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衛星通訊服務的搜尋結果,共46筆
耕興(6146)公布第三季合併營收為11.27億元,年減0.67%,合併毛利率為45%,合併稅前淨利為3.4億元,歸屬於母公司稅後淨利為2.57億元,年減18.6%,每股盈餘2.53元;累計前三季合併營收為33.57億元,年減2.12%,合併毛利率45%,合併稅前淨利為10.49億元,歸屬於母公司稅後淨利為8.07億元,年減18.86%,每股盈餘7.92元。
近年來,中共運用灰色地帶襲擾、聯合戰備警巡及針對性軍演等各種手段,嘗試對臺灣全面封控,並向外延伸兵力部署,企圖營造「反介入/區域拒止」戰略態勢,壓縮我國際空間及防衛作戰預警時間。國軍為有效應處其軍事脅迫,爭取防衛作戰預警空間,持續務實整建所需戰力,強化指通網電韌性,同時針對灰色地帶應處作為、聯合作戰計畫與區域聯防機制之適切性實施滾動式檢討,全面提升聯合作戰效能,以建構堅實整體防衛戰力。
馬斯克旗下SpaceX斥資170億美元向EchoStar購買無線頻譜,這起交易有助強化SpaceX的「星鏈」(Starlink)衛星網路。
深諳不能將所有資源押注在單一事業的簡民智,在跟上AI驅動的光通訊產業翻轉期之際,也持續檢視集團內具利基的核心技術量能,並尋找能從既有優勢延伸的業務,以提前部署具前瞻性的下一波機會。其中,衛星通訊應用領域,以及無人載具控制系統延伸的GCS(地面控制站),都是大眾控已跨入並發掘亮點的新機會。
數發部正式開放受理衛星行動通訊頻率申請,遠傳電信總經理井琪表態「遠傳會去申請,我們是有這個規畫的」。
台灣大哥大未來營運展望,聚焦三大獲利成長引擎,總經理林之晨24日表示,電信本業穩定成長,AI、資安、雲端等Telco+企業服務事業將加速成長,Web3與電信金融等新科技事業將創造新的成長動能,並透露今年獲利將雙位數,長期亦以維持獲利雙位數成長為目標。
數發部24日宣布完成4項包括衛星通信無線電頻率核配審查等法規修正,開放民間申請,其中,手機直連衛星應用服務受到關注,數發部次長林宜敬表示,就商業上來說,業者或許會尋求服務差異化,對高階用戶可能是相當吸引的應用。資源管理司長曾文如強調,還是要看各家業者如何規劃評估服務。
美國總統川普13日出訪中東,白宮聲稱川普訪沙期間獲沙國政府投資6000億美元,但未供完整細節。《紐約時報》分析白宮給出的資料,清單總額總計2830億美元,還不到川普宣稱金額的一半,而且其中好幾項川普就任前就敲定,有些甚至是美企向沙國投資,整體而言像是美沙「雙向投資」。MSNBC時事節目製作人直言,光憑一點就能判斷川普膨風。
已開始造訪東南亞三國的習近平,預定先在14日到河內會見越南領導人,路透社指出,習近平這趟行程主要是趁著川普發起全球貿易戰時,加強跟鄰國的外交關係。
2025智慧城市展今日開展,中華電(2412)已連續第12年參與。今年以「數位韌性、智慧驅動、永續未來」為主題,展示智慧交通、AI應用、網路韌性及智慧城市四大領域,共16個展項。
全球行動通訊大會(MWC)作為移動通訊產業的風向球,今年吸引超過10.9萬人參與。為協助台灣業者掌握國際趨勢並拓展商機,工研院今(14)日舉辦「MWC 2025展會直擊:AI驅動未來通訊與智慧應用研討會」,聚焦MWC 2025的關鍵議題—「開放」(Open)與「AI人工智慧」對電信產業未來發展的影響。工研院指出,5G-Advanced(5G-A)階段的「5G+AI」將推動商用部署,並加速產業轉型,未來電信業者與設備商將透過開放技術與AI優化網路管理,提升用戶體驗,並推動創新應用,如智慧交通與無人技術。
中華電(2412)將於今年3月18日至21日參加台北「2025智慧城市展」,並於大會展前記者會上展示「多軌道衛星通訊服務」,展現其積極投入衛星佈局,整合低軌道(LEO)、中軌道(MEO)和高軌道(GEO)衛星技術,提供多元化的衛星通訊解決方案,滿足政府機構與企業客戶的需求,實現海地星空全時全方位的衛星網絡無縫覆蓋。
數發部13日公告修正「無線電頻率供應計畫」,首次新增7項衛星行動及擴增12項衛星固定通信使用頻段,並將現行頻率使用期限二年調整為最多五年,預計今年第二季前完成相關頻譜申請及收費規則調修後開放受理申請。
台灣大發展太空通訊,邁出重大第一步!台灣大26日宣布,與低軌衛星通訊服務商Lynk Global合作,成功測試手機直連衛星(Direct To Cell)。台灣大技術長揭朝華表示,這次成功測試,代表台灣在全球衛星通訊領域邁出重要的一大步,創下台灣首例。
台灣大哥大26日宣布,成功運用現有手機,直接連接低軌衛星(Low-Earth Orbit, LEO)進行簡訊發送及語音通話測試,成功驗證了「太空基地台」技術。台灣大哥大與全球知名衛星通訊服務商Lynk Global合作,透過Lynk Global的創新技術,讓手機可以直接連接低軌衛星,就像將衛星變成了一個巨大的基地台,在傳統基地台訊號無法觸及的山區、海島等偏遠地區,手機只需利用現有的行動網路頻段,就能直連衛星保持通訊暢通。
台灣大(3045)今(26)日宣布,成功利用現有手機,直接連接低軌衛星(Low-EarthOrbit, LEO)進行簡訊發送及語音通話測試,驗證「太空基地台」技術。台灣大與全球知名衛星通訊服務商 LynkGlobal 合作,透過其創新技術,讓手機直接連接低軌衛星,如同將衛星變成巨大的基地台,即使在傳統基地台訊號無法觸及的山區、海島等偏遠地區,使用者也能透過現有的行動網路頻段,直連衛星保持通訊暢通。
上週外媒報導,指出SpaceX星鏈供應鏈因為地緣政治風險,被要求到台灣以外的地方製造,經濟部表示,在向廠商求證後,美國大選前後並未有公司被要求工廠遷出台灣。
針對近日網路上關於「SpaceX要求台灣供應鏈遷出」的傳聞,經濟部第一時間已與相關台灣廠商進行聯繫。業者表示,為服務全球客戶,依據客戶需求進行生產調度早已是常態。近期美國大選前後,並未接獲來自SpaceX要求遷出台灣的通知。經濟部呼籲外界勿過度揣測和渲染,並提醒民眾留意資訊來源的正確性。
前NASA艾姆斯研究中心主任Simon Pete Worden與日本太空人若田光一將於12月2日出席2024台灣太空國際年會TASTI開幕式並進行專題演講,兩位重量級貴賓將發表他們的經驗與看法。年會也將針對太空事務、太空科技、太空產業等主題進行討論,而目前炙手可熱的低軌通訊衛星產業,也將舉辦一系列論壇分享與討論
繁晶科技(Ranictek)為一間IC設計新創公司,專注於5G/6G基地台及衛星通訊晶片,尤其針對大/中型開放式(O-RAN)基地台射頻單元、通訊衛星及衛星地面站之基頻晶片。致力於提供客戶兼具節能與成本效益之晶片解決方案,期望能加速5G/6G基地台與衛星通訊之部署與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