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語言治療師的搜尋結果,共88筆
家中長輩喝水常嗆到、吃一頓飯咳嗽連連、抱怨飯粒卡喉嚨,這些都是「吞嚥障礙」的表現。研究統計,台灣社區65歲以上長者,有12.8%吞嚥異常,住在長照機構的長輩甚至高達50%。語言治療師指出,除了透過「增稠劑」改變食物質地、幫助吞嚥,也建議至復健科尋求完整吞嚥訓練。
超高齡化來臨,全台65歲長者已超過460萬人,愈來愈多家庭面臨長輩吃不下、吃得慢、容易嗆到,甚至需要仰賴鼻胃管供應營養,成為高齡照護隱憂。隨著口腔功能退化,可能造成營養不良、體重下降,甚至反覆吸入性肺炎、發燒。營養師提醒,若發現長輩進食量少於平時7成,或體重、小腿圍持續下降,就要提高警覺。
桃園市優良醫師、各類醫事、藥事及長照人員表揚活動1日登場,桃園市長張善政逐一頒發獎座肯定獲獎人員傑出貢獻。張善政表示,市府積極推動多元健康照護政策,包含擴大肺癌篩檢、多項孕產婦福利措施,以及10月31日啟用的「行動CT醫療車」等,皆需仰賴全市醫師、醫事、藥事及長照人員的辛勤付出,才得以順利推動,感謝從業人員發揮專業、貢獻所能,和市府共同守護市民健康,另外市立醫院選址確定後,已進入建築規畫設計,拚看明年能不能動工。
近日有網友發文詢問,全球進入AI時代,但台灣非科技業根本吃不到這波好處,不在科技業工作是不是這輩子沒救?但也有民眾發起「底薪5萬非科技業/金融業的工作」詢問,文章曝光後,許多人踴躍回應,其中一名網友分享,自己在泛國營的台灣高鐵工作,年資兩年薪水6萬多,引起廣泛討論。
東海大學工業設計學系校友林姿廷、徐苡宸,憑藉專為兒童語音治療設計的創新教育工具「HOO!」,在被譽為全球最具影響力的設計競賽之一「美國IDEA國際設計卓越獎」(International Design Excellence Awards)中脫穎而出,一舉摘下學生設計類金獎(Gold Award)。該作品不僅是今年全球唯二獲此殊榮的金獎作品,更為台灣設計界增添耀眼光芒。
醫事人員國考日前放榜,中山醫學大學應屆畢業生表現突出,六大專業類別通過率超過9成,整體高於全國平均。4位學生更奪得全國第一,分別為牙醫師第一階黃子熙、第二階陳麒文、職能治療師林采璇及驗光師葉羿君,表現亮眼。
講話費力、聲音沙啞、親友聽不清楚,甚至吃飯時容易嗆咳,這些可能都是單側聲帶麻痺造成。為避免造成吞嚥與呼吸困難,新一代可調式甲狀軟骨成形術,已讓不少患者成功找回「新聲」。
長照3.0已於9月1日啟動,計劃分三階段推動。衛福部次長呂建德表示,長照預算自1.0時期的49億元開始啟動,今年賴清德總統加碼百億元,明年將突破1,153億元,正式跨越千億大關,顯示對長照的承諾。
雲林縣人口老化速度全國前段班,長期照顧需求迫切,虎尾鎮若瑟醫院規畫興建長照大樓,但因土地承租程序未完成,恐影響衛福部核定期限內的相關作業,立委劉建國10日表示已邀衛福部次長呂建德等人協調,呂同意由台糖公司公函作為土地租賃證明的替代文件,以利計畫持續推動。
面對國內語言治療師人力長期不足、偏鄉資源取得不均的困境,金屬中心運用經濟部產業技術司科專成果,結合AI語言模型與臨床語料,開發出「語言互動治療軟體」。8月28日攜手博正兒童發展中心、社團法人高雄市語言治療師公會及高雄市立聯合醫院,於博正兒童發展中心舉辦「語出希望‧愛不遲語」捐贈儀式,盼以數位工具翻轉語言治療模式,成為孩子語言學習路上的長期助力。
「才45歲,怎麼就中風了?」這是不少家庭在接獲急診通知後的驚呼。新竹台大分院近期接獲45歲男性患者,長期罹患高血壓、高血糖與高血脂,卻忽略健康警訊。在一次深夜加班返家途中突感不適昏倒,緊急送醫後確診為左側腦中風,導致右半身癱瘓。所幸在新竹台大分院醫療團隊即時處置與照護下,病情穩定,隨即轉入生醫醫院竹東院區接受後續復健治療。
全台住宿機構逾半住民過著「管餵人生」!衛福部健保署統計,2024年全國鼻胃管插管人數約25萬人,2022年起推動移除鼻胃管計畫,成效卻遠低於預期。健保署署長石崇良指出,未來將擴大適用對象,從鼻胃管留置時長3個月,放寬至1個月,並將納入住宿型機構,預估年底上路,預估1萬2500人受惠。
全台超過40萬人使用鼻胃管,尤其住宿機構過半數住民過著管餵人生。衛福部健保署2022年推動移除鼻胃管計畫,成效遠低於預期,且未納入住宿機構,健保署署長石崇良今日表示,未來將擴大適用對象,從使用鼻胃管3個月放寬至1個月,並納入住宿型機構,預估年底上路。
亞洲大學年年在國考通過率上表現亮眼,聽語系的聽力師、語言治療師國考通過率百分百,且前十名占一半;職治系有國考榜首,畢業校友取得證照順利銜接職場,交出亮麗成績單!心理系、職治系共4位校友,獲頒衛福部表揚「優良醫事人員新人獎」;幼教系有19人次、18人錄取台中市等8縣市公立幼兒園教師,其中陳曉玉校友同時上榜新北、台中教師,在競爭激烈的公立教師環境中,表現優異。
國立成功大學培育新創團隊吾不私專業團隊連續三年舉辦身心障礙及銀髮長輩輔具科技共融電競賽事,今年首度攜手財團法人台南市私立天主教瑞復益智中心共同舉辦,19日於台南萬國通路創意觀光工廠「築夢學堂」展開一年一度跨越身體與年齡限制的交流競技,全台共計逾10個機構、近70位選手同場較量,讓身心障礙人士、銀髮族與一般民眾透過精巧設計的共融控制器,同享電競世界的樂趣,維持休閒生活的品質。
亞洲大學國際交流頻繁,有不少同學到國外深造有好表現。聽語系首屆畢業生黃宥瑄,2022年到全球知名美國西北大學攻讀聽力學博士班,只花三年的時間就順利取得博士學位,且在美結婚、完成人生大事。她特地傳訊息給一直十分鼓勵她的亞大校長蔡進發,她說,「謝謝校長和母校的盡心栽培,讓她有機會到美國進修」。
台灣醫療第一線陷入人力荒,尤其是護理師、急診醫師人力嚴重不足,引發各界擔憂。一位男子近日分享,其實醫療人力荒原因其來有自,醫學系、牙醫系、中醫系、藥學系以外,三類醫事科系培養的人才月薪可能都只有3、4萬元,且工作不好找,貼文曝光後引發醫事人員共鳴。
一場中風,讓44歲的阿華從原本能自在行動的成年人,瞬間變成需臥床照護的病患,半身癱瘓、語言表達困難,讓他的生活全然崩塌,家人也飽受壓力,直到入住高雄市社會局委託設置的身障生活重建機構「髓喜家園」,才迎來轉機。
新北市截至2025年3月止,統計有1萬5千多名發展遲緩幼兒,社會局為關注所有遲緩兒療育、福利及社會參與需求,私公協力,委託6間民間單位辦理早期療育社區資源中心。新北市社會局長李美珍表示,在疫情之前,平均每年申請早療補助有30萬人次,但在疫後2024年成長至近50萬人次,疫情是可能因素之一,加上市府宣導,家長也重視,因此大幅成長。
喜迎端午,祥瑞滿溢!香菇王集團‧第一名店於4月16日舉辦「會員健康日 端午安康粽喜樂」活動,邀請VIP會員回娘家提前過端午,品嘗經典名粽「天麴冬菇粽」與蔬食「紫米冬菇粽」等養生美食,現場由五星飯店主廚洪玉桐傳授美味養生粽的秘訣,同時還有語言治療師王雪珮,教導大家如何健康養生過端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