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衰退前的搜尋結果,共96筆
臺灣證券交易所統計全體上市公司10月營收,總計4兆3,772億元,年成長4,497億元,增幅11.45%;累計前10月全體上市公司營收總計38兆5,239億元,年成長4兆2,818億元,增幅12.5%。單月成長前三大產業為金融保險業、電腦及週邊設備業及資訊服務業;衰退前三產業為建材營造、航運業及貿易百貨業。
鴻海(2317)公布2025年9月自結合併營收8370.67億元,月增達38.01%、年增14.19%,刷新歷史新高,使第三季合併營收2.05兆元,季增14.47%、年增10.99%,改寫同期次高、歷史次高。累計前三季合併營收5.49兆元、年增16.27%,續創同期新高。
美國勞動市場顯現疲態,截至今年3月的一年內,非農就業人數下調達91.1萬,創下2000年以來最大下修幅度,尤其黑人工人的就業情況更像是「煤礦裡的金絲雀」,率先釋放出潛在危機的警訊。
美國聯準會(Fed)即將召開政策會議,市場預期降息在望。不過研究機構Gavekal警告,若Fed明年在新管理層領導下,將充分就業置於優先地位,而非物價穩定,可能導致通膨失控,美國經濟恐面臨「土耳其化」風險。該機構預估,在這種情況下,股票、加密貨幣以及黃金等資產將受惠,但現金和債券則可能遭受重創。
美國勞動部公布新增非農就業數據為7.3萬人,遠低於市場預期11萬人,同時大幅下修5月及6月數字,分別從14.4 萬人及14.7 萬人下調至1.9萬人及1.4萬人,累計縮減達25.6萬人,幅度高達9成以上,令人對美國經濟前景產生疑慮。依據歷史經驗,非農就業數據只要一段時間低於10萬人,往往就是經濟走下坡的起點。更不用說,連續兩個月修正到只剩1萬多人,難免會加重市場擔憂。
美國勞動部公布新增非農就業數據為7.3萬人,遠低於市場預期11萬人,同時大幅下修5月及6月數字,分別從14.4 萬人及14.7 萬人下調至1.9萬人及1.4萬人,累計縮減達25.6萬人,幅度高達9成以上,令人對美國經濟前景產生疑慮。依據歷史經驗,非農就業數據只要一段時間低於10萬人,往往就是經濟走下坡的起點。更不用說,連續兩個月修正到只剩1萬多人,難免會加重市場擔憂。
台股7月價量齊揚,證券商獲利大豐收,證交所21日公布全體證券商7月稅後純益再衝高至128.74億元,月增率7.75%,7月獲利為史上單月第三高;累計前七月稅後純益達468.12億元,年減收斂至29.16%。
7月台股價量齊揚,證券商獲利大豐收,證交所今(21)日公布全體證券商7月稅後淨利再衝高至128.74億元,月增率7.75%,7月獲利為史上單月第三高;累計前七月稅後淨利達468.12億元,年減收斂至29.16%。
臺灣證券交易所統計全體上市公司6月營收,總計3兆6,604億元,年增7.37%,營收成長公司共519家,衰退公司共526家。成長前三大產業依序為電腦及週邊設備業、環保綠能業、資訊服務業;衰退前三大產業依序為金融保險業、貿易百貨業、水泥工業。
臺灣證券交易所統計5月全體上市公司營收,總計達3兆6,946億元,年增8.81%,其中,電腦及週邊設備業、貿易百貨業及半導體業為成長前三大產業,金融保險業、油電燃氣業及建材營造業為衰退前三大產業;累計前5月全體上市公司營收總計18兆2,748億元,年增15.2%。
開年亮眼!經濟部今日發布2025年第1季製造業「固定資產增購」,金額6099億元,創下歷來首季新高,年增幅更逾8成,動能強勁。後續經濟部仍看好成長,可是提醒關稅等貿易政策不確定,可能讓企業投資轉趨保守,需持續關注。
金管會公布上市櫃公司公告申報2025年首季財報概況,截至15日共有1875家應申報,扣除未如期申報的3家上市櫃公司,合併營收10兆7428億元、年增17.83%,改寫同期新高,稅前淨利1兆1607億元、年增達26.69%。
台灣證券交易所統計4月全體上市公司營收總計3兆7,937億元,年成長5,053億元,增幅15.37%。成長前三大產業依序為電腦及週邊、綠能環保及半導體產業;衰退前三大產業依序為金融保險、建材營造及塑膠工業。
美國總統川普對等關稅衝擊效應下,4月股市和房市相關稅收全趴,包括證交稅及房市三稅:土增稅、契稅及個人房地合一稅,4月均呈雙位數年減,連帶使得4月和前四月總稅收實徵淨額雙雙較去年衰退,前四月更未達標預算值。
九家金控已公布4月獲利,單月合計賺151.88億元,前四月累計獲利844.14億元,年減9.23%,其中玉山金、第一金、永豐金均較去年同期成長,接下來觀察壽險金控國泰金、富邦金、新光金、凱基金,及公股的合庫金獲利數字,力拚超越1,800億元。
2025年川普再次回歸權力核心,政策的連貫性與市場穩定性遭受前所未有的重擊。從4/2全球關稅公布後,川普的「政策搖擺」一方面透過加徵關稅要求各國上談判桌,另一方面不斷對聯準會施壓降息,希望壓低債務融資成本。
關稅角力引發全球市場震盪,人為干預使「技術分析支撐點」不牢靠,善變的川普哲學使「貿易談判進度」難以成為可靠進場指標。中租投顧建議,可分散投資「非美」資產、先控制向下風險,再分批低檔布局,以「時間+幅度」2D投資戰術掌握資產成長契機。
臺幣黃金期貨於4月初出現漲多回檔,不過回測月線見到買盤支撐,展開另一波攻勢,16日再次改寫歷史新高。
根據舊金山聯邦準備銀行14日發布的研究報告指出,美國近年來失業率僅緩慢且小幅上升,但一些比較不被密切關注的勞動市場指標閃黃燈,出現經濟衰退風險升溫的警訊。
金管會公布上市櫃公司公告申報2024年財報概況,截至3月底共有1886家應申報,扣除未如期申報的2家上市櫃公司,合併營收43.48兆元、年增13.05%,創近10年新高,稅前淨利5.07兆元、年增達36.8%,僅次於2021年5.22兆元、改寫近10年次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