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裝備製造的搜尋結果,共233筆
全球股市陸續在4月底收復「川普加徵關稅缺口」後,近半年展開多頭驚奇之旅,在貿易戰利空淡化、美中關係和緩及AI需求火熱帶動下,帶動相關主題基金漲勢,其中大中華股票基金漲勢最為突出。
新華社報導,中國大陸今年前三季度經濟運行態勢怎麼看?圍繞經濟社會熱點問題,大陸國家發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李超分析解讀,大陸經濟運行頂住壓力、穩中有進。
大陸央視10月31日報導,全球最大海上風電機組、中國大陸自主研製的26兆瓦級海上風電機組,日前在山東東營成功併網發電,全球首台16兆瓦漂浮式海上風機安裝完成。大陸海上風電接連刷新世界紀錄,加速挺進深遠海。
大陸央視報導,中國大陸國家能源局最新公布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大陸全社會用電量達到7.77兆瓩時,創歷史新高,同比增長4.6%。其中,第一、二、三季全社會用電量同比分別增長2.5%、4.9%和6.1%,同比增速呈逐季回升態勢。
受益於銀行股和國防股的強勁上漲,歐洲股市周一早盤上漲近1%:此外,投資人也消化了一些公司財報,並評估了特定產業的動能和總體訊號。
大陸國家統計局官網20日發布消息,初步核算,今年前三季大陸國內生產總值101兆5036億元(人民幣,下同),按不變價格計算,同比增長5.2%。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5兆8061億元,同比增長3.8%;第二產業增加值36兆4020億元,增長4.9%;第三產業增加值59兆2955億元,增長5.4%。分季看,第一季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5.4%,第二季增長5.2%,第三季增長4.8%。從環比看,第三季國內生產總值增長1.1%。
大陸央視報導,製造業作為經濟命脈所繫,「十四五」期間,大陸製造業交出亮眼成績單。五年來,大陸全部工業增加值從31.3兆元(人民幣,下同)增長到了40.5兆元,製造業增加值從26.6兆元增長到了33.6兆元。
中國人民銀行15日公布最新金融統計,今年9月新增信貸達人民幣(下同)1.29兆元,低於市場預期的1.47兆元,但較8月的5,900億元大幅回升。市場分析,9月重點行業擴張和消費貸貼息政策上路,為信貸增長創造有利條件。
為反制美國對中國採取海事、物流和造船業301調查措施,大陸商務部14日決定,自即日起將韓華海洋株式會社等5家美國相關子公司列入反制清單,禁止大陸境內組織、個人與其交易、合作,並強調這5家企業協助、支持美國政府,危害大陸主權、安全、發展利益。
中共中央機關報《人民日報》海外版9日報導,最近中國大陸全社會用電量接連超兆瓩時!大陸國家能源局發布7、8月用電量數據。其中,7月全社會用電量1兆0226億瓩時,同比增長8.6%;8月全社會用電量1兆0154億瓩時,同比增長5%,怎麼看?
大陸《第一財經 》8日報導,中國大陸自然資源部表示,將研究推進在沿海地區謀畫布局大型「平急兩用」海水淡化工程,納入國家水網並加強水資源統一配置。配合大陸國家發展改革委研究論證將海水、苦鹹水淡化納入國家「十五五」規畫部署。
大陸央媒《經濟日報》3日報導分析,沒有市場需求,利潤便是無源之水。在需求端,要繼續扎實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鼓勵發展人工智慧終端、智慧穿戴等新型消費,以市場需求升級引領產業升級。縱深推進大陸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加快加力清理拖欠企業帳款,為企業發展營造良好市場環境。
據《科技日報》報導,9月30日,中國自主研製的全球首台原位可變徑盾構機「變徑一號」在中鐵華隧聯合重型裝備公司出廠。這是中國軌道交通建設領域的一項重大突破,為高端裝備製造再添大國重器。
大陸國家統計局9月30日發布消息,大陸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首席統計師霍麗慧解讀2025年9月中國採購經理指數時表示,9月份,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為49.8%,比上月上升0.4個百分點;非製造業商務活動指數為50.0%,比上月下降0.3個百分點;綜合PMI產出指數為50.6%,比上月上升0.1個百分點,我國經濟總體產出擴張略有加快。
為提振經濟,大陸國家發改委發言人李超29日表示,目前正在推動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相關工作,總規模5000億元(人民幣,下同,約新台幣2.13兆元),並強調當前經濟面臨不少風險挑戰,會根據形勢變化適時實施宏觀政策。與此同時,高盛預測中國央行在第四季實施寬鬆貨幣政策的可能性日益上升。
9月28日下午,「2025年瓊台經貿合作交流會」東方分會場推介會召開,在海南全島自貿封關之際,東方市相關負責人員希望與台商圍繞加強溝通、深化兩岸經濟交流合作、實現合作共贏發展等方面深入洽談交流,並誠邀各界共用海南自貿港建設發展的機遇,助力加快建設海南自由貿易港。
據《澎湃新聞》報導,8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大幅回正。大陸國家統計局公佈的數據顯示,8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兩位數增長,由7月份下降1.5%轉為增長20.4%。
大陸工業企業8月表現出色,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潤利大幅增長20.4%,揮別連續三個月的負成長,增速也創下2023年11月以來新高,更讓今年以來工業利潤成長率由負轉正,累計年增0.9%。裝備製造表現尤佳,其中鐵路船舶航空航天業利潤年增37.3%。統計局專家分析,主因是受益於宏觀政策效益顯現,以及全國統一大市場戰略縱深推進。
近期受惠中美貿易關係改善、大陸海外訂單穩健與實施反內捲政策促進供需改善,及經濟保持韌性等條件支持下,引領大陸股市走高,上證指數也寫下近十年新高,深證指數也自2024年9月波段低位反彈逾6成,也帶動陸股市值型ETF表現回神。
2025年「貴州‧台灣經貿交流合作懇談會」(簡稱「黔台會」)9月17日在貴陽舉行。今年以「十載同行譜新篇,攜手融合向未來」為主題,吸引了400餘位台灣專家、學者與企業家齊聚一堂,共同探討兩地合作新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