宮也將在9月27日至10月5日熱鬧舉辦開基三媽暨十會媽角頭祈安遶境,除彰化市外亦將行經花壇、秀水等8鄉鎮,特別的是回鑾彰化市當天將有14輛約百名真人藝閣車隊迎駕,沿途拋出內有獎品兌換券的彩蛋,獎品有電視機、龍蝦外,最大獎是價值1.8萬元的馬桶組。
中元節普渡盛會「虎尾中元文化祭」6日下午隆重登場,共設8大普渡區,超過4000桌供品場面壯觀,以往澎湃的「肉山」因今年全年豬隻欠缺,規模跟著大縮水,但熱鬧氛圍不減。雲林縣文資委員會也首度派員到場訪查,評估是否具備登錄為無形文化資產的條件。
國內中元節最具代表之一的虎尾中元文化祭普度盛會今(6日)下午開香,鎮上共有8大普度區,超過4000桌供品一字排開,場面壯觀,以往「肉山」一字排開,今年全年豬隻欠缺,「肉山」規模小很多,但熱鬧氛圍絲毫不減,雲林縣文資委員會也首度派員到場訪查,評估是否具備登錄為無形文化資產的價值。
桃園蘆竹五福宮6日晚間舉辦五大庄聯合中元普度,施放大量煙火,五大庄35里的水燈排車、藝閣車也在市區遶境,相當熱鬧。此外普度習俗265年,廟方邀請專家學者整理出書,同時發表新書,讓更多人了解這段歷史傳承。
「鬼門開」將至,宜蘭水燈節今(18日)正式起跑,今年活動吸睛亮點,是全台唯一由真人扮城隍巡城的遶境儀式,由城隍爺親自挑選代言人帶領隊伍巡視舊城,迎接好兄弟到來,也為地方祈求國泰民安、風調雨順。許多民眾表示,看到真人城隍踩街、敲鈸起駕,不僅有傳統儀式的莊嚴感,也增添一份趣味與互動性。
雲林縣無形文化資產保存者迄今授證41名,1日再新增3人,分別是侯順政的風箏傳統工藝、蔡炯容的粧佛技術、林山田的大木作技術,由縣長張麗善於文化觀光處展覽廳親自授證,隨後舉行21位無形文化資產保存者的作品聯展,展期至13日。
雲林縣無形文化資產保存者迄今授證41名,今(1日)再增3人,分別是侯順政的風箏傳統工藝、蔡炯容的粧佛技術、林山田的大木作技術,由縣長張麗善於文化觀光處展覽廳授證,隨後舉行21位無形文化資產保存者的作品聯展,展期至8月13日。
桃園蘆竹誠聖宮一年一度的「2025關公文化節」系列活動自國曆6月30日起熱鬧展開,將一路持續至7月18日,內容豐富多元,結合宗教文化、公益關懷、防災教育與親子同樂,誠摯邀請民眾一同共襄盛舉、為社會注入更多正能量。
2025桃園閩南文化節「藝閣踩街」頒獎典禮於15日晚間在陽光劇場盛大登場,由市府代表頒獎表揚優秀隊伍,此次競賽共吸引40組來自社區、校園與宮廟的團隊參與。市長張善政出席表示,桃園市是全台唯一長年舉辦閩南文化節的城市,活動形式多元,內容豐富,市民熱烈響應,邀請民眾續關注與參與桃園閩南文化節,以行動支持在地文化發展。
嘉義縣大林鎮天德寶宮妙修堂歷史悠久,今年將到彰化進香,是3年一度的「圓滿香」,7月12日(農曆6月18日)回鑾日將舉行真人藝閣遶境,主任委員邱兆宗致力推動宗教文化,此次公開徵求兒童及青少年扮藝閣,另將重現「夯枷夜巡」、「關地獄門」的城隍信仰重要科儀。
嘉義縣大林鎮天德寶宮妙修堂歷史悠久,今年將到彰化進香,是3年一度的「圓滿香」,7月12日(農曆6月18日)回鑾當天將舉行真人藝閣遶境,主任委員邱兆宗致力推動宗教文化,還將重現「夯枷夜巡」、「關地獄門」的城隍信仰重要科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