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認列匯損的搜尋結果,共78筆
製程自動化感測器及流量計廠桓達(4549)第三季台灣、德國及美國等市場,以及海外經銷商接單及出貨穩定,整體在手訂單1.5~2個月。第三季營運優於第二季、與去年同期差異不大,第二季認列匯損可部分回沖,盼第四季營運與去年同期持平,全年營收可望與去年相當。
烘焙器具廠三能-KY(6671)因新台幣升值認列匯損,上半年EPS從去年同期1.52元降至0.85元。27日法說會預告,第三季適逢中秋節烘焙旺季,台灣及大陸無錫廠接獲數筆工業客戶訂單,下半年營運有機會優於上半年。
金管會公布上市櫃公司公告申報2025年上半年財報概況,截至14日共有1744家應申報,扣除未如期申報的上櫃公司新華泰富(5481),合計營收22兆331億元、年增15.87%,改寫同期新高,稅前淨利2兆945億元、年增8.16%。
漢翔(2634)近期無人機題材發酵,股價表現強勢,公司積極發展無人機反制系統,目前正在進行認證,並配合客戶進行客製化服務,預計在2025年台北國際航太暨國防工業展展出,法人預計2027年會有來自無人機較明顯營收貢獻。
和康生(1783)加速推動品牌轉型,董事長林詠翔指出,將聚焦膠原蛋白與玻尿酸等二大核心材料,透過取證、併購、業務擴張等三大策略,穩健推進全球市場,力拚4年內營收翻倍成長、市值挑戰百億元,長期以躋身全球前十大醫材廠為目標。
包材設備廠旭源(8421)總經理莊奕彤21日於法說會上透露,旭源獲食品大廠訂單,預期下半年營運將比上半年好,今年營運將優於去年,明年樂觀看待。
撼訊(6150)繼第一季底受惠美國客戶提前拉貨,第二季來自於日、韓市場的顯示卡銷售動能大幅增溫,為其挹注該季營運站近三年單季高點。撼訊總經理陳劍威對於下半年整體顯示卡市況看穩,加上與超微合作、擴展至工作站、EdgeAI等IPC應用的高階顯示卡業務看增,全年有望維持年增走勢。
新台幣兌美元匯率大幅升值後遺症、對等關稅20%,對台灣工具機業的衝擊正持續擴大。CNC車床大廠台灣瀧澤科技第二季轉虧為盈,卻遭匯損吞噬出現虧損。瀧澤科預期下半年營運有機會與上半年持平。
去年2月正式納入日本Nidec集團底下運作的台灣瀧澤科技,原本期待今年營收兩位數成長,獲利優於去年,卻敵不過匯率及關稅雙重衝擊,18日宣布,正式啟動「營運效能優化專案」,本周五(22日)起,每周五員工集中排休,為期三個月,希望透過智慧化管理與人力資源的精準配置,鞏固企業競爭力,邁向永續發展。
高球桿頭代工業者復盛(6670)、明安(8938)生產基地雖已轉進越南,今年上半年營收未受美國對等關稅影響,持續成長,卻因第二季新台幣匯率急升產生匯損吃掉獲利,高球桿頭代工四雄上半年獲利全數衰退,鉅明(8928)更因匯損由盈轉虧。
布及成衣廠儒鴻(1476)面對下半年營運環境充滿挑戰,來自美元匯率與美國關稅的變數影響仍在,總經理洪瑞廷14日在法說會上指出,公司將透過新品導入、成本節流、客戶結構優化及產地布局調整等四大策略,來強化訂單動能與毛利回升,創造營運價值的提升。
匯損襲擊,行星減速機廠台灣精銳(4583)第二季及上半年獲利縮水,14日法說會預告,期盼下半年全球客戶拉單可維持過去水準或更高,毛利率維持50%以上,但由於仍低於第二季毛利率52.13%,讓多家法人對台灣精銳下半年營運轉趨保守看待。
時碩(4566)受台幣強升認列匯損影響,第二季由盈轉虧。時碩指出,大陸事業看好下半年汽車、工業應用營運成長,醫療器材產品開始量產,台灣廠聚焦航太產業,全年力拚獲利。時碩13日董事會承認第二季財報,本業獲利0.46億餘元,認列匯損近1.86億元,稅後純損1.28億元,每股純損0.99元。上半年稅後純損0.20億元,每股純損0.19元。
達爾膚(6523)公布第二季財報,受新台幣大幅升值影響,第二季認列匯損,導致單季稅後純損0.03億元;累計上半年稅後純益1.5億元,EPS為3.37 元。達爾膚董事會也決議第二季配發現金股息2.0元,累計上半年已配息4.0元。展望下半年,達爾膚表示,隨著各通路醫美檔期開啟,將攜手夥伴舉辦多元活動,吸引消費者、帶動整體業績成長。
機電四雄受惠於台電強韌電網計畫訂單,上半年營收及獲利均傳捷報,其中亞力(1514)第二季EPS為0.71元、上半年EPS為1.32元,皆創同期次高;士電(1503)上半年EPS為4.05、中興電(1513)上半年EPS為3.68元,均創同期次高;華城(1519)上半年EPS達5.23元,締造同期新高。
新台幣兌美元匯率大幅升值,匯損吃掉上銀(2049)、大銀(4576)、恩德(1528)、瀧澤科(6609)等工具機業者第二季本業獲利,上銀第二季認列匯損4.9億元,對每股稅後純益(EPS)影響數高達1.38元,導致第二季EPS降至0.38元,恩德、瀧澤科更因此出現單季虧損。
中探針(6217)12日董事會通過第二季財報每股虧損0.71元,主要認列匯損及業外,本業則接近損平。該公司表示,已順利獲得美系智慧眼鏡大廠、無人機等訂單,下半年營運可望逐步回穩。
中探針(6217)2025年上半年每股淨損為1.49元,其中第2季本業已接近損平,中探針總經理馮明欽表示,公司拿下美系大廠智慧眼鏡的探針,上季已開始出貨,訂單及訂單價量都優於公司平均,有望挹注營運動能。
巨路(6192)公布半年報,上半年營收為36.41億元,年增0.5%,稅後淨利4.84億元,年增0.1%,每股稅後盈餘5.02元。
晶華(2707)國際酒店集團公布2025年第二季財報,合併營收15.79億元,季減14.84%、年增13.81%,營業利益3.79億元,季減23.7%、年增33.87%。歸屬母公司稅後淨利3.11億元,季減22.56%、年增5.47%,每股盈餘2.44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