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製造業投資的搜尋結果,共199

  • 白宮命令 陸關稅降10% 休兵1年

    白宮命令 陸關稅降10% 休兵1年

     美國總統川普4日簽署行政命令,正式下調對大陸進口商品的部分關稅,確定了與大陸領導人習近平達成的一項全面貿易協議的關鍵內容,旨在穩定世界兩大經濟體之間的貿易關係。然而,儘管面臨美國的高額關稅,《紐約時報》仍報導今年大陸對世界其他地區的出口量大幅激增有望再創紀錄,正以驚人的速度抵消了對美出口下滑的影響。

  • 台灣工具機為何被日本壓制?慘陷「四成價差」困境 致命弱點曝光

    台灣工具機為何被日本壓制?慘陷「四成價差」困境 致命弱點曝光

    台灣工具機產業長年以精密製造技術聞名國際,今年受到美國關稅與新台幣升值的雙重夾擊,成為出口衝擊最劇烈的產業之一。不過,台灣機械工業同業公會秘書長許文通今(4)日表示,工具機業雖仍在低檔震盪,但「最壞的時期已經過去」,第四季起部分業者已接獲新詢單。此外,他也受訪指出工具機為何會成為這波衝擊中「海嘯第一排」的關鍵原因,其實與產品性質息息相關。

  • 台中經濟動能強勁  第三季五項指標續寫成長佳績

    台中經濟動能強勁 第三季五項指標續寫成長佳績

    經濟部最新公布的114年第3季統計資料,台中市在公司與商業登記家數、資本額等8項主要經濟指標中,有5項勇奪六都第一,較上季增加一項,自110年第2季以來,台中市已連續18季蟬聯至少4項指標冠軍,展現企業對台中投資的高度信心與城市發展的強勁實力。

  • 《國際經濟》英國製造業投資 降至2017年以來最低

    英國製造業同業公會Make UK在周一公布的一份報告指出,英國製造商在新設備方面的投資,降至自2017年以來最低的水準。該報告敦促英國政府,在下月的年度預算案中簡化稅收優惠措施。

  • 陸港觀盤-大陸內需走軟 但復甦趨勢不變

     本周全球股市偏震盪,多空之間力量拉鋸,標普500上漲近1.6%,高市早苗成為首相的效應在日股顯現,日經225指數,五天計上漲約3%,新興市場整體遜於成熟市場。

  • 陸前三季GDP增長5.2%達101.5兆人民幣 亮點產業一次看

    陸前三季GDP增長5.2%達101.5兆人民幣 亮點產業一次看

    大陸國家統計局官網20日發布消息,初步核算,今年前三季大陸國內生產總值101兆5036億元(人民幣,下同),按不變價格計算,同比增長5.2%。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5兆8061億元,同比增長3.8%;第二產業增加值36兆4020億元,增長4.9%;第三產業增加值59兆2955億元,增長5.4%。分季看,第一季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5.4%,第二季增長5.2%,第三季增長4.8%。從環比看,第三季國內生產總值增長1.1%。

  • 產經解析-中國股市五大潛藏投資亮點

     在近期全球地緣政治緊張之際,中國股票值得投資人重新審視。儘管面臨貿易壓力與經濟挑戰,中國股市似乎正展現韌性。截至9月25日,MSCI中國指數(以美元計)年初至今上漲31.7%,MSCI新興市場指數(其中中國占比約29%)同期也上揚28.1%。

  • 陸A股後市怎麼走?6大公募機構全說了

    陸A股後市怎麼走?6大公募機構全說了

    據《澎湃新聞》報導,2025年第四季已至,公募機構如何研判未來A股市場走勢?投資主線又聚焦於哪些領域?《澎湃新聞》採訪了6家公募的觀點,大部分公募認為A股權益資產性價比仍高,同時預計新一輪穩增長政策窗口或將開啓。如鵬華基金、平安基金、路博邁基金等均對當前市場維持樂觀態度,並指出了後續可關注的配置方向。

  • 川普關刀 恐揮向電子設備

    川普關刀 恐揮向電子設備

     外媒引述內情人士表示,美國川普政府為了讓企業將製造工作移回本土,考慮依據進口電子裝置所含的晶片數量課徵關稅。專家示警,此舉可能推高電子產品價格,助長通膨升溫。

  • 電子產品 川普擬依晶片數課稅

    電子產品 川普擬依晶片數課稅

     路透26日引述3名知情人士獨家報導,川普政府正考慮根據進口電子設備內含的晶片數量徵收關稅。若付諸實施,從筆記型電腦到電動牙刷等廣泛的消費產品,皆避免不了被課關稅,可能會推高美國通膨。

  • 川普擬對進口電子設備「晶片數量」課稅 專家:恐助長通膨

    外媒引述內情人士表示,美國川普政府為了讓企業將製造工作移回本土,考慮依據進口電子裝置所含的晶片數量課徵關稅。專家示警,此舉可能推高電子產品價格,助長通膨升溫。

  • 《電週邊》印度衝智慧科技 IPC廠合作搶攻商機

    隨著5G、AI及IoT技術的普及,印度智慧科技市場預計將持續高速成長,至2030年達到210.3億美元,年複合成長率達34%,為全球企業提供了巨大的投資與合作潛力。在2025年印度台灣形象展中,台灣企業如昇頻、研華(2395)、捷創、廣積(8050)和利凌等企業均積極參與,搶攻印度智慧生活市場商機。企業憑藉技術優勢,與印度快速成長的經濟同步發展,特別在智慧城市與智慧家居的整合應用中尋求合作機會。

  • 筆電、牙刷全中招!路透:美擬對電子產品「課晶片稅」 細節一次看

    筆電、牙刷全中招!路透:美擬對電子產品「課晶片稅」 細節一次看

    路透社26日報導,據三名知情人士透露,川普政府正考慮依據進口電子設備中晶片的數量徵收關稅,以推動企業將製造轉移到美國。

  • 陸8月經濟數據出爐 CPI、進出口亮點一次看

    陸8月經濟數據出爐 CPI、進出口亮點一次看

    大陸國家統計局官網15日公布各項經濟數據,8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CPI)同比下降0.4%,環比持平。8月份,全國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同比下降2.9%,降幅比上月收窄0.7個百分點,環比持平;全國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同比下降4.0%,降幅收窄0.5個百分點,環比持平。

  • 庫克揭投資藍圖 將在美產半導體

     蘋果執行長庫克12日受訪時,矢言履行未來4年對美國製造業投資6,000億美元的承諾,並談到投資計畫的細節,強調將在美國生產半導體。

  • 半導體擴充產能 製造業第二季固定資產增購年增近三成

    經濟部統計處統計,今年第二季製造業國內固定資產增購6,205億元,季增1.5%,年增28.1%,主因應新興科技應用商機,半導體廠商積極擴充國內先進製程及高階封測產能,加以相關供應鏈業者擴建廠房及增購設備所致。

  • 砸千億也沒用!南韓電池廠遭美ICE突襲 CNN酸:如一記耳光

    砸千億也沒用!南韓電池廠遭美ICE突襲 CNN酸:如一記耳光

    美國政府上週突襲喬治亞州現代-LG電池工廠,逮捕475人,多為韓國籍。CNN挖苦說,企業正學到一課:與川普政府的任何協議都不保險,就算砸下數千億美元投資,也難以放心。

  • 產經解析-以廈門為例 出口導向城市已做好應對關稅準備

     廈門是聯博今年草根研究的第二站。雖然它不是中國最大的城市,但在經濟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廈門貢獻了福建省相當大一部分的GDP,並且是出口導向型製造業的關鍵樞紐,特別是在電子、物流和機械領域。這裡也擁有越來越多的中型創新型企業,幫助我們理解中國出口商如何應對關稅、技術脫鉤及全球競爭。簡言之,廈門是了解中國產業韌性和創新引擎的適當場所。

  • CEO視角-MBR技術讓企業用水進入自主時代

    CEO視角-MBR技術讓企業用水進入自主時代

     「水」是生命之源更是驅動產業發展最基本卻最關鍵的資源。對企業而言,水不只是生產中的「耗材」,而是與營運成本、產能穩定與永續治理緊密交織的策略資源。尤其在電子與半導體等高科技製造業中,用水的質與量已成為左右企業競爭力的關鍵要素。

  • 《半導體》中美晶看好再生能源服務成長 集團估值具吸引力

    中美晶(5483)參與櫃買法說,董事長徐秀蘭與首度現身的新任總經理陳振乾均看好再生能源銷售服務發展,指出旗下續興、艾涅爾目前在手合約已逾160億度,以每度5~6元推算相當於800多億元營收,預估2025年交易量將達5億度,未來營收成長具爆發性。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