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行人庇護島的搜尋結果,共172筆
新竹市中華路與民權路口上月發生死亡車禍,民進黨新竹市議員鄭美娟與相關單位會勘,建議調整號誌且一併檢討類似路口,並呼籲市府盡速研議並落實;對此,市府回應,道路交通安全委員會勘後將提報改善方案,另中華路一到三段改善已獲核定,盼全面提升交通安全。
「2025年中華職棒總冠軍封王遊行」2日下午1時至3時盛大登場,冠軍球隊樂天桃猿將以樂天桃園棒球場為起點,展開封王遊行,全程約24.2公里,沿途預計吸引大批球迷熱情參與。桃園市政府警察局為維護活動順利進行與交通秩序,將於遊行沿線實施交通管制與人車分流措施,呼籲民眾提早改道並遵守警方指揮。
不只是交通改善 更是城市對下一代的守護
台1線高雄市楠梓區成功南路曾於捷運高架橋下預留左轉道,但在10多年前封閉停用,有網友提出「預留左轉專用道不用」,反讓左轉車輛都回堵在主幹線上,議員也希望市府能研擬利用此空間改善動線,讓人口持續增加的楠梓交通更順暢。高雄市交通局回應,該處因橋墩影響視線,暫無法解決而封閉,目前以號誌分流方式解決當地車流量問題。
到底在急什麼!有駕駛日前開車行經桃園市中壢區松江南路與吉林二路路口時,當時前方號誌轉為綠燈後,沒想到就有一輛休旅車疑似要搶先左轉,便「大切西瓜」,下秒就撞上一名走在斑馬線上的行人,對方被撞倒在地久久不能站起。
高雄市中正一路與凱旋、五福一路口,屬於5個方向交會的Y型路口,過去中正一路西向要往五福一路的機車,都必須採取待轉方式左轉,高雄市交通局近日進場調整標線,預計在年底前開放機車免待轉。高雄市議員湯詠瑜與高雄市路權促進會建議,該路口路幅遼闊,施工過程應設置實體行人庇護島等保護措施。對此交通局回應,將爭取國土署補助做後續改善。
為洗刷「行人地獄」惡名,各縣市近年設置保護行人的「行人庇護島」,卻頻頻成為車輛自撞的高風險點,安全性引發質疑,甚至被酸「三寶篩檢站、三寶探測器」。不少長者也坦言:「島上太窄,車子又衝過來,不敢走。」
桃園市蘆竹區南崁路、南工路口一帶,公司行號與社區密集,同時又是市區公車與國道客運的重要停靠站,平時人車往來頻繁,但位於南崁路二段上的斑馬線,因過於靠近路口且以斜線方式畫設,讓行人在通行時需斜向穿越,加上機車待轉區位於路口中間,引發民眾安全疑慮,民代提出3項改善建議,保障人車安全。
台中市豐原區昨(7)日晚間大雨,中正路和成功路口行人庇護島2小時內被車撞擊2次,所幸無人員受傷。警方推測是大雨導致視線受影響釀成事故,提醒駕駛雨中開車更要注意車前狀況。
桃園市中壢青埔地區近年來蓬勃發展,人口增加迅速且購物商場在假日吸引大批遊客,周邊道路路幅大,設置快、慢車道及分隔島,不僅用路人認為行車路徑不佳,商家也反映客人臨停不便。市府提出領航北路(永春路至民權路4段)道路多目標改善設計,日前舉辦地方說明會凝聚共識,因工程經費高達1.6億元,仍需向中央爭取經費到位後才開始施作。
台北市忠孝東路、金山南路口7日上午發生驚險車禍!一輛鳴笛疾駛的救護車與綠燈直行的多元計程車在路口激烈碰撞,計程車當場失控衝上行人庇護島,車頭嚴重變形,車上駕駛與2名乘客受傷送醫,現場零件散落一地,驚悚畫面曝光。
台南市1名50歲女子昨(2)日下午3時許駕車西向東行經北區北安路1段,疑似恍神自撞路口分隔島後翻車,送醫後無礙,車子側立在路中央,路人訝異「平坦馬路怎開的?」警方查無酒駕,呼籲駕車應注意車前狀況。不過有學者認為台灣庇護島設計應朝既保護行人、同時兼顧駕駛安全方向設計。
桃園市菓林重劃區以「飛機下的幸福城市」為規畫主軸,全區開發面積42.75公頃,公共設施於7月31日完工, 8月1日中午前全面開放通車,重劃總經費約17億 7482萬元,透過完善的土地配置及公共設施建設,提升區域交通動線與整體環境品質。桃園市長張善政表示,菓林鄉親「要發了」,重劃區北邊就是產專區,而綠線捷運也在重劃區南邊,交通、生活機能都非常便利。
台一線替代道路(118線至台68線)新闢工程於去年11月11日開工,此工程為地方殷切期盼近30年,有望疏解台一線的交通壓力,新竹縣長楊文科28日前往了解工程進度,目前進度已推進至16.8%,比預定進度超前8%,縣府期望工程如質完成。
因應中央為了洗刷台灣是行人地獄惡名,南投縣政府針對校園、醫療院所、大眾運輸場站、公園等259場域的行人環境進行分析,向中央爭取經費執行「行人交通安全設施改善計畫」,迄今核准22件、總經費逾4億元,目前已完工11件,其中埔里鎮大成國中退縮圍牆騰出步行空間,成為友善行人環境的優良案例。
乳癌權威、部立桃園醫院外科主任周佳正日前在總統官邸附近,過斑馬線時遭捲入公車下,宣告不治,引發各界震驚,醫界更是痛失人才。醫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周慶明說,對於周主任的不幸事件,全聯會將行文至交通部,建議公車全面加裝行人警示安全防護系統,避免A柱遺憾再發生,還給行人一個真正安全的通行環境。
台九線富源到瑞北路段完成拓寬工程後,短短4年發生5起因酒駕及超速的死亡車禍,地方人士指該路段設計有瑕疵,公路局東區養護工程分局增設鋼板護欄、反光設施等,減少用路人開車撞擊,已有效降低車禍發生;附近的瑞北國小周邊交通也一併改善,完成標線、綠底行穿線等,保護兒童上下課行人安全。
桃園市警察局交通警察大隊統計,今年1到5月桃園發生705件行人死傷事故,較去年同期少了181件,減少20.4%;同一時期取締未禮讓行人案件達7964件,較去年同期增加89件,增幅1.13%。顯示桃警持續強化執法作為與交通宣導已有效減少行人交通事故發生,展現桃園市警局積極守護行人安全的決心與成果。
行人地獄再現!台中11日發生車禍事故,白色轎車切西瓜左轉,撞倒正在遛狗的年輕女子,受害者傷勢嚴重,目前在加護病房搶救,仍未脫離險境。開車的57歲吳姓女駕駛被問肇事原因時,竟大吼「我怎麼知道」,引起眾怒。
近日接連發生新北三峽北大國小與台南成功大學死亡車禍案,造成學童與長者死傷,引發各界對學校周邊交通安全的高度關注,高市議員許采蓁建議,交通局應主動以專案方式盤點市區大校交通狀況,避免類似事件在高雄發生。對此,交通局回應,在新北車禍發生前,就陸續針對多所校園周邊實施行人優化工程,未來將持續精進校園周邊交通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