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西方媒體的搜尋結果,共273

  • 王尚智專欄》統一與台灣的距離

    王尚智專欄》統一與台灣的距離

    APEC的「川習會」未提「台灣」讓各方揣測解讀。相較於2023年底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在舊金山,甚至親口對美國總統拜登以「最核心、最敏感、最首要」,以及後來所有北京官方均以「紅線、底線」強烈嚴肅地描述中美關係針對「台灣問題」的關鍵位置,如今面對更強勢鮮明的川普,中美兩強人竟絕口不提台灣,原因何在?

  • 影》烏特種部隊「機降紅軍城」團滅!連俄方都傻眼:怎這樣用兵?

    影》烏特種部隊「機降紅軍城」團滅!連俄方都傻眼:怎這樣用兵?

    路透社1日報導,俄軍擊退了一次烏克蘭特種部隊搭乘黑鷹直升機機降至前線城市波克羅夫斯克(Pokrovsk,俄譯紅軍城)的馳援行動,惟直升機上11名烏特戰人員全數陣亡。俄烏雙方消息來源今天稍早指出,單位所屬為烏克蘭國防情報局(GUR)特種部隊,下機後隨即遭到FPV無人機殺害,連俄方軍聞媒體都震驚「怎麼這樣用兵」。

  • 川普明年4月訪問中國 郭正亮:不太可能不談台灣

    川普明年4月訪問中國 郭正亮:不太可能不談台灣

    美國總統川普與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30日於南韓的峰會結束後,川普說,雙方在「在許多事項上達成共識」,其中包含關稅、稀土、大豆與芬太尼議題。川普也宣布,明年4月會訪問中國大陸。前立委郭正亮認為,美國明年11月要選舉,川普輸不得,到時候中國大陸的籌碼會更大,因此明年4月不太可能不談台灣。

  • 時論廣場》APEC向中靠攏 中日關係開局走揚(馬準威)

    時論廣場》APEC向中靠攏 中日關係開局走揚(馬準威)

    美國總統川普一如往昔的向「去多邊主義」與「反全球化」方向走,因而在今年的APEC非正式領袖峰會缺席。看起來川普更樂於透過雙邊談判解決貿易紛爭,但人都已經到了韓國,卻刻意在多邊峰會前返回華府,再次凸顯川普揚棄過往「自由主義多邊機制」的偏向。

  • 國戰會論壇》中美經貿硬碰硬:地緣政治與地緣經濟的博弈(周忠菲)

    國戰會論壇》中美經貿硬碰硬:地緣政治與地緣經濟的博弈(周忠菲)

    10月26日,在馬來西亞吉隆坡舉行的中美第五輪經貿磋商,經過兩天的折衝尊俎,提前一天結束。雙方表示,將各自履行內部報批程序,下一步是等待領導人批准。這是呼應美國總統川普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將在30日上午10時(南韓時間上午11時),預定在南韓釜山的會晤。

  • 俄建構北極海底監測網  挑戰歐美水下優勢

    俄建構北極海底監測網 挑戰歐美水下優勢

     美國《華盛頓郵報》與多家媒體聯合調查發現,俄羅斯藉由規避制裁,取得西方聲納與光纖等先進技術,秘密建構一套北極海底監測網路,以確保俄國核潛艦安全,也挑戰美國與北約在高緯度地區水下優勢。

  • 社評/看大陸經濟 不能戴有色眼鏡

    社評/看大陸經濟 不能戴有色眼鏡

     大陸經濟究竟是好還壞,因《人民日報》連刊8篇高唱「中國經濟健康、制度優越」的專文,再度掀起論戰。以《經濟學人》為代表的西方媒體,不改一貫看衰中國經濟的立場,認為大陸面臨消費疲弱、產能過剩、房市低迷及通縮陰影等多重挑戰,前景堪慮,官媒卻無視嚴峻的現實,自詡「制度優越、體質健康」,只是吹哨壯膽。

  • 旺報社評》看大陸經濟 不能戴有色眼鏡

    旺報社評》看大陸經濟 不能戴有色眼鏡

     大陸經濟究竟是好還壞,因《人民日報》連刊8篇高唱「中國經濟健康、制度優越」的專文,再度掀起論戰。以《經濟學人》為代表的西方媒體,不改一貫看衰中國經濟的立場,認為大陸面臨消費疲弱、產能過剩、房市低迷及通縮陰影等多重挑戰,前景堪慮,官媒卻無視嚴峻的現實,自詡「制度優越、體質健康」,只是吹哨壯膽。

  • 稀土鏈對決晶片鏈

    稀土鏈對決晶片鏈

     這必將是一場會載入史冊的史詩級的大對決。一、事關中美,卻牽動全球;二、雙方出手凌厲,處處暗含殺機;三、長遠看,或將影響與決定中美世紀霸權之爭的勝負。

  • 石齊平專欄》稀土鏈對決晶片鏈

    石齊平專欄》稀土鏈對決晶片鏈

     這必將是一場會載入史冊的史詩級的大對決。一、事關中美,卻牽動全球;二、雙方出手凌厲,處處暗含殺機;三、長遠看,或將影響與決定中美世紀霸權之爭的勝負。

  • 川習會沒破局 大交易有變數

    川習會沒破局 大交易有變數

     美國總統川普10日表示,由於不滿中國近期的稀土管制措施,決定11月1日起向中國商品額外加徵100%關稅,並拋出「沒有理由和習近平會晤」的震撼彈。受此影響,全球股市應聲暴跌。不過,川普稍晚澄清:「我沒有取消會面……我想還是會見面」,不禁讓人感嘆中美情勢如雲霄飛車般刺激。

  • 時論廣場》川習會沒破局 大交易有變數(蘇泳霖)

    時論廣場》川習會沒破局 大交易有變數(蘇泳霖)

    美國總統川普10日表示,由於不滿中國近期的稀土管制措施,決定11月1日起向中國商品額外加徵100%關稅,並拋出「沒有理由和習近平會晤」的震撼彈。受此影響,全球股市應聲暴跌。不過,川普稍晚澄清:「我沒有取消會面……我想還是會見面」,不禁讓人感嘆中美情勢如雲霄飛車般刺激。

  • 國戰會論壇》民進黨企圖以冷戰復刻「一帶一路」(蔡炫)

    國戰會論壇》民進黨企圖以冷戰復刻「一帶一路」(蔡炫)

    全球秩序正當快速重組之際,國內綠媒卻以冷戰框架唱衰中國「一帶一路」政策,透過特定媒體一系列的專題抨擊,惡意利用單一合作的失敗項目,放大地緣風險以及財政爭議,刻意忽視雙方背後的戰略布局與制度演進;不僅凸顯媒體立場淪為官方意識形態,也反映出賴政府對「全球南方」發展潮流的以偏概全。

  • 李在明重提當中美橋梁 陸專家:避選邊

    李在明重提當中美橋梁 陸專家:避選邊

     大陸《環球時報》報導,美國《時代》雜誌網站近日刊發對韓國總統李在明獨家採訪,這是他就職以來首次接受西方媒體專訪。李在明表示,韓國將與美國站在一起,但需要管理好與中國關係,避免走向對立。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朝鮮半島研究中心主任陳向陽表示,韓國欲在中美間扮演調解角色的構想,並非首次提出,其背後既有歷史政策延續性,也有基於當前國際形勢的現實考量。

  • 張威翔Military》2週2500枚滑翔炸彈 澤倫斯基意外揭俄驚人實力

    張威翔Military》2週2500枚滑翔炸彈 澤倫斯基意外揭俄驚人實力

    澤倫斯基16日表示,過去2週間俄軍投放了2500枚滑翔導引炸彈,澤倫斯基拋出的數字,意外揭示了俄軍在戰場上維持高強度空襲背後的龐大支撐體系,一天44架次、每次平均2.5名飛行員,單是Su-34的前線人力需求就超過百人,加上地勤、維保與後備,規模遠比一般想像龐大。

  • 有現實考量  陸專家解讀李在明為何重提要當中美「橋梁」

    有現實考量 陸專家解讀李在明為何重提要當中美「橋梁」

    大陸黨媒《環球時報》19日報導,美國《時代》周刊網站18日刊發對韓國總統李在明獨家採訪,這是他就職以來首次接受西方媒體專訪。李在明表示,韓國將與美國站在一起,但需要管理好與中國大陸的關係,避免走向對立。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朝鮮半島研究中心主任陳向陽表示,韓國欲在中美間扮演調解角色的構想,並非首次提出,其背後既有歷史政策延續性,也有基於當前國際形勢的現實考量。

  • 美國企圖打壓陸海底電纜業後  日擬跟進

    美國企圖打壓陸海底電纜業後 日擬跟進

    據觀察者網報導,繼今年7月美國被曝打算禁止包含中國技術和設備的海底通信電纜接入後,日本也正打算對本國海底電纜進行一次全面檢查,重點調查企業在電纜鋪設與維護過程中是否使用了來自中國的關鍵部件。

  • 習近平9月密集講話 折射中美博弈新格局

    習近平9月密集講話 折射中美博弈新格局

     2025年9月,習近平在短短十天內密集出席三場重量級場合—上海合作組織元首理事會、金磚國家線上峰會,以及抗戰勝利80周年九三閱兵,並發表演說。三場講話雖然針對對象各異,但貫穿其中的主題卻高度一致,即推動多邊主義、反對霸權主義與保護主義,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同時也在國防安全上展現更為強硬的姿態。這一系列表態,不僅是中國對當前國際局勢的總體回應,也折射出中美關係的複雜走向。

  • 奔騰思潮》習近平九月密集講話折射中美博弈新格局(衣冠城)

    奔騰思潮》習近平九月密集講話折射中美博弈新格局(衣冠城)

    2025年9月,習近平在短短十天內密集出席三場重量級場合—上海合作組織元首理事會、金磚國家線上峰會,以及抗戰勝利80周年九三閱兵,並發表演說。三場講話雖然針對對象各異,但貫穿其中的主題卻高度一致,即推動多邊主義、反對霸權主義與保護主義,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同時也在國防安全上展現更為強硬的姿態。這一系列表態,不僅是中國對當前國際局勢的總體回應,也折射出中美關係的複雜走向。

  • 印歐經濟走廊 淪美戰略犧牲品

    印歐經濟走廊 淪美戰略犧牲品

     2023年9月新德里G20峰會現場,在美國拜登政府主導下,美國、印度、沙烏地阿拉伯以及歐盟等共同宣告打造「印度─中東─歐洲經濟走廊」(IMEC),試圖憑藉鐵路、管道等基建,增進亞洲、波斯灣與歐洲的經濟連通。西方媒體當時評價其足以制衡中國「一帶一路」計畫,時任美國總統拜登更直言,IMEC將改寫遊戲規則。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