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身體活動的搜尋結果,共172筆
現代人長時間低頭使用3C產品,常抱怨頸椎痠痛,但國外最新研究顯示,與其怪罪滑手機姿勢不良,睡眠品質不佳與身體活動不足才是造成頸部不適的主要原因。復健科醫師王思恒提醒,當脖子痠痛時,與其花錢購買昂貴的姿勢矯正器材,不如先檢視自己是否睡得夠和動得夠。
失智症是一種令人心碎的疾病,不僅影響全球約700萬人,也深深影響著他們的親人,最近專家們發現擁有明確的「人生目標感」不僅能帶來心理滿足,還可能成為預防失智症的重要關鍵。
阿茲海默症為大腦神經細胞退化所造成的疾病,也是最常見的失智症。最新研究發現,對於大腦已出現阿茲海默症疾病分子跡象,但尚未發病的中老年人,每天走路3000到5000步,其認知退化的速度,可延後約3年,而每天步行5000至7500步的人,可延後約7年。
爸媽走路不穩、開瓶困難、走路常常跌倒?營養師薛曉晶提醒,這可能不只是老了,而是肌少症悄悄找上門,肌肉流失可能造成骨折與失能,最新研究發現,長者進行12周阻力訓練與營養諮詢後,肌少症盛行率可從35%降至0%,此外,飲食中攝取足夠蛋白質,並補充維生素D與鈣,也有助於提升肌肉量。
東台灣指標性路跑賽事「跑吧!孩子2025知本溫泉公益馬拉松」2日舉辦,本屆活動吸引來自超過8個國家、共2千2百名跑者熱情參與,一起為公益而跑。主辦單位更現場捐出60萬元新台幣給公益團體「孩子的書屋」,繼續支持在地弱勢兒少關懷行動。
更年期女性因荷爾蒙變化,易導致三高、腰圍過粗、好膽固醇不足等。國健署預估,在45~55歲女性中,約5.5萬人有代謝症候群,應被收案,但目前僅近2.7萬人加入計畫並完成3次追蹤。專家直言,接受照顧的人數,與實證醫學所推估人數差得很遠,提醒民眾善用資源,逆轉代謝症候群。
台大醫院新任院長余忠仁,不僅是胸腔科、重症醫療專家,私下也是一名運動好手。他挺過SARS、新冠疫情,幫助過重症患者解決疑難雜症,但高壓的生活並沒有壓垮他。雖然公務繁忙,但每周都要求自己至少運動90分鐘,重訓、TRX都是他的熱愛項目,平日則靠走動,維持活動量。賴清德總統推動健康台灣的其中一項目標,是2030年增加141萬身體活動人口,他也勉勵民眾把運動融入日常生活。
有些延年益壽的祕訣比想像中單純許多。澳洲研究體育運動的專家團隊分析6萬人數據發現,從睡眠、運動、飲食3大日常層面各做一些小小的改變,日積月累就能延壽將近10年,回報率可觀。
台灣中壯年族群每3人就有1人有代謝症候群,罹患腦中風、糖尿病等風險比一般人高2到6倍。國民健康署成人預防保健服務今年起下修到30歲,盼幫助更多民眾及早發現風險,體育主播徐展元提醒民眾掌握「檢、吃、動」3字訣,許多人自認為年紀輕,就忽略代謝症候群的威脅,「但其實你就是自我感覺良好群!」
蔬菜區角落的菇類,其實藏著的抗老的神奇成分。研究指出,菇類的麥角硫因成分有助延緩老化、促進健康壽命,科學家在年老老鼠和線蟲實驗上,都發現該成分能延長壽命。營養師老辜則指出,菇類的麥角硫因,抗氧化能力優秀,具有清除自由基的能力。
衛福部彰化醫院個管師吳雅婷體重曾破百公斤,她自嘲自己像「肯德基爺爺」,去年因調到醫院第一線需直面民眾,讓她有感於自己太「大隻」缺乏說服力,下定決心減重,經過400多天嚴格飲食調控,同時增加身體活動量,成功甩重51公斤,褲子從5XL換到S碼,現在的她穿上醫院粉紅色制服,已成功變身「粉紅頑皮豹」。
有超人醫師之稱的台東縣達仁鄉排灣族醫師徐超斌18日深夜因病辭世,享年58歲,消息傳出,各界感到震驚和惋惜。
「一日之計在於晨」是古人的智慧,也彰顯攝取早餐的重要性,而用餐「時間」也很關鍵。發布在《通訊醫學》(Communications Medicine) 的研究發現,吃早餐時間變晚,可能是中老年人健康狀況惡化的早期警訊,甚至與死亡風險提升有關。
賴清德總統今(4)日下午主持「健康台灣推動委員會第5次委員會議」,會後由總統府發言人郭雅慧轉述賴清德裁示,國內已逐步建立智慧醫療相關建設,請衛福部在這些基礎上,持續推動次世代數位醫療平台、協助基層醫療院所數位轉型,並且落實家醫大平台,加速醫療體系的改革與發展。
總統府今(4)日召開「健康台灣推動委員會第5次委員會議」,由衛福部長石崇良報告上次會議列管事項辦理情形。針對「持續推動自行車道的布建計畫」,石崇良表示,該計畫主要由交通部主辦,預計每年持續增加55公里自行車騎乘空間供國人使用,以環島或多元路線作為主幹,分年建置串聯台灣的自行車網絡。
桃園市政府衛生局自9月1日起至10月31日舉辦「體位FUN輕鬆 桃園學子向前衝」線上活動,深入國中小、高中職校園,從小養成健康體位知能,線上觀看減糖、減鹽、我的餐盤有全穀及身體活動等4部衛教短影音,完成答題即可抽百元禮券,另上傳健康飲食或運動照片再抽兩百元禮券,將健康生活知識融入家庭。詳細內容請至活動網址查詢。
適量飲用咖啡對身體有益,營養師科提斯指出,咖啡除了美味、提神,還能降低多種疾病風險,包括心血管疾病、癌症、糖尿病、肝臟疾病、帕金森氏症等9項,其中罹患第2型糖尿病的風險顯著降低29%、冠心病與中風風險則降低15%、認知障礙風險降低25%。
許多人運動時,都會穿著方便身體活動的運動服裝。一位瑜珈女老師平時晨跑時,穿著運動內衣、瑜珈褲再加一件運動外套,沒想到近日她卻被公寓管理員告知有鄰居反映,她晨跑時小孩正好要出門上課,希望她不要穿太露,讓女子相當不解,貼文曝光後引發熱議,許多網友紛紛直呼傻眼,「運動這樣穿根本超正常」。
肥胖是造成代謝疾病的最重要因素,國健署成人預防保健服務資料顯示,40歲以上民眾近5成腰圍過粗,腹部肥胖情形普遍。當腰圍過粗,又有血壓偏高、空腹血糖偏高、三酸甘油脂偏高、好膽固醇不足,5項危險因子中符合3項就屬於代謝症候群,腦中風、心臟病風險比一般人高2倍,高血脂風險高3倍、高血壓風險高4倍、糖尿病風險則高6倍。
【旅遊經 洪書瑱報導】今(2025)年暑假香港真的化身為「童話視界」,除了萬眾矚目的「吉伊卡哇」在尖沙咀 K11 MUSEA 暨海濱,舉行大型特展「CHIIKAWA DAYS」外,香港地標商場及旅遊熱點-海港城,聯同香港Sanrio舉辦「My Melody・Kiki & Lala-50週年花火夏祭」,三位人氣角色一起在香港,舉行50周年慶祝活動。除此之外,為慶祝《花生漫畫》誕生75周年,《“Art for All” for Peanuts 75th Anniversary》香港在銅鑼灣時代廣場登場;啟德零售館舉行亞洲首站-《蠟筆小新》「玩轉!時空大冒險」互動體驗展;銅鑼灣希慎廣場舉辦哈利波特「Harry Potter – Mahou Dokoro」期間限定店,除此之外,今(2025)適逢香港迪士尼樂園20週年之際,除了香港迪士尼園區充滿20歲慶生歡樂氛圍外,在昂坪360舉行的 「香港迪士尼樂園20周年預熱派對」,以及在山頂舉辦的 「Mickey Keep It Real」主題活動;將軍澳 MCP 新都城中心 「迪士尼公主仲夏花園」還用超過 5,000 朵仿真花打造夢幻場景,都相當適合各位迷哥、迷妹前往朝聖拍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