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診所醫師的搜尋結果,共214筆
衛福部推二代健保補充保費改革惹議,賴清德總統今天表示,政府為了打造「健康台灣」,明年度健保總額將達到9883億元,政府再投入199億元公務預算,實質規模預計達到1兆82億元,創下歷年新高;護理人員及其他醫療專業人員近年流動率偏高,核心原因仍與待遇有關。他期盼健保總額提高後,衛福部可調整給付結構,改善過去不同工卻同酬的問題,未來可針對較高負荷、較複雜的手術或醫療行為給予較高點值,讓給付更反映實際工作量與專業難度。也希望在2030年前,將癌症標準化死亡率降低1/3。
24歲小美近半年來常感到疲倦、專注力下降、情緒低落,夜間難以入眠,還合併不寧腿症狀,求診後才發現元兇是「缺鐵」,且血紅素檢查數值正常,屬於「非貧血性缺鐵」,長期被忽略。專家指出,缺鐵不只會貧血,還會影響情緒與專注力,很多人第一時間以為是壓力、焦慮或身心疾病,但有時可能是營養失衡導致。
衛福部積極推動落實分級醫療,然而醫師陳俊吉卻語出驚人,直言如果經濟、時間和交通許可的話,建議民眾去「醫學中心」看病。並稱待在診所,有些東西不是醫師不會或不願,而是健保限制他不能去做。
英國一名現年23歲的女子米莉(Milli Tanner)2021年6月時受腹痛、背痛、血便等問題所苦,就醫至少20次,都被告知可能是腸躁症或月經有問題,醫護人員還稱她太過年輕,不太可能罹癌,最後她自己購買能發現早期大腸癌的「糞便免疫化學檢測工具」(FIT),結果呈現陽性反應,但想在醫院接受檢查仍需排隊60周,等「確診」大腸癌時病情已進入第3期,近日經報導後引起討論。
60歲的好萊塢演員布萊德彼特(Brad Pitt)憑藉帥氣的外表和精湛的演技,有著超高人氣,但日前被爆料他疑似做了「拉皮手術」。這股拉皮風潮最近也在台灣盛行,整形名醫陳峙文就坦承自己也做了拉皮手術,原因竟然是因為病人的「鼓勵」,希望他在為病人做手術之前也把自己臉上的問題解決一下。沒想到術後的陳峙文像換了一個人,加上飲食控制瘦了快二十公斤,大叔變型男。
許多患者為了快速改善牙齒外觀,選擇牙貼片或陶瓷貼片。醫師提醒,牙貼片能改善牙齒形狀、顏色與排列,但無法治療蛀牙,如果貼片直接覆蓋有蛀牙的牙齒,蛀牙可能持續惡化,甚至侵入牙髓,造成牙齒敏感或劇烈疼痛,不僅影響咀嚼與生活品質,也可能需要更複雜的治療。
衛福部為緩解急診壅塞問題,推出「假日急症中心(UCC)」,並將在11月試辦。不過醫師姜冠宇指出,「假日急症中心」無法解決根本問題,且奇怪的案例還不少,醫院內部鼓勵醫師與醫護人員下班時間去上這個班,甚至還有些中階主管異想天開,想把急症中心的病人轉到自己醫院住院,即便這些病房並非假日急症中心的分院或院區,他忍不住嘆道,「現在是匆匆忙忙連滾帶爬」。
門診中常有患者抱怨「渾身不太對勁」,卻又說不上來哪裡生病,有人半夜睡不好、早上醒來還是覺得疲倦,有人經常感到胸口悶、心跳快,卻檢查不出心臟異常,也有人腸胃反覆不適,卻無法用胃病解釋。中醫角度而言,自律神經失調與「肝氣鬱結」、「心神不寧」、「脾胃虛弱」、「陰陽失調」都有關係,當身體受到過度壓力、情緒困擾或長期疲勞,會導致氣機阻滯、陰陽失衡,進而出現睡眠障礙、心悸頭暈、腸胃紊亂等問題。
東海大學工業設計學系系友陳儀庭,以關懷為初心、創新為實踐,設計出能協助唐氏症孩童復健與訓練的互動輔具「BALABIBOP」,勇奪英國 World Front Design Award(WFDA)最高榮譽鑽石獎(Diamond Prize)。這是台灣首度以醫療輔具設計摘下鑽石獎的創作,象徵台灣設計軟實力的國際肯定。
高雄市本土登革熱再現蹤!高雄市衛生局今(8)日晚間公布,今年(2025年)新增1例本土登革熱確診個案,病例出現在楠梓區,累計全市已達13例。
中秋節是團聚的日子,烤肉早已成為許多家庭的必備活動。不少民眾都有過節後口乾舌燥、喉嚨痛、冒痘痘,甚至腸胃不舒服的上火症狀,中醫師指出,秋天本屬「燥」,若再加上炭火直烤的「火熱」,容易讓身體陰液耗傷、痰濕內生,只要避免烤焦、控制火力、多搭配清爽食材,就能把上火的影響降到最低。
27歲女藝人邱偲琹近日在社群平台透露自己突發高燒與右下腹劇痛的經歷,接連兩次到診所就診未能改善病情,最終赴大醫院急診,這也讓她感嘆「能好好睡覺、好好健康,原來就是最奢侈的幸福」。
「醫師啊!我最近肩頸好緊,我是不是快中風了」?五甲馬光中醫診所醫師王維瀚說,這是門診最常聽見的抱怨之一。肩頸痠痛已是現代人通病,長時間滑手機、久坐電腦桌前,讓肩頸肌群持續緊繃,恐演變成固定疼痛,甚至引起頭暈、頭痛,甚至睡不好。
「明明吃得不多,體重卻持續上升,月經也亂七八糟。」這樣的抱怨在女性門診中並不少見。中醫師提醒,這些問題很可能與多囊性卵巢症候群(PCOS)有關。除了影響月經周期,還常伴隨皮膚痘痘、體毛增生、掉髮及體重增加,形成「越胖越失調、越失調越胖」的惡性循環。
國內連續發生多起因醫美導致死亡的重大事件,衛福部部長石崇良今天宣布,最快今年年底起,未來執行醫美時,將分級、分風險加強管理,未來要執行針劑、雷射兩類較低風險的醫師,須完成2年PGY訓練、若要執行手術的醫師,須是「大外科」醫師。由於國內一直有「直美現象」,也就是各科醫學系畢業後還未完成訓練,就去當醫美診所,此舉等於宣示,將消滅「直美」。
國內學童近視問題日益嚴重,衛福部國健署調查,台灣小學一年級學童近視率達19.8%,小六更高達70.6%,18歲以下青少年視力不良比率更高達87%。醫師提醒,早期介入是控制近視惡化的關鍵,建議家長自孩子3歲起安排眼科檢查。
北市中山區錦州街安和美診所爆出醫療事故,50歲的病患花了40萬元接受陰莖增大術,卻在恢復期失去呼吸心跳而不治,引發對病人安全的擔憂。病友團體今指出,這名醫師過去曾被判刑,還改過名字,應有資訊開放民眾查詢。衛福部醫事司則回應,若狼醫平台懲戒資料的技術問題能克服,就能討論公開醫美不良紀錄。
為什麼體重沒超標,卻還會有「三層肉」?關鍵就在體脂肪率,醫師表示,蠟筆小新的媽媽美冴愛吃零食、又懶得運動,如果這樣的習慣搬到現實生活,就很容易養出隱形肥胖,久而久之,即使體重沒有明顯變化,內臟脂肪也會默默增加,變成俗稱的「泡芙人」。
「明明睡滿八小時,醒來卻還是累得像沒睡過。」失眠已是現代人的常見困擾。中醫師表示,失眠不只是「睡不著」,而是身體失衡的訊號。雖然西醫提供藥物能緩解,若搭配中醫調理體質,更能找回自然入睡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