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軍事干預的搜尋結果,共88筆
全球矚目的釜山「川習會」落幕,並未如各界預期討論台灣問題,台灣有如釋重負之感,綠營甚至以為是美台之間的「鐵默契」使然,這些都是危險的認知與誤判,美中經貿戰術性休兵與台海形勢不能畫上等號,台灣為全球最危險的衝突熱點並未翻篇,台灣問題終將在未來的川習會浮上檯面。
華府挺台鷹派式微,克制派抬頭,賴政府卻仍深信「以實力達成和平」的舊思維,擬大幅增加國防經費取悅美國。但20年來兩岸國力加速失衡,早已不在同一天秤,軍力落差更以等比級數擴大,從近年大陸海、空中武力不斷逼近台灣本島,台灣卻無能為力已可見一斑。
華府挺台鷹派式微,克制派抬頭,賴政府卻仍深信「以實力達成和平」的舊思維,擬大幅增加國防經費取悅美國。但20年來兩岸國力加速失衡,早已不在同一天秤,軍力落差更以等比級數擴大,從近年大陸海、空中武力不斷逼近台灣本島,台灣卻無能為力已可見一斑。
美國總統川普5日宣布,為慶祝美國建國250周年,他將在2026年6月14日於白宮舉行終極格鬥冠軍賽(UFC),而當天也正好是川普的80大壽。另外,美國政府近期將芝加哥形容為「戰區」,不顧民主黨籍首長反對仍往當地派遣國民兵。不過,在法院駁回川普向波特蘭部署國民兵的請求後,川普已將軍隊從加州調往俄勒岡州。
美國《外交家》雜誌的一篇投書指出,美國總統川普對台政策正在成型,美方正制定一項「不對美國人要求過高」的軍事戰略。文中提到,美國政府正在成型的台灣戰略,似乎有2大支柱,分別是「對直接防衛台灣的克制」,以及「建立責任分擔的同盟體系」。
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近日接受美國媒體訪問時表示將與台灣達成貿易協議,並提出晶片製造「五五分」,也就是台、美生產各半的構想,強調只有美國本土晶片充足「才能保護台灣」。台美協議果真如此,就意味著台灣「矽盾」戰略破產。
美國太空軍高級將領說,中國太空能力正以「令人難以置信的速度」追趕美軍,仍是他們在太空領域的頭號威脅。
法國前總統沙柯吉(Nicolas Sarkozy)被控2007年競選總統期間收受時任利比亞強人格達費(Muammar Gaddafi)非法政治獻金案,巴黎刑事法院周四(25日)宣判有罪,刑期5年,另罰10萬歐元,嚴厲判決出乎預料。70歲的沙柯吉將成法國前總統入獄服刑首例。即使沙柯吉為此上訴,他也必須先入獄。
美國政府即將發布新版《國防戰略》(NDS),日媒稱,內文鎖定「防止中國取得台灣控制權」,並納入美軍介入台海危機的設想。《產經新聞》報導,文件將以「以實力求和平」為基調,要求台灣大幅強化防務;《日經新聞》則警告,若美國在亞洲防線排除韓、台,恐助長北韓與中國強硬姿態,增加區域衝突風險。
日前,美國在台協會(AIT)台北辦事處發言人在回答記者的詢問表示:「中國故意曲解二戰時期的文件,包括《開羅宣言》、《波茨坦公告》和《舊金山和約》,以試圖支持其以脅迫手段統治台灣的行動。」「北京的說法根本就是錯誤的,這些文件都沒有決定台灣最終的政治地位。」隨後,美國國務院證實這樣的說法。外交部感謝美國此言,民進黨祕書長徐國勇則進一步闡述,「沒有台灣光復節」、那時台灣人是日本人。台灣本屬於中國的,日本戰敗後,由中華民國接收,這是板上釘釘的事實。美國的說法是為了對中談判製造的籌碼,民進黨則是數典忘祖。
委內瑞拉海岸線外,美國兩棲艦隊正步步逼近,雖然號稱是為了打倒毒梟,但在這個坐擁「全球最大石油儲量」的國家面前喊掃毒似乎不太有說服力,委內瑞拉本週已經正在全國284個「前線」地點部署防御力量,800萬民兵動員令也讓這場對峙充滿未知數。
第三屆非洲之角和平發展會議近日在烏干達登場。《南華早報》報導,中國外交部非洲之角事務特使薛冰除宣布落實擴大對非洲國家的零關稅待遇,也強調中方已準備好就「中非共同發展經濟夥伴協定」展開談判與簽署,並將鼓勵更多中資企業投資非洲。
美軍實施「午夜重錘」行動,摧毀伊朗核子設施,國防部長顧立雄解讀,觸及核心利益美國一定會出手,印太安全就是核心利益。以伊戰爭與午夜重錘行動對台灣國防具有重大啟示意義,暴露台灣對現代戰爭準備不足。賴清德總統的「團結國家」第四講國防言不及義,迴避當前台灣國防真正挑戰與威脅;顧立雄則是片面界定美國核心利益,並暗示台海有事,美國會軍事干預,除了粉飾太平,誤導國人,對強化自衛能力並無助益。
美國總統川普日前對伊朗展開空襲,引發外界關注他是否將更頻繁動用軍事力量處理外交議題。英國BBC在一場訪談中詢問專家哈斯(Richard Haass)的想法,對此,哈斯雖不認為川普會因此更常動武,但他在回答中意外點名台灣、北韓與烏克蘭,指出這些地區的情勢無法複製對伊朗的快速打擊模式。
美國總統川普面對以色列與伊朗13日爆發的重大衝突,起初以「美國優先」姿態做壁上觀,後有消息指他考慮軍事干預。白宮18日緩頰稱華府會留2星期時間供外交磋商,川普卻在21日就出動B-2轟炸機打擊伊朗核設施。《紐約時報》主跑美國國防部的記者23日引述五角大廈、川普政府官員談話稱,川普的態度早在衝突發生隔天就明顯轉變,關鍵在於福斯新聞台鋪天蓋地吹捧以色列襲擊伊朗的報導。
在真實社群(Truth Social)上,川普總統的兩則貼文為華府對伊朗政策畫出一條新界線。他不只炫耀轟炸伊朗核設施戰果,更提出一個嶄新口號:「讓伊朗再次偉大(MIGA)」,將原本屬於「Make America Great Again」的品牌符號,延伸為伊朗內政的價值判準。這不僅是一場資訊戰,更是塑造輿論與政策方向的戰略語言行動。
2025年6月21日,美國出動B-2匿蹤轟炸機與潛艦巡航飛彈,以「午夜鐵鎚」(Midnight Hammer)為行動代號,對伊朗的福爾多(Fordow)、納坦茲(Natanz)與伊斯法罕(Isfahan)三座關鍵核子設施發動空襲。
在真實社群(Truth Social)上,川普總統的兩則貼文為華府對伊朗政策畫出一條新界線。他不只炫耀轟炸伊朗核設施戰果,更提出一個嶄新口號:「讓伊朗再次偉大(MIGA)」,將原本屬於「Make America Great Again」的品牌符號,延伸為伊朗內政的價值判準。這不僅是一場資訊戰,更是塑造輿論與政策方向的戰略語言行動。
美國總統川普在美東時間21日晚間宣布,美軍成功空襲伊朗3處核設施,徹底摧毀伊朗核濃縮重要設施。以色列總理尼坦雅胡對美軍的行動,深表讚賞,稱此將改變歷史。雖然川普威脅伊朗別想報復美國,但伊朗仍揚言,「中東每位美國公民、軍事人員,都是合法攻擊目標」。