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貯木池的搜尋結果,共12筆
張凱富的曾祖父年輕時是箍桶師,誰也沒料到,當年木桶箍著箍著,竟預言般箍出年輕世代的人生風景–他們一家姐弟在木業黃金年代出生,被父祖輩經營的製材廠養大。儘管木業式微,他們最後全回到廠裡。不管學室內設計讀機械唸企管,各自發揮。他們像木桶裡的板材相互倚靠,力拼個局面,一方面留下古早的貯木池,同時在Threads等平台行銷,直面新一代消費者。儘管承接的是夕陽產業,但他們相信,努力就會看見方向找到光,那是箍在一起的力量。
為提升東勢林業文化園區的遊憩品質與整體形象,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台中分署即日起啟動「園區入口景觀及停車場改善工程」,預計明年12月完工。工程內容包括重新打造核心廣場、優化停車與公廁空間、改善動線指引,並計畫拆除位於台八線(東關路)旁的紅磚圍牆,讓園區更開放、更親民,串聯周邊環境,營造嶄新的迎賓景觀。施工期間園區照常營運,遊客可改由東坑路出入口進出。
【旅遊經 洪書瑱報導】
暑假親子何處去?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台中分署8月17日起於東勢林業文化園區推出「共夏過森日」活動,精心規畫4場次結合大自然等多元活動,讓大小朋友共同親近、探索大自然,在炎炎夏天中感受綠意。
宜蘭羅東文化園區內的貯木池經調查有不少兇猛的外來種掠食性魚種如線鱧(泰國鱧)及繁殖力強的吳郭魚,威脅原生物種的生存空間。遂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宜蘭分署將於16日在園區舉辦「外來種魚類移除活動」,邀全民帶上釣竿、捲起袖子,一起出擊對抗池中生態惡霸,限額50人,即日起開放報名。
香魚、素馨茶、七葉蘭香米、文旦柚,純淨湧泉滋養的蘭陽平原孕育著豐饒的農業,水稻、落羽松秘境間的開心農場,全家大小與水豚君、笑笑羊同樂。寓教於樂的食農、林業體驗,轉角邂逅鄉野古厝咖啡,悠然見宜蘭!
宜蘭縣羅東林業文化園區前身是1924年成立的羅東林場,是過去太平山檜木的集散地,2012年登錄為文化景觀。林保署宜蘭分署7日表示,園區內原有的「林場時光廊道」,因日曬而剝落模糊,經改善後現已完成修繕,遊客能從時光廊道中了解木材產業的興衰。
宜蘭縣羅東林業文化園區前身是1924年成立的羅東林場,是以前太平山檜木的集散地,2012年登錄為文化景觀,林保署宜蘭分署7日表示,園區內原有的「林場時光廊道」因日曬而剝落模糊,經改善後現已完成修繕,遊客能從時光廊道中了解木材產業的興啟衰落。
宜蘭超夯觀光景點羅東林業文化園區貯木池,最近有民眾發現水質變成死水,池裡的魚也死光光,發出陣陣惡臭,讓人敬而遠之。林業保育署宜蘭分署在現場立告示說明,初判因高溫少雨,水溫升高及溶氧量驟降造成魚群死亡,年底前將試辦小區域清淤及打鑿水井作備用水源因應。
宜蘭超夯觀光景點羅東林業文化園區(羅東林場)貯木池,近期有民眾在臉書po文指,「為什麼水質變成死水,裡面的魚也死光光」,且發出陣陣惡臭,讓人敬而遠之。林業保育署宜蘭分署現場立告示說明,初判因高溫少雨,水溫升高及溶氧量驟降造成魚群死亡;年底前將試辦小區域清淤及打鑿水井作備用水源因應。
為持續營造羅東林業文化園區貯木池內原生魚類的生存空間,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宜蘭分署今(26日)再度舉辦外來種魚類移除環境教育活動,邀請70位民眾一起用釣竿移除威脅池內生態的外來魚種,共移除258尾。其中,陳洛豪釣到最大尾61公分的泰國鱧,及釣到最多80尾的劉一新,各可獲得1500元禮券。
【旅奇傳媒/編輯部報導】秋末之際,東勢林業文化園區的樹林染上暖調色系,連林蔭間斜照的陽光,或是貯木池中粼粼的波光,在這季節裡都別有景緻。今年秋日,東勢林業文化園區在11/18、11/19週末假期舉辦「光之市 Hikari Market-森光調頻物語」市集活動,並同步規劃木作體驗課程及音樂表演,遊客可感受季節的風光餽贈、慢度秋日光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