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說母語的搜尋結果,共24筆
新竹縣是全國客家最大縣之一,全縣104所國中小學生客語認證目標為6000人,目前通過者竟只有643人,僅達10%餘,離目標還差5357人,讓本身就是客家人的縣長楊文科罕見動怒說「本來應該從從容容,游刃有餘,現在是匆匆忙忙,連滾帶爬」,要教育局積極檢討究責,明年持續推動。
在家庭客廳裡自然說出台語,不再只是記憶裡的聲音。苗栗縣政府響應文化部「培育台語家庭第二期計畫」,串聯苑裡福田社區推出親子共學活動,將於7月8日舉辦壓軸台語課程。苗栗縣政府文化觀光局長林彥甫表示,參與家庭可集點登錄兌換文化部獎勵金,讓母語不只是生活的一部分,也讓孩子在耳濡目染中自然傳承文化。
苗栗縣政府配合文化部推動「培育台語家庭第2期計畫」,即日起至7月15日於竹南塭內社區開設親子共學課程,推廣家庭說台語。縣府文觀局長林彥甫表示,參與者可集點登錄兌換文化部獎勵金,鼓勵全民用台語融入日常生活。
讓台語從書本與回憶中走出,成為家庭日常交流的生活語言。苗栗縣政府配合文化部推動「培育台語家庭第2期計畫」。即日起至7月15日於竹南塭內社區開設親子共學課程,推廣家庭說台語。苗栗縣政府文觀局長林彥甫表示,參與者可集點登錄兌換文化部獎勵金,鼓勵全民用台語融入日常生活。
天主教廷梵蒂岡昨(21)日宣布,教宗方濟各(Pope Francis)辭世,享壽88歲,對此,前總統馬英九也在臉書分享自己12年前參加方濟各就職典禮時,與方濟各的有趣互動,當時自己共計用西班牙語和方濟各說了約40秒的話,最後在用西語「我會說的西班牙語全部都在此說完了」做總結時,更讓方濟各大笑起來。
教育部為鼓勵大專校院學生提升年輕世代本土語文素養與學習興趣,尊重、欣賞不同族群語言文化,自110年起舉辦首屆「全國大專校院學生本國語文競賽」以來,迄今邁入第4屆賽事,文化部、客家委員會及原住民族委員會共襄盛舉,跨部會攜手語文推動工作。賽事已於3月9日圓滿落幕,競賽當天聚集了來自全國44所大專校院,共計147位語文好手展現語文實力,最終由69位學生獲得優勝殊榮,特於今(28)日下午2時在國立中央大學客家學院國際會議廳舉行頒獎典禮,獎勵優勝者傑出表現。
苗栗縣內最具規模的「夢花文學獎」已邁入第28屆,今年的徵文簡章已正式公布,徵選時間自即日起至4月30日止,縣府誠摯邀請文學愛好者,把握這次難得的機會踴躍參與,透過筆觸與文字,展現文學的力量與價值。
人們很早就發現,俄羅斯幾次大規模徵兵,都沒有俄羅斯族的主要地區下手,反而持續對高加索、中亞、西伯利亞地區持續徵兵。對此,俄羅斯少數民族的科學家瑪麗亞·維什科娃 (Maria Vyushkova)感到擔憂,她表示有大量的少數民族男子死在戰場上,程度已到滅絕種族的地步。
為保存臺灣各族群語言的多樣性,共同推展本土語言的復振與發展,及響應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倡定2月21日為「世界母語日」,教育部於今(21)日下午在臺大醫院國際會議中心舉辦「114年表揚推展本土語言傑出貢獻獎」頒獎典禮,由鄭英耀部長親自頒獎,表揚包含1名終身奉獻獎、8名個人獎及2組團體獎,藉以表彰對本土語言推廣及保存有卓越貢獻的個人與團體,並持續推動語言及文化傳承。
文化部響應聯合國2月21日世界母語日,展現國家語言的多樣性,傳遞台灣各語言共存共榮的核心價值,將在2月15日(六)至16日(日),於台灣當代文化實驗場舉辦「2025世界母語日-國家語言生活節」,以電影欣賞、戲劇演出、音樂演唱、創新書市、沙龍講座、手作體驗與說故事等多元語言活動,邀請民眾一同聽母語、說母語,深入體驗台灣豐富的母語文化。
世界母語日、元宵節2月登場,為鼓勵學生學習、運用母語,增加各族群尊重和包容,台北市教育局4日推出母語日系列活動「快樂學母語,線上猜燈謎」,其中包含台語、客語、16族原住民語、4國東南亞語,希望讓學生將母語實際應用於生活中,以促進語言和文化的多樣性,另外,答題過關學生更有機會獲500元圖書禮金。
2024年全國語文競賽成績揭曉,高雄市共有47位選手、3隊讀者劇場拿下特優佳績;其中陽明國中、獅湖國小姐妹管晨妍、管晨希榮獲台灣客語字音字形特優;中山國中陳宜萱、鳳陽國小陳語恩榮獲南排灣語朗讀特優,她們從小不會說客語與原民語,憑著對學習語言的興趣熱情,贏得全國特優榮耀。
配合中央推行客語家庭計畫,新北募集客語家庭達1229戶,遠超過客家委員會所訂目標值800戶,達成率154%,為全國第一。客家局希望讓「講客」融入日常生活,實踐從家庭開始說母語,並於12月1日於市府507大型會議室簽署新北客家5433承諾行動。
父親節將至,苗栗縣竹南鎮、後龍鎮公所4日分別辦理模範父親暨好人好事代表表揚大會,縣長鍾東錦到場祝福所有爸爸們「父親節快樂」,並表示竹南鎮和後龍鎮發展前景可期,鼓勵在場家庭勇敢生育,縣府會持續完善托育環境、提升教育資源,做好家庭的後盾,另外歡迎鄉親趁著父親節闔家到通霄沙雕節活動遊玩,增進家庭感情。
第9屆原住民族語言單詞競賽台東初賽今(24)日登場,台東縣政府首次補助交通費,共24所國中小、29隊參賽,涵蓋5個族群、9種方言別,其中瀕危語別增加至9支隊伍,歷經激烈競爭,國小、國中組分別由桃源國小、海端國小、關山國中及池上國中脫穎而出,瀕危組代表隊為新生國中及南王Puyuma花環實驗小學,6隊將進軍全國原住民族語單詞競賽。
政府喊出「一代人救轉客話」目標,要搶救瀕臨危險的客語,桃園市、新竹縣、苗栗縣鼓勵民眾、公務員報考客語認證祭出獎勵金,然而能考的、有意願參加的都已考過,更有大學生直言平時很少使用客語,只有在長輩家中會講幾句,凸顯客語實用性與獎金誘因學習危機。
高雄使用台語人口119.9萬人,堪稱全國唯一「台語百萬人口城市」,但全市逾273萬人,等於會講台語人口不到一半。高市議員張博洋催生設立全台首座台語實驗學校,打造沉浸式教育場域。市府教育局表示,今年8月將執行試辦計畫,若順利的話,預計明年8月就能正式掛牌。
近年來,政府積極推廣母語,但似乎成效不彰。黃昆輝教授教育基金會於30日於民調指出,近7成民眾認為台灣各族群母語正逐漸消失,且民眾經常使用台灣母語的比例,也隨著年齡層降低而遞減,而近7成國人有感孩子不會說台灣母語,在於家人也不說。
苗栗縣政府重視原住民族文化與語言的傳承,21日辦理第9屆原住民族語言單詞競賽,透過活動競賽提升原住民學生族語學習的興趣及成效。苗栗縣副縣長鄧桂菊到場為參賽選手加油打氣,希望他們都能保持平常心,快樂學族語、自信說族語,並期勉代表苗栗縣參加全國決賽的選手們能發揮實力再創佳績。
母語是建立身分認同、族群認同的關鍵之一,開口說母語能找回和土地連結的聲音,也是回家的一條路。為了鼓勵大家在生活中多說原住民族語,新北市原民局自製三部微電影,從農曆春節上映,以三支族語短片串起生活中處處能成為學族語的時刻,希望喚起年輕族人們學習族語的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